“标王”国际安新家 杜苹脚踏实地择友标准锁定孝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03日11:03 申江服务导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沈阳人杜苹、长春人黄勇,在上海已经生活了1个多月。 他们的“新家”是上海国际队;他们的“老家”,一个是沈阳金德队,一个是八一队———比起那些上海本地球员,两位“新上海人”自然有更丰富的成长故事。 在两个26岁的小伙身上,成长有着很多“代名词”:选择,离开,怀念,适应,发
当前锋?“个子”开的玩笑 鬈鬈的头发,1米82的个子,长得有点像满江,杜苹很有“锋线杀手”的面相———一路踢到前锋,最早还是因为他小时候长“僵”掉过……“小学一年级我就被送进业余体校,当时教练觉得我的身体条件适合当守门员!”从守门起步,杜苹一练就是6年———马上就是“真守门员”了,不想身高又跟他开了玩笑。 “到了12岁,个子反而长不起来了!和我差不多大、一块练守门的孩子,人家都长到1米7,我当时才1米4多一点。”没办法,教练只好让他改踢后卫。 杜苹说,这可以算是他成长道路上的一次“挫折”。“这一改,我比人家同样位置上的要落下好几年。好在当时人小,好奇心强,踢后卫,还算新鲜……”后卫,前卫,再踢到锋线……要不是因为杜苹的那次“转型”,也许就没了后来沈阳金德的“头号射手”。 女友?孝顺要第一 今年春节,杜苹把父母接到上海,给他们租了房。“平时走训,我就过去和他们团圆。这几天打 A3,只好电话联系……”杜苹把父母看得特别重。“我踢球是受爸爸的影响!”杜爸爸年轻时也爱踢球,还参加过厂队———那时候,小杜苹还当过爸爸的球迷。杜苹进体校时,有一堆项目可以让杜苹选,但父子两人不约而同相中了足球。如今老爸的球技早就“敌不过”儿子,但老爸的话杜苹特别听得进———今年初的中超转会,26岁的杜苹以450万的身价一举成为“标王”,媒体一片热炒。但杜苹本人却出奇冷静。“那都是俱乐部之间的事。”杜爸爸当时送给他4个字:脚踏实地。问杜苹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他说什么类型不重要,关键是“孝顺”:“是哪里的女孩无所谓,随缘吧,但一定要对我父母好……” 上海话?从吹牛开始 虽然杜苹嘴里时不时还会蹦出“那旮旯”,但他对上海话已经颇有“心得”。“我爱和队友聊天———用你们上海话来说,就是‘吹牛皮’。” 其实两年前,杜苹就让上海人印象“深刻”了一回———当时,这个还没什么名气的金德队前锋,在虹口足球场颇给了申花队一些“颜色”看,比赛结束还遭到球迷的“围攻”。但这些都不影响杜苹对这个大都市的喜爱。从前的“客场”,现在的“主场”———有时间,他会去南京西路逛逛,到中信泰富或梅龙镇买衣服。他也会偶尔抽空去看城市的夜景,就像以前来上海踢比赛一样。至于饮食,这对到处跑的球员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大问题。“就算想吃东北菜,也好找。” 更何况还有很多好朋友,帮他或者陪他适应这座城市。 比如当年国家队的“战友”祁宏:“去年底我赶上参加他的婚礼,当时正好来办转会的事,特别巧。”又比如和他并称“阿杜”的搭档阿尤:“他特别和善,也很开朗,喜欢开玩笑,我们这次一起转会到上海,都希望能踢出点名堂来。” 在上海能踢出什么样的名堂?“我的顶点!”杜苹脱口而出。 文/本报记者李超摄影/江乔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