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家本地媒体团团围住梁文冲[微博],与此同时,另有相当数量的记者正采访吴阿顺[微博]。大师赛期间,在百龄坛龙之队的见面会上,一些高尔夫[微博]专业媒体人生出感慨:“高尔夫受到越来越多大众媒体的关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好事。”
包厢另一隅,彭焱焱[微博]也在侃侃而谈,一手梁文冲、一手吴阿顺,给两位当今中国男子高尔夫最顶尖的球员担任经纪人,阿冲和阿顺的职业道路,亦是他的职业历程,这其中伴随着球员的甘苦喜乐,更透视着整个中国高尔夫前进的历程。
一哥低迷期 力挺不改初衷
①彭焱焱在圈内声名鹊起,全因为梁文冲。2010年8月,梁文冲达到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高峰。在美国PGA锦标赛闯入前八,不仅让他的世界排名来到57位,更让大牌赞助商们纷至沓来。
在一哥最风光时与他牵手,彭焱焱不是没有压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说,大满贯前八对于任何中国职业球员来说都是个相当不俗的成绩,而鉴于世界积分排名的规则,梁文冲在大满贯一冲而上的未来两年里,将面临巨大的保分压力。但他还是终结了在外企经营多年的事业,转身投入全新领域中。在他看来,与阿冲合作,绝不仅仅因为他斐然的成绩,更是看重他心系整个中国高尔夫发展的胸怀。“我们或许可以共同开辟一条适合中国职业高尔夫球员的道路。”彭焱焱说,这是他与阿冲签约的最大意义,也是两人心照不宣的共同理想。
但梦想之旅还未展开,梁文冲自己先遇低潮。从2010年底开始,阿冲再没一个冠军入账,世界排名也一路下滑。外界难免有指责,称过多的商业活动耽误了阿冲打球。对此,彭焱焱坦言:“其实我接手阿冲时,他就对我说,接下来会有个调整期,毕竟高尔夫的职业生涯会持续很长时间,为了未来走更远的路,他需要暂时调整下自己。但实话实说,我没想到这个调整期要这么久。”
于是,过去2年里,该比赛比赛,该参加活动还是参加活动,彭焱焱坚持着对梁文冲的职业塑造,在他看来,这是世界上任何职业球员的必经之路,起伏只是暂时的,若熬不过这样的考验,那就不会有真正成功的职业生涯。好在,10月初南山中国大师赛上,梁文冲用久违的冠军粉碎质疑。冠军积分带来的排名提升也让他的奥运前景有了无限可能。在与大满贯冠军梁容银经过5轮加洞赛夺冠后,彭焱焱在18洞果岭上与梁文冲相拥,这是他走上高尔夫这条道路2年来最欢欣的一刻。
新锐突破季 力捧有所保留
②今年3月,在梁文冲的牵线下,彭焱焱又签下了吴阿顺。与阿冲一样,彭焱焱也给阿顺配备了专门的助理,帮球员料理巡回赛生活的种种。而与阿冲截然相反,阿顺一到彭焱焱手里,成绩就拉出一条大阳线——国内挑战赛冠军、锦标赛冠军、直到填补中国高尔夫空白的日巡赛冠军。
这次大师赛上,27岁的吴阿顺首次以主打球员的面貌出席赛前新闻发布会,与世界第一小麦等人一起频频以各种形式亮相媒体。即使梁文冲在接受采访时,也时刻不忘提携吴阿顺,赞他是勤奋并懂感恩的好青年,也称他是中国高尔夫未来的希望之一。
有人难免好奇,这是阿冲逐渐隐入幕后,想转而培养年轻球员的信号,还是彭焱焱对充实旗下球员的另一手准备。对此,彭焱焱显得很坚决:“我反对这样的提法。这2年里,我和阿冲始终无条件的互相信任,即便压力再大,我也从未想过放弃梁文冲,他永远是我这里的举足轻重的一个。”
倒是对于迅速崛起的吴阿顺,彭焱焱保持谨慎的乐观。刚拿下一个重量级冠军,各种宣传活动开始有了他的身影,阿顺的职业生涯才展开全部的样子,“他需要学习,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对成绩也许会有影响,但像阿冲那样,这是必经的阵痛,走过去,一切就会豁然开朗。”彭焱焱说。
中国职业路 经纪难言经济
③高尔夫、职业、赞助商,这些连在一起,人们自然联想到钱。彭焱焱也说:“我首先想到的也是钱,只不过,我考虑的是要先花出多少钱。”受阻于中国职业高尔夫发展的现状,赛事少、关注少、赞助少是现实的难题。每当话题触及经济,彭焱焱会苦笑:“你不会猜到我的收入。”
与中国高尔夫领军人物合作2年,作为现国内排名最高的职业球员,阿冲和阿顺很可能将在四年后携手奔赴里约,彭焱焱的职业前景可谓“钱”途无量,但他却说,自己其实并不赚钱。“球员本身的巡回赛生存要花钱,他的团队建设也要钱,为谋求更好未来而搭建的平台也需要钱,一年下来,公司的盈利很有限。”他说,但丝毫不会生出退意,就像他赔进去的时间那样,在他心里,为了一片可以寄望的职业天地,有些牺牲是难免的。
去年,他有38周时间陪伴着梁文冲。本想着今年应该能多抽些时间留给家人,不曾想,与吴阿顺的合作以及对更多年轻球员的帮助,让他的行程单变得更密集。
最近2个月,阿顺与阿冲接连夺冠,本周比赛状态也惯常的稳定,有人让彭焱焱稍稍放松一下。但他说自己该有比寻找赞助更重要的事情,否则他和一个保险经纪人没有两样。高尔夫,或者任何一项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共同体。彭焱焱说,自己很欣赏商业奥运之父尤伯罗斯所说的,“我会挣钱,但体育的目的肯定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假如我们从来不曾怀着崇高的理想去忙碌,那么现在就可以停下来了。”
本报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