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自己没打一杆进洞,代价太惨重了。”穆金(微博)眯缝着眼睛,苦笑了一声。
他说的是第二次。那是2010年的清河湾,当时对手开球都上了果岭,队友刘晓鹏击球下水,这给了穆金不小的压力。
“看来得打个Hole in One才行啊。”穆金开个玩笑自我解压。“你打啊,打了也不算。”刘晓鹏在旁边起哄。
那天的风特别大,开球都需要逆风飞行,穆金用6号铁打140多码的距离,没想到球上了果岭,没想到球不停地蹦蹦跳跳,更没想到的就是—— 球滚进了球洞。
刘晓鹏和其他俩人,瞬间乐开了花。穆金却愣在那里,傻了半天。
对于一杆进洞,穆金的心态是又喜又怕,2009年他在太伟打过一个,结果前后花了30多万宴请各路朋友,最终才算尘埃落定。面对这个一杆进洞,穆金采取的是封口费策略,他允诺给哥仨钱,就别把一杆进洞对外说,否则一把大出血是少不了了。“直到现在,”穆金压低声音特认真地说,“那封口费还欠着呢。”
穆金、刘晓鹏,还有张廷健和南超(微博),四个好兄弟不仅平时联系多,每年的奥迪鹰之队队际赛都要参加,他们几乎可以随时四人一组下场打球。四个人中,年龄层次感亦错落有致,穆金和刘晓鹏略大,张廷健和南超小一些,这让他们坐到一起聊起话题妙趣横生,一个群鹰荟萃的舞台。
同很多高尔夫(微博)业余圈的中坚力量一样,穆金是“非典球员”。熬过非典,曾尝试过高尔夫的穆金专门请了教练学球,并在教练的陪伴下在大学城第一次正式下场。让穆金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洞是三杆洞,他上来就打了一只鸟。“当时真是欣喜若狂,这种幸运的概率真是极少发生。”
受到鼓舞的他越打越顺,半场打了56杆,这时候脚底下磨了两个大水泡,实在走不动了就此作罢。
穆金是那种随遇而安的性格,他从来不会长期泡练习场,特别喜欢跟朋友一起下场打球,美其名曰“穷欢乐”。穆金早期混过高友联盟和老兵队,后来在2010年代表老兵队跟奥迪鹰之队打对抗赛时认识了老队长裴玉合,于是顺理成章就成为队里一员。跟穆金一样的是刘晓鹏,这位曾经的短跑健将跟他同时入队,而且还是无话不谈的密友。熟悉穆金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喜欢搏出位的主儿,从来在场上都有让人惊叹的表现。在他的逻辑中,关键时刻越不保守,越能展现出自己的水平,那种所谓的稳中求胜往往都会打不少折扣。“老穆有股狠劲儿,压力越大他越能打好。平时我们赌点钱,你要跟他较真你就惨了,反之你要夸他,说他打得好啊,这样就会放松。”刘晓鹏笑着说。
除了奥迪鹰之队队友的关系外,穆金和刘晓鹏是对外经贸大学EMBA班的同学,前者是商学院高尔夫球队会长,后者是副会长,他们自然比别人要更熟一些。这支球队经常参加EMBA的全国巡回赛,第一次参赛就拿回来11个奖杯,所以实力相当强劲。
在穆金看来,刘晓鹏是那种智商情商都特高的人,身边的朋友圈里非常少见。“平时一起打球练球,他的理解能力非常强。”穆金说,刘晓鹏的聪明,使得他多少年的技术错误都不去改,都可以打得不错。“他比谁都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就是懒得改而已,除了懒得练球,其他的都相当厉害。”穆金说。
刘晓鹏觉得,想打好球,一定要有抗干扰能力,技术往往不是最关键的。他总结出的排序为—— 心态、节奏、策略、技术。技术平时已经固化,如何通过心态和策略给展示出来,这是最关键的。所以在朋友们眼中,他绝对是用脑子打球的人。
刘晓鹏个头不高,身材精瘦,但其爆发力却相当了得,在球队里是有名的大炮手。在河北邯郸读中学的时候,刘晓鹏曾练过短跑,为身体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游泳池中,他的节奏感也相当不错。
2000年的时候,住在北京昌平的刘晓鹏看到家旁边有个练习场,好奇心的驱使下让他拿起了球杆打球。刚开始打球时,刘晓鹏非常上瘾,他前后买了东方天星、伯爵园、清河湾的会籍,并且频繁出没在这些球场上。后来在圈里有了名气后,原来还混老兵队的他就被鹰之队领队李佳川拉进了队。
“鹏哥是那种一认真就特牛逼的人,有次我们一起打球,他一号木没开好,结果长草里硬把球送上果岭,真是给我上了一课,我们这个队卧虎藏龙。”鹰之队队友南超说,自己特别羡慕那种球感好的人。南超进队时间并不长,他跟刘晓鹏打球次数不多,却从其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南超向来谦虚好学,提到其他仨人都是以哥哥称呼,不笑不说话,这在很多同龄人身上是看不到的。因为有这股劲头,南超总是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向大哥们请教,那次见识了刘晓鹏长草中的神来之笔后,打完球他还特意请教,如何在长草中脱困,毕竟大哥的经验是这样的小孩儿最缺乏的。
每次练球遇到问题,他也会打电话给刘晓鹏,给穆金等人,南超觉得自己的上升空间还很大,在这方面他很有想法且能坚持,他琢磨着如何坚持练习达到稳定的单差水平,才是终极目标。
在奥迪鹰之队中,南超是年纪最小的小鹰。这只小鹰最早玩过三年场地赛车,前年的一次车队晚上聚会,几个朋友拉着他去练习场打球,结果迷上了高尔夫。南超年纪不大身体素质不错,一年多的球龄让他已然可以打出80多杆的成绩,其他的大哥觉得这孩子相当有前途。“我要是他这年纪学球,早就奔职业走了。”穆金羡慕地说,“他现在练得苦,而且还有这么多老手陪着,那球必然噌噌长。”穆金说自己和刘晓鹏年纪都有点大了,现在打球已经缺乏当初的球疯子劲头,甚至说起前段时间去海南打球的经历。第一场球他打了105杆,刘晓鹏102杆,第二场俩人就迅速回到90多杆,第三场球就见八了。
“有一段时间不打练习场,下场就没感觉,同组一个哥们给了我们俩很大的触动,我们恢复1号木的状态,要靠看对方挥杆来实现。”穆金说,最黄金的打球时光已然过去,他特希望南超在这个年纪可以有更大的进步,不要到了自己的年纪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在四个好友中,穆金跟大家的交集最多,去年年初的一个选拔赛上,他和张廷健在比赛中一组出发,当时后者还没有进入鹰之队。跟穆金和张廷健一组的有俩人,他们水平糟糕而且不守规矩。无论是遗失球还是下水,全都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把张廷健看得一肚子气。其中一个人在前九推杆时瞎鼓捣,就让穆金给指责了一番,方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打球节奏。后来到了第10洞,那个人非站到张廷健后面,他实在忍不住把对方训斥了一通。穆金和张廷健的发挥开始七上八下,那个家伙看气氛不对就先行离开了。
“当时我和老穆不认识,不过我们对高尔夫的理解是一样的,尤其是规矩打球,可能也注定了会在鹰之队里成为兄弟吧。”张廷健笑着说。跟穆金一样,张廷健是非典那年拿起球杆,在练习场一待就是一个月。他记得自己第一次下场是万柳,那天天气特别热,当时张廷健比现在胖多了,走了9个洞他就干脆不打了,实在是把他折磨得够呛。时间一晃到了2008年,当时,张廷健正好生意比较清淡,在朋友的鼓励下,他鼓足信心回到了练习场,这一次,张廷健终于坚持打下去。在重回练习场前,他已经为减肥频繁光顾健身房,身体状况比以前有了大的改善,1号木尤其的远,这为他成绩的迅速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张廷健拿了一个比赛的冠军,恰好鹰之队基本都参加了,他赛后跟李佳川和队长马安林坐一个桌,马安林知道他还属于流浪者,并没有参加任何球队后,双方就建立了联系。后来经过几个执委的考核后,张廷健成为鹰之队的一员。张廷建人如其名做事稳健,他和南超都比较内敛,两个人前后脚进队,所以经常会聊到一起。张廷建和南超身体素质都不错,如何打控制球,是他们共同面对的命题,前者一直在苦练短杆,希望可以在果岭附近更精确一些。“我和张哥联系不少,冬天我们不像其他人那样总去海南打球,我俩就约好去练习场挥杆,最近发现练得还是少,互相促进多么重要啊。”南超笑着说。相对来说,南超的球龄比较短,他就不耻下问,经常会把张廷建问惊叹了,这或许也是鹰之队高手云集的一大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