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培养后备人才的全国业余高尔夫球希望赛首站,日前在昆明战罢。曾拥有5个体操世界冠军头衔的李小双竟然是该项大赛的发起人,而且亲自“操杆”组织和运作。
李小双怎么会对高尔夫球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矢志打造一项高尔夫球品牌赛事呢?借这次大赛,在昆明温泉高尔夫球会练习场,记者独家采访了正在指导其哥哥李大双练习高尔夫球的李小双。
落座后李小双很严肃地给记者设限:“我们只谈高尔夫球。”从前的体操王子,如今心里好像只有高尔夫球。
问及为何爱上高尔夫?李小双说:高尔夫球是一项高雅、阳光、诚信、又极富挑战性运动。与体操、乒乓、足球等完全不同,高尔夫球暗藏“杀机”,是球手对大自然,对自我的挑战。如体操因器械限定太格式化,而高尔夫球则考验球手对不同的天气、场地、环境(山、海、草、树、风、气温)的适应能力,自由度很大。在挑战的过程中不能有邪念,必有专心致志,才能找到享受大自然,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快感。
此外,“通过打一场高尔夫,你就知道这个人的球德和人品。体操有裁判去给你评判,打高尔夫有时候没有裁判,你自己评价你自己,特别是当你的球进入长草,旁边没有人的时候,你能不能做到不动球,也不动草,就在这里打,透过这些小事,就可以看到这个人的人品;此外还能看出这个人虚荣心强不强,这个人好不好胜,这个人是不是打假球,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很豪爽的性格。”
谈及相同之处,李小双竞技心态依旧,他说:“它们都属于体育运动,均能培养人们永不放弃的精神。”
实际上,李小双喜欢上高尔夫球是1996年,其教练是师哥李宁。第一次下场挥杆是1997年,因为训练两个脚受伤以后,退下来那段时间开始打高尔夫。
谈到为何要发起并全身心支持希望赛,李小双说,中国高尔夫球运动虽然起步,但中国人在智慧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很有潜力,只要科学、系统的训练,竞技水平就能有所提升,但高尔夫球竞技水平的真正提高,必须通过实战,而赛事就是一个促竞技水平提高的良好平台。如果中国选手要想在未来的奥运会上获得为国争光的机会和实力,就应该为更多(欲转职的)业余选手,尤其是青少年选手搭建一个竞争的平台。
结果怎样?在李小双的积极倡导和中高协的大力支持下,希望赛于高尔夫重返奥运怀抱前夕诞生了。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一年5、6站赛事,每年投入约800万),希望赛已发展成为有一定知名度和号召力的重要业余赛事。令惊喜的是,3年来,希望赛在全国共举行了14站,共产生了28个冠军,18岁以下青少年冠军占据半壁江山,逾100名优秀业余球员经历希望赛的洗礼成功转职业,开始了更加辉煌的征程,希望赛成为中国广大业余球员“迈向高水平的第一步”的重要基石。年轻的希望赛冠军李昊桐、李源、石昱婷、张维维、金大星等一批潜力球员先后进入中国高尔夫球国家队,更是印证了希望赛已成为储备和输送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希望之星的重要赛事平台。
当记者问及对希望赛寄予何希望时?世界冠军李小双从心底蹦出了新梦想:“希望‘希望赛’能成为高球世界冠军的摇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