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汇丰冠军赛:外滩上的决斗VS阳光下的决斗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0月02日21:03  新浪体育微博

  新浪体育讯 值此众多高坛巨星整装待发计划前往上海参加2011年的世锦赛-汇丰冠军赛(WGC-HSBC Championship)之际,蒂姆-梅特兰(Tim Maitland)对一个问题感到非常好奇,那就是弗朗西斯科-莫里纳瑞(Francesco Molinari)和李-维斯特伍德(Lee Westwood)能否在世界高尔夫殿堂中写下亚洲高尔夫的第一篇章。在去年的锦标赛中,他们合力奉上了高尔夫赛事中最值得珍藏的时刻之一——一场精彩的老派决斗。

  在不久的将来,亚洲必将拥有自己的大满贯赛事。无论是要等5年、10年或是20年,无论保守派们如何抵制,可以预见的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亚洲总有一天会实现高尔夫“大满贯”之梦。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梦想照进现实的速度可能要比我们预想中的还要快。2009年,韩国球手梁荣银(Yang-Yong Eun)在美国PGA锦标赛上出人意料地以3杆优势击败世界第一的老虎-伍兹(Tiger Woods),成为了第一个夺得大满贯冠军亚洲男子高尔夫球员。亚洲的女子“高”手们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中的6位佼佼者如今正傲立于劳力士女子世界高尔夫排行榜(Rolex Women's World Golf Rankings)的前十之列,分别是来自中国台北的曾雅妮(Yani Tseng),一众年轻的韩国球员——申智爱(Jiyai Shin)、崔罗莲(Na Yeon Choi)、安宣柱(Sun Ju Ahn)、金寅璟(I.K. Kim),以及日本女将宫里蓝(Ai Miyazato)。这些喜人成绩让最乐观的预言家都始料未及。

  如今,我们顶礼膜拜奥古斯塔(Augusta)、圣安德鲁斯(St Andrews)、多利松(Torrey Pines)、卡诺斯蒂(Carnoustie)、辛尼科克山(Shinnecock Hills)和皇家林瑟姆圣安妮(Royal Lytham&St Annes)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著名球场,津津乐道于发生在这里的大满贯故事。未来终有一天,当我们的儿女们到了我们现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他们会复制我们今日的狂热,沉醉于亚洲高尔夫赛事的美丽传奇。

  当大满贯赛事落户亚细亚,无论是“成王”还是像范德维尔德(Van De Velde) 那样虽败犹荣的“败将”都将被载入史册,占据一方天地,他们将永远被讨论,但不会受争议。

  可以这么说,佘山国际高尔夫球俱乐部(Sheshan International Golf Club)和2010年的世锦赛-汇丰冠军赛(2010 WGC-HSBC Champions)已经在高尔夫的传奇志上挥毫泼墨。就是在这里,曾经无往不胜的、不可一世的、自1997年7月就一直雄霸高尔夫世界头把交椅的老虎-伍兹(Tiger Woods)屡次铩羽而归,未能染指冠军。

  亚洲作为这项伟大赛事的东道主,已登上世界舞台。维斯特伍德以新科世界第一的身份莅临上海,本次比赛也是高尔夫球坛13年来首次齐聚世界排名前四的“四大天王”——英国人维斯特伍德、老虎-伍兹、马丁-凯梅尔(Martin Kaymer)、菲尔-米克尔森(Phil Mickelson)——同场竞技,竞逐桂冠。这是亚洲高尔夫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次,也是令人兴奋的时光。

  本届比赛另一个亮点是,莱德杯欧洲队的冠军成员弗朗西斯科-莫里纳瑞和李-维斯特伍德状态神勇,分别以10杆和9杆的巨大优势笑傲群雄,奉上了一场酣畅淋漓冠军争夺战。

  “这真是妙不可言。那一周我可能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好高尔夫水准。在最后两轮(尤其是最后一轮)与李-维斯特伍德的白刃相接战给了我许多宝贵的经验。没有什么比和世界第一交手更困难的了,更别提李的球风是如此剽悍又坚韧执着,他也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比赛。那场比赛给了我莫大鼓舞和自信,让我相信自己拥有战胜世界最好的球员的能力。”28岁的意大利人回忆道。

  “去年的比赛太棒了——我和弗朗西斯科可以从众多优秀的选手中突围而出。观众们肯定也通过电视看到了这些精彩的、让他们感兴趣的画面。我们俩将其他选手远远的甩在身后,我竟然领先第三名9杆之多。那周我们都发挥得很好,获得了不同寻常的参赛体验。很遗憾我最终没有取胜,但是我一直在努力赶超弗朗西斯科,最后仅以一杆落败,甚至到最后一洞都还尚存希望。”维斯特伍德说道。但是他忘了提到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他从那周开始连续22周称霸世界高坛,稳坐头把交椅;第二件事是,这种顶尖对决在世界高尔夫赛场上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种情况很罕见,事实上这简直可以用非比寻常来形容。一名球员四轮都发挥神勇取得压倒性胜利很常见,但是两名球员同时稳定发挥、一路高歌将其他球员远远甩开实属罕见。出现这种情况,足以证明他们两人都发挥得非常出色,弗朗西斯科夺冠是实至名归的,李遗憾惜败只是欠缺一点运气。”前莱德杯队员、首届汇丰冠军赛冠军得主大卫-豪威尔(David Howell)评价说。

  在训练场进行的以球员为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球员在亲眼见证这样将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的经典双人白刃对决时直挠头——实在是太罕见了。

  “他们两人乘风破浪、一骑绝尘,完全不在乎其他选手的表现,专注于与对方的决斗。比赛简直成了他们俩的独场秀。这在世界顶级球员如云的比赛中是非常罕见的。”澳大利亚老将托尼-卡罗伦(Tony "TC" Carolan)说道。

  “这是一场经典的伟大决斗。因为他们同场竞技,他们携手同行,他们共同战斗,因为他们俩遥遥领先,与其他球员拉开了巨大差距。这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两场同时进行的比赛。一场是他们两人的冠军之争,一场是其他球员之间的第三名之争。”

  莫里纳瑞和维斯特伍德两人的争斗从比赛第一天就开始了。这对莱德杯战友自首轮比赛开始就一直以一杆之差分列第一和第二位。这不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将之与另一场经典战役作比较——阳光下的决斗(The Duel in the sun)。我们姑且套用这场难以复制的、传奇的“阳光下的决斗”的说法,用上海著名的临河区域将这场上海的决斗命名为“外滩上的决斗”。

  “毫无疑问,上一次这样的经典大战要追溯至在坦伯利(Turnberry)举行的 1977年英国公开赛(Open Championship),尼克劳斯(Nicklaus)和沃森(Watson)携手奉上的葡萄酒壶争夺战。上海?毫无疑问它也有了自己的著名决斗。”电视解说员Renton Laidlaw兴奋地说道。他本身就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高尔夫名人,也是为数不多的、有发言权将上海汇丰冠军赛和英国公开赛相提并论的人,因为30多年前他作为英国广播公司(BBC Radio)和《伦敦标准晚报》(London's Evening Standard)的特派记者亲临了1977年的坦伯利,又作为高尔夫频道(Golf Channel)的特约解说亲眼见证了外滩决斗。

  “上海的比赛是继1977年的英国公开赛后首次出现的经典决斗。他们两人都遥遥领先于其他球员,上演了巅峰对决。毫无疑问,这非常精彩。而回想1977年,沃森在那一年还捧起了美国名人赛的桂冠,他们让其他选手望尘莫及。当年英国公开赛的第三名是休伯特-格林(Hubert Green),他落后的杆数高达10杆,与今年上海的情况非常相似。”

  Laidlaw的高尔夫频道同事,Warren Humphreys是另一位亲历过1977年的坦伯利英国公开赛又在2010年莅临上海的见证人。他是前英国业余高尔夫冠军,还夺得过欧巡赛的桂冠(1995年葡萄牙公开赛Portuguese Open)。他不仅参加了那届英国赛还在比赛中打出了一记漂亮的一杆进洞。他非常赞同Laidlaw的说法,绝非夸大其词:这两场对决同样精彩。

  “这真是特别的一周。两人的最终比分差和首轮一样,都是一杆。他们你追我赶一直将差距锁定在一杆,与30多年前的‘阳光下的决斗’有异曲同工之妙。”Humphreys说道。

  “阳光下的决斗:彼时沃森正值巅峰时期,手风甚顺,而杰克也发挥得很好。这是最具传奇色彩的战役之一。如果杰克在赛上的表现可以获得B+的分数,那么汤姆在各方面所表现出的水准都可以称得上A++级别的,因为他如此优秀,独领风骚。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他的思考方式和处理压力的方式。”

  维斯特伍德同样展现了自己强大的抗压能力。任何一个取代了老虎-伍兹那样的传奇球星称霸高坛的“高”手都将处于耀眼的聚光灯下饱受压力。而作为一个非美国籍又从未获得过大满贯冠军的球员,其处境就像是炎炎夏日里处在放大镜之下被阳光炙烤的小蚂蚁。抚今思昔,维斯特伍德说,回应这些棘手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让赛场上的成绩说话,用成绩为自己正名。

  “那周我刚刚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我非常高兴我可以凭借出色的发挥取得第二名为自己正名,向世人证明我世界第一的头衔是名副其实的。”维斯特伍德说道。

  “能领先第三名9杆之多,这种情况无论何时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很显然,我们比其他球员发挥得要好一点。我们参加的是高尔夫世锦赛,毫无疑问我非常想要获胜。我在比赛上的表现很好,像弗朗西斯科那样的伟大球员同样也表现得很好,不过很显然他还要略胜一筹。”

  这项历经六年的比赛本身也势如破竹般崛起。如今它甚至被拿来与高尔夫历史上最伟大的比赛相提并论,至少可以这样恭维道。

  汇丰集团全球赞助总监莫嘉乐(Giles Morgan)说:“毫无疑问,弗朗西斯科和李的表现是世界顶尖的——虽然汇丰冠军赛的赛史不长,但是它已向世人证明:除非你发挥出最高水准否则你不可能在次加冕——但是当我们听到它被拿来与‘阳光下的决斗’相提并论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还不敢拿它和‘阳光下的决斗’作比较,但是当你听到曾亲历坦伯利的人或者像Warren那样曾在1977年英国公开赛征战又亲眼目睹了佘山这一幕的人说出这样的话,你不得不赞同他们的观点。”

  当然了,“外滩上的决斗”在很多方面还不能与“阳光下的决斗”相提并论。尼克劳斯登上坦伯利赛场时已坐拥14个大满贯冠军头衔(他一共取得过18个大满贯冠军),而沃森在当届赛事结束后职业生涯夺冠次数上升至3次(总共8次),并成为历史上第四个在同一赛季获得不止一个大满贯冠军的球员(此前的三名球员分别是:1960年的阿诺德-帕尔默,1974年的盖瑞-普莱尔,1975年的杰克-尼克劳斯)。

  “这两名球员都在比赛中发挥出了巅峰水平。”Laidlaw说。他还是《R&A高尔夫年度球员手册》的编辑。

  “我认为杰克是一名享受比赛多过享受胜利的球员。我认为如果他专注于夺冠他会赢得更多的冠军。他渴望胜利,但是真正让他心驰神往、振奋不已的是比赛本身。如果比赛本身很精彩,那么他即便输了也会很快乐和满足。与沃森的比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永远记得沃森说的,即便是在最后一洞的果岭——当时他仍以一杆领先,尼克劳斯却将球击入了金雀花灌木丛中,尼克劳斯不得不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球从灌木丛中救出送上果岭,还要在距离洞杯20或30英尺的地方起杆将球送入球洞——他仍然相信尼克劳斯能把球送入洞杯。事实上尼克劳斯的确做到了。因为早已笃定尼克劳斯一定会成功,沃森早已做好准备要以小鸟推结束比赛——实际上这几乎是一个必进之球,距离洞杯只有2-2.5英尺——沃森说他知道自己不成功便成仁。能打败神一般的尼克劳斯对于沃森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一刻。要如何形容沃森当时有多高兴?这么说吧,他高兴的程度与1980年巴特斯罗(Baltusrol)美国公开赛的青木功(Aoki)落败时痛苦的程度是一样的。当年青木功一路领跑和尼克劳斯携手以领头羊的势头进入末轮,最终以2杆惜败于金熊屈居亚军。青木功想要成为第一个获得大满贯冠军的远东或亚洲球员的梦想就此破灭。不过那真是一场伟大的经典大战。”

  是否可以将青木功和尼克劳斯的1980年大战称之为 “决斗”,这同其他很多著名战役一样成为了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青木功直到第三轮才赶上“金熊”尼克劳斯,两人直到末轮才与紧随其后的球员——汤姆-沃森(Tom Watson)、朗-芬科(Lon Finkle)和凯斯-法古斯Keith Fergus)——拉开差距。

  “要想与其他锦标赛匹敌真的很难,特别是与那些出现两名球员决战的大满贯赛事比较,如果你努力想可能会再想出几个这样的比赛,但真的是凤毛麟角。你可能会在比赛的某一轮或者最后27个洞看到双人对决的场面,但是长达四轮的双人对决是很难看到的。”Humphreys说道,他和Laidlaw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串此类赛事的“候选”名单。

  “可能很多人会提名1996年的美国名人赛,但是那场比赛尼克-佛度(Nick Faldo)以落后领先者格雷格-诺曼(Greg Norman)6杆进入末轮,最终以5杆胜出,前者发挥出色而后者遭遇大崩盘,这样便不能算作‘决斗’。而在上海,同时有两名球手精彩发挥,令别的球员早早地夺冠无望,赢得酣畅淋漓。我们很难看到这样特殊的比赛。通常一名球员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勇夺冠军很常见。但是如果有两名球员同时爆发巅峰状态、争冠欲望强烈、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那么我们的观众将有幸见证非常特殊的时刻。不过这真的很罕见。我认为这是非同一般的表现。当一场比赛的两名球手能像莫里纳瑞和维斯特伍德那样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两人都充满信心,丝毫不怵对方专注于自己的比赛(我认为莫里纳瑞在比赛当周发挥出了自己职业生涯最登峰造极的推杆技术),那么观众就有眼福了,可以拥有一周特别的观赛体验。”

  有趣的是,因为曾经独孤求败的老虎-伍兹对高尔夫球坛的长期绝对统治,之前我们鲜少看到类似的精彩决斗,因为他几乎每次都赢得轻松无悬念。唯一的例外出现在他的第14个大满贯冠军——在多利松高尔夫球场(Torrey Pines)举行的2008年美国公开赛上,拖着一条病腿的老虎-伍兹遭到了美国老将洛克-梅迪亚特(Rocco Mediate)的强势挑战,他在第18洞延长赛上力挽狂澜,并在之后的骤死赛上一锤定音。但是这也不符合我们对‘决斗’的定义,因为72洞过后维斯特伍德与他们仅仅相距一杆,他们并没有赢得酣畅淋漓。

  “‘尼克劳斯时代’无疑是更加精彩和伟大的,因为与他处于同一时代、同场竞技的还有很多富有的、才华横溢的、一呼百应的、魅力无穷的球员:帕尔默(Palmer)、普莱尔(Player)、特维诺(Trevino)、弗洛伊德(Floyd)、沃森(Watson)……你还可以列出很多很多这样响当当的名字,许多天赋异禀的球员……还有柯蒂斯-斯特兰奇(Curtis Strange)……尼克劳斯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一一打败了他们。而老虎-伍兹与之相比就有点儿黯然失色了。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对老虎自己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他应该更希望能受到挑战借此发现自身问题,这才能使自己在应对更强的对手时更加强大。”

  或许2010年世锦赛-汇丰冠军赛真的可以名副其实地与1977年的英国公开赛比肩,但是这需要时间的考量和沉淀:这段历史需要时间发酵积淀下沉香,维斯特伍德和莫里纳瑞需要时间再创佳绩为自己立名、扬名,染指大满贯冠军巩固并提高自己的高坛地位。只有这样,他们的决斗才能真正成为高尔夫世界薪火相传的传奇中的一部分。

  美巡赛(PGA Tour)新闻工作者终身成就奖获得者Laidlaw也非常同意上述观点:“很多决斗只是在当时名噪一声,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如果决斗双方只是昙花一现,再无法交出满意答卷,这场决斗将随着他们一起被淡忘,被历史和时间的尘埃掩埋。但是我认为维斯特伍德和莫里纳瑞还会再续辉煌。你不能否认,他们在汇丰冠军赛奉上的决斗精彩绝伦,让我们大饱眼福。你精彩入洞我也精彩入洞,他们就是如此不可思议。无论他们日后是否能夺得大满贯冠军,这都不能抹杀他们在上海给大家带来的激动、振奋和精彩。绝不行!”这位72岁的苏格兰人说道。

  事实上,如果维斯特伍德能为自己“世界第一”的名号再舔些“金砖”,比如将他2000年欧巡赛奖金榜冠军、2009年迪拜竞赛冠军和大满贯赛事(2009年的两个第三,2010年的两个第二,在今年的美国公开赛收获的第三名)的二三名成绩变成标志着成功与伟大的大满贯冠军,那么人们将会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他和弗朗西斯科-莫里纳瑞在上海的成就。不过维斯特伍德在去年的一系列优异的表现已经足够了。

  这位土生土长的英国诺丁汉人饱受小腿伤势及其导致的脚踝肿胀的困扰,在英国公开赛上带伤屈居亚军,还错过了世锦赛-普利司通邀请赛(WGC-Bridgestone Invitational)。他一直到莱德杯才得以复出征战,在参加世锦赛-汇丰冠军赛前他已经休战已久,手感生疏了。不过出征汇丰冠军赛之时他刚好挤掉老虎-伍兹成为世界高尔夫的新霸主,这也个了他不少动力和信心。不过他在捍卫这一荣誉时也饱受压力和质疑的困扰,特别是来自美国方面的质疑:那就是像他这一从未染指过大满贯冠军的球员是否配得上“世界第一”的地位。

  “维斯特伍德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世界第一的称谓让人望而生畏。这是每个高尔夫球员都梦寐以求的排名,但是很多责任和期待也会随之而来。不过李将此处理得很好。当然,能赢下比赛固然最好,但是他已经奉上了世界顶级的表现为自己正名!”大卫-豪威尔(David Howel)如此评论维斯特伍德在佘山的表现。

  弗朗西斯科在2006年Telecom意大利公开赛(Telecom Italia Open)迎来了欧巡赛首胜,在这之后除了和哥哥埃多奥多(Edoardo)代表意大利在2009年联袂夺得欧米茄观澜湖世界杯(Omega Mission Hills World Cup)外,便再也没有染指过任何冠军。然而,如果他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以汇丰冠军赛的表现为起点、为标准,人们也将以完全不同的眼光看待他的胜利。

  “莫里纳瑞似乎已经走在这条成功的道路上了。他虽然已经当了四五年的‘优秀球员’了,但我认为如果莫里纳瑞可以在今后的比赛中延续他在上海挥杆时的那种自信和霸气,他将成为另一个颇具特色的‘杰出球员’。”

  “莫里纳瑞的劣势在于他的身高。身材矮小的他能在众多身材高大的高尔夫球员中能占据一席之地,必然发挥出了自己的巅峰状态,没有给这些大个子还击的机会。从发球台到果岭,弗朗西斯科在比赛中无论何时都稳扎稳打,脚踏实地,几年如一日。这些年来,凭借着勤奋和努力,他的挥杆技术日臻成熟,一跃成为了令众多球员闻风丧胆的头号杀手。”

  莫里纳瑞竟然能在如此大比赛压力下保持处变不惊、从容不迫的状态,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他在末轮交出了“零柏忌”的完美成绩单,他在周日比赛中犯的唯一错误可能就是在帕5的第十四洞短推失误,错失了一个小鸟球。维斯特伍德甚至更胜一筹,他在四轮比赛中未尝“柏忌”。不过他在有望反超的关键时刻犯了错误——在佘山第16洞,这个举世闻名的短四杆洞——英国人选用三号木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他那一击使球偏离了洞杯一码之远,掉在了果岭左侧的沙坑背面,留给他一个最难打的位置。维斯特伍德采取老虎-伍兹一年前在同一位置的做法,在果岭上打出了一个相当精彩的切球,将球从沙坑上的长草中救出化险为夷,这也让白老虎大松了一口气。

  其实在第18洞他本有机会将莫里纳瑞逼入加洞赛,但又在关键时刻犯错了。他在第二杆启用了五号铁,看起来这个球肯定会顺着斜坡滚入球洞。可是事与愿违,这个球盘旋在坡脊上,最终停在了斜坡上,离洞杯尚有一段距离,也标志着他在这场决斗中遗憾落败。这就是高尔夫,胜负往往就在英寸间见分晓。

  “我为维斯特伍德感到很遗憾,因为他本赛季早些时候已在两次大满贯赛事中屈居亚军,这场比赛他发挥了职业生涯的最好高尔夫水准(这个问题尚存争议)还是与冠军擦肩而过了。我认为他奉上了前所未有的最佳表现,可能他再也无法复制这一巅峰状态了,不过我们希望他还可以。现在他已向世人证明他具备这样的水准,希望这也可以激励莫里纳瑞,说不定他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证明自己也能做到。”Laidlaw说道。

  如果莫里纳瑞真的可以以此为起点、继往开来成就大业呢?

  “我们将会回顾今日,自豪地告诉大家这就是传奇的起点。因为他从这一刻开始突然意识到了自己能力之所及。也许他一直相信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在上海的佘山球场打败了世界最强对手之一、一整个赛季都发挥神勇的维斯特伍德,敌独占鳌头,使他确信了自己水准。”英国首席高尔夫作家和现场评论员说道。

  还有一个原因,使“外滩上的决斗”可以与“阳光下的决斗”相提并论,并配得上这个伟大的句式,那就是这两名球员所展现的体育道德和运动员风尚。笑到最后的莫里纳瑞并没有觉得自己把维斯特伍德赶回了老家,或是战胜了他、征服了他,莫里纳瑞甚至没有觉得自己击败了维斯特伍德。而维斯特伍德在赛后也说,他发挥得已经很好了,所以当他在第18洞试图以“擒鹰”收杆结果事与原违时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开心的”。

  “沃森和尼克劳斯都非常敬重彼此,也非常享受与对方的同场竞技。这才是比赛最重要、最值得宣传的地方。这两位杰出的球员展现了最伟大、最可贵的体育风尚。他们中的一个,尼克劳斯,还是八届英国公开赛的冠军得主,但他仍然彬彬有礼,尊重并真心赞扬自己的对手。”

  “比赛结束后,尼克劳斯大度的在第一时间走向沃森对他说‘你太棒了,祝贺你!’而莫里纳瑞获胜后,维斯特伍德也颇具大将之风地说‘祝贺你’。这就是竞争!这就是竞技体育的真谛!他们都热爱竞争,这是体育比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im Maitland)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高尔夫汇丰冠军赛专题 

更多关于 汇丰冠军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