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年度四大赛的最后一场,美国媒体常常用Glory’s last Shot来形容这场收官之战,精彩程度,自然不言而喻。但就在这样一场钻石赛事中,我们没有看到泰格-伍兹重整旗鼓,收复失地;也没有看到世界球员在本赛季实现全满贯;更没有看到最后时刻心目中顶尖球员的荡气回肠。相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球场改建不尽如人意;美国球员集体反弹围攻奖杯,以及世界格局并未发生太大变化的2011,。有意思的是,那些围攻奖杯的美国球员中鲜有巨星,无数黑马搅乱了领先榜,就像去年英国公开赛夺魁的路易-乌修仁。本赛季PGA锦标赛新科冠军基根-布拉德利用一种好莱坞式的结局不但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挽救了美国人本赛季险些大满贯赛颗粒无收的“囧”境。
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媒体都认为这是一届无趣的大满贯赛,没有亮点,没有巨星,更没有超低的杆数,领先榜上满眼望去,几乎全是陌生的名字。即使是布拉德利在最后三洞力挽狂澜,即使是斯科特冲击背靠背冠军未果,依旧不会引起观众太多尖叫。可是,如果这些个桥段的主角换成是泰格-伍兹、米克尔森、麦克罗伊、简森-戴伊呢?也许真能成为一段伟大的事迹载入高尔夫的史册。
今年再次参加PGA锦标赛的梁文冲作为亲历者总结到:高尔夫最大的魅力在于永远充满着意外和惊喜。的确,每一位参赛的职业球员,都有机会成为最后一击的幸运儿,2011年,荣誉属于美国人基根-布拉德利。
幸运的年轻人
如果赛前有人告诉你:2011年PGA锦标赛的冠军正走在上交记分卡的路上,他是位美国球员,他喜欢在第四轮穿红色T恤,99%的人都会觉得那人应该是泰格·伍兹。但实际的结果是:泰格·伍兹已经于两天前惨遭淘汰,根本无缘决赛轮,替代者是年仅25岁的美国球员基根·布拉德利。在众多世界顶级球员中捧走大满贯奖杯无疑是最幸运的,可更具纪念意义的是,这是美巡赛新人第一次参加大满贯赛,初战告捷,双喜临门,让今年的大满贯赛最终以一种温暖的方式落幕。
在第四轮开始前,亚特兰大炎热的天气炙烤着每一位现场记者的耐性,不少人都在抱怨,“这是一届无趣的大满贯赛”。这样的场景,依稀让人想起去年英国公开赛上路易-乌修仁的葡萄酒壶。由于冷门发生的太突然,以至于颁奖时,主持人连南非人的名字都念错,闹了天大的笑话。好在今年的PGA锦标赛,布拉德利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小伙儿,名字自然不会出错,但从美国媒体的报道中也不难看出,即使是面对本国球员,那些身经百战的老记们最多也只能从资料库里找到一些生硬的数据,因为这个在本赛季才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并无太多介绍。有一个小例子可以佐证:在布拉德利夺冠后的颁奖现场,PGA新贵直奔一位抱着孩子的女士,并一起合影拥抱。几分钟后,世界新闻图片大鳄“Getty”的最新页面上随即刊登:“布拉德利与妻子孩子合影”。这本是一个习惯性思维,但实际情况是,该妇女其实是布拉德利的姐姐,至于孩子的归属,截至发稿时,仍旧没有搞清楚。摆了乌龙的“Getty”只好重新修改了图片注释。
一段有意思的插曲,这或许也能从一方面反应出如今商业体育的现实:如果你没有名气,即使是获得胜利,也不如巨星们家里的风吹草动。反过来说,如果最终获胜的是泰格·伍兹,而和他一起拥抱的是乌奇泰尔,怀里的孩子是查理或者萨姆。天知道媒体都能写出些什么来。
纵观最近几年的四大赛,总会冒出一位黑马,扎克-约翰逊、伊梅尔曼、梁容银、乌修仁、如今又加上个布拉德利,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程式。但在这里想说的是:年年岁岁有黑马,黑马年年有新意。梁容银当年勇斗泰格·伍兹的经典还常常被人提及,今年布拉德利又为大家上演了一出高尔夫版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后三洞仍旧落后五杆,90分钟后却通过加洞赛惊险获胜,一切设计都像出自好莱坞之手,没有看不到,只有想不到。当然,主角是布拉德利,配角是倒霉鬼詹森-杜夫纳。其实不管最终夺冠的是他两人中的哪一位,都不会对本届PGA大满贯赛的定性有太多改变,只是上帝选择了布拉德利,更让人们刻苦铭心的记住了两件事:
一是名不见经传的杜夫纳已经是连续两届PGA锦标赛的失意者,去年他曾经一度有希望夺冠,最终名列并列第五,今年打到最后一轮第十五洞时仍旧领先五杆,结果再次功亏一篑。也许在他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这会成为永远挥之不去的痛,发挥最出色的比赛,却也是最失意的结果。千辛万苦打进领先组,只为最后时刻输给你,实在有些悲情。
二是沉寂了三天半的PGA锦标赛终于在最后时刻出现了高潮,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习惯了一马当先的领先者,习惯了多人争雄的惨烈场面,却很久没有重温最后时刻绝地大反击的美妙时刻。这是亚特兰大运动俱乐部球场留给我们最美的回忆,很多年后,这里的最后四洞会被很多人提及,堪比奥古斯塔的阿门角。
在第四轮开始前,对于冠军的归属并不明朗,特别是当李-维斯特伍德、卢克-唐纳德以及亚当-斯科特成绩相继上升后,更是让人心头一震,结局也变得有些扑朔迷离。那个时刻,最终进入延长赛的两位美国球员刚刚出场,对于两位新人,加上一座如此有难度的球场,几个小时后会发生什么很难预料。几杆的优势瞬间就会化为乌有,更何况今年名人赛上还曾经发生过麦克罗伊崩盘的惨剧。
不过球迷和媒体显然低估了两位本土球员的心理抗压能力。回顾比赛,尽管后面的多国部队对美国球员穷追猛打,但‘领骑衫’始终在美国队员手中传递。尤其是杜夫纳,一开场便控制好节奏,稳扎稳打,把精力集中到比赛中,这样反倒是将包袱卸给了对手,他最后一轮的前9洞,七帕两鸟,交出了-2的成绩,这给了追赶者很大的压力,转场之后的前五洞依旧勇猛,再次拿下两只小鸟。此时,包括杜夫纳本人都觉得,拿下PGA锦标赛的奖杯只是个时间问题。
在另一块场地上,早于他一组出发的布拉德利正在经受着转场之后五个洞吞下两个柏忌的煎熬。随着比赛的推进,两人都来到了最后四洞。此时,电视转播画面上开始陆续出现两个人前三轮中后四洞的成绩。杜夫纳是-3,而布拉德利是par。从成绩上看,杜夫纳拥有绝对的优势。
戏剧性的时刻到来了,先是15洞三杆洞,布拉德利果岭左面长草中切球,也许是太想靠近旗杆,结果低估了百慕大草的威力,小球落在果岭上就像弹在玻璃上一样,眼看着滚入果岭旁边的水障碍中,结果这洞导致他吞下三柏忌。落后杜夫纳已达5杆,而此时比赛只剩下三洞。
这对于杜夫纳来说,对手主动失误是天大的好消息。此时,捷报再次传来,当时同样对他产生威胁的丹麦球手安德斯·汉森也在16洞吞下柏忌。这一幕,让站在梯台等待开球的杜夫纳看的真真切切,他再次确信了冠军应该非他莫属。而这种心态的细微变化,情不自禁的反应在他的挥杆准备上。
几天来,这位球员在挥杆前总会做的活动手腕已经成为标志准备动作。心态平和时,最多五次,随即击球。但在面对最后三洞时,他的这个准备动作重复了很多次,这似乎也打乱了他的节奏,结果15洞开球落入果岭右边的水障碍中,尽管之后他仍旧推入了12英尺推杆,但却吞下了一个柏忌,优势缩小了一杆。
接下来的第16洞,布拉德利将球送到8英尺处,抓鸟成功。而在他之后一组的杜夫纳却将球送到了右边的沙坑中,虽然沙坑勉强救球,但无奈再吞柏忌。此时他的领先优势已经缩小为两杆。
赛后面对采访,杜夫纳坦言,在那个时刻,他有一些着急,心态出现了失衡,更可怕的是这种失衡让他难以控制,他预感到会有不祥的事情发生。
天平在这一刻开始慢慢向布拉德利倾斜。接下来的第17洞,他推入了一记超长的35英尺长推。不仅让他再抓一鸟,更有意义的是,他的一系列精彩表现,让跟在后面等待开球的杜夫纳再次目睹。此时杜夫纳开始不停的关注记分牌,之前的状态全无,结果在这一洞迎接他的是三推吞下柏忌。
授权新浪网高尔夫频道独家转载,其他媒体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