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VOLVO中国高球赛落幕 中国年轻选手奔跑成长快车道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4月25日14:55  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4月24日电(史春东 李华梁)第17届沃尔沃中国高尔夫球公开赛24日落下帷幕,中国选手的表现虽中规中矩,但也不乏亮点。中国小将们正在成长的“快车道”上奔跑,他们是中国高球发展中最吸引眼球的一个群体。

  参加本届公开赛的中国选手共有28位,其中30岁以下的有20位,大多数是20岁出头的年轻小将。高尔夫球已经“入奥”,将在2016年奥运会亮相世界,这批年轻选手或将成为那时代表中国征战奥运的主力选手。

  虽然在最终晋级决赛的7名中国选手中,仍是由张连伟、梁文冲、吴伟煌等知名选手把持了半壁江山,但透过成绩,小将们的表现也可圈可点。22岁的苏东算是中国晋级选手中的“小字辈”,曾给张连伟做过球童的他说:“张连伟教给我的最大财富就是耐心和经验。”

  作为中国“第三代”高尔夫球员中的典型代表,本次比赛苏东前两轮分别抓获4个小鸟,但收获两个柏忌,并列第47位晋级决赛。第三轮中他抓到6个小鸟,吞下两个柏忌。可到了最后一轮,6个柏忌只能让其最终排名62位,四轮比赛的成绩不甚稳定,犹如过山车,让人扼腕。

  再看其他未能进入决赛的中国年轻选手,15岁的李昊桐首轮比赛虽然发挥一般,但次轮70杆、低于标准杆两杆的成绩对于一个15岁的选手实属不易。17岁的刘宇翔与李昊桐两轮成绩类似,抓获小鸟的数量与柏忌的数量不相上下,不稳定的发挥成为年轻选手的共有症结。

  虽然小将们没有“惊艳”的成绩或令人叫绝的发挥,但谈起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年轻选手,老将张连伟依然赞誉有加:“李昊桐打得很好,15岁能打成这样,真的不容易。我练球的时候,辛辛苦苦练一年,只为两个比赛,中国业余公开赛和香港业余公开赛。现在这些年轻选手的机会更多,他们的成长明显快了。这次比赛虽然晋级人数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年轻面孔多了很多。”

  较之以张连伟为代表的“第一代”球员和以梁文冲为代表的“第二代”球员,“第三代”球员的成长轨迹有所不同,苏东、胡牧等人家庭条件都较好,受过良好教育。要知道张连伟1985年第一次接触到高尔夫球场时,中国内地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才刚刚诞生一年。

  除了硬件条件有所改善,很多名将也“助推”的青少年的成长,如始于2001年的“张连伟杯”国际青少年高尔夫球邀请赛,起初仅有九十余人报名参赛,如今是“人满为患”,想报上名都困难。梁文冲也从2007年底开始和百龄坛合作“梁文冲百龄坛高尔夫基金”,旨在帮助更多的青少年球员进步。

  虽然年轻球员还需磨炼,但中国高尔夫球选手已在进军奥运会的路上,他们的未来令人期待。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