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泰格伍兹结束亚洲巡回之旅 亲善形象深入球迷心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4月16日23:56  新浪体育
泰格伍兹拿着“小浪”与华少握手泰格伍兹拿着“小浪”与华少握手

  新浪体育讯 短短两天时间,泰格-伍兹的中国之行就圆满结束。美国大师赛结束的当天晚上,伍兹就乘坐私人飞机奔赴中国。4月12日早上,泰格-伍兹准时出现在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在众多媒体的簇拥中,伍兹先是出席了NIKE GOLF新店的开业仪式,随后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并接受了新浪的独家专访。在下午的球技表演中,伍兹受到几千球迷的追捧。

  结束完深圳的活动之后,伍兹当天晚上就飞抵北京,展开他的中国行第二站之旅。在北京体育大学,泰格-伍兹和刘翔的对话引起了媒体以及体育界的强大兴趣。就在人们还没有完全消化他们这一段精彩对话时,泰格-伍兹以及他的团队在当天晚上就飞往韩国,进行他的亚洲巡回之旅第二站。在韩国进行了一天类似的活动后,伍兹就飞回美国,结束了这一趟亚洲巡回赛之旅。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伍兹的中国之行给人们留下了更多回味。有人说来一趟他的腰包鼓了,也有人说他的形象改变了。泰格伍兹说,他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和青少年接触,激发他们对高尔夫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在深圳,上百名青少年观瞻了他的精彩球技,甚至有几名青少年球手和他同组打了几洞。在北京,活动地点选在了北京体育大学,伍兹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深圳 亲善之旅惹球迷追捧

  在当天下午的球技教学环节,前来观摩伍兹的球技以及他本人的球迷达到几千人,俨然又一个高尔夫世界杯。当时在现场的球迷发微博说,“看伍兹的人太多了,开始差不多有两百人,到球道上就有四百多人,然后跟随伍兹的人数就有四千多人!”在现场,女球迷们见到伍兹也是呼叫声不断。

  伍兹的这趟中国之行和他以前来中国不太一样,现在的他是敞开了身段和球迷以及媒体接触。有人戏谑地说,他是米克尔森“附身”了。在新闻发布会上,伍兹说,十年之后再来到观澜湖,最大的不同是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他也表示家庭在他心目中永远是第一位,然后才是高尔夫。

  在新浪专访中,伍兹更是敞开了心扉。他先是谈到刚刚过去的大师赛上的得与失,随后还透露了他的两个孩子的秘密。伍兹说,他的两个小孩个性完全不一样,女儿喜欢艺术方面多一些,儿子查理则更喜欢运动,在大师赛举行期间,这两个小家伙还坐在电视机前给他当啦啦队。当问及什么时候夺冠时,伍兹干脆地回答说不会等到今年美国公开赛。

  在网上,球迷们对伍兹的回答与表现给予了正面评价,普遍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伍兹,他回到了本色的“老虎”。

  北京 对话刘翔碰出“火花”

  与深圳的高尔夫活动内容不一样,伍兹北京之行更显得休闲和轻松。他身着宽大的NIKE黑色T恤,穿上休闲牛仔裤,反戴着帽子,俨然一个街头小子。他与刘翔在社区玩起了抽陀螺,打起了乒乓球,还一起参观了“鸟巢”。

  刘翔形容第一次见到伍兹时说,他就像一个大男孩,很有幽默感,生活中的伍兹不像赛场上那样咄咄逼人和有霸气。

  在随后的对话中,两人也制造了不少幽默。伍兹说,刘翔有爆发力,协调性也很好,如果学打高尔夫球会很不错,刘翔则回答道:“大家都是玩技术的。”引起现场学生们的哄笑。在互问环节中,刘翔说他想问伍兹“你是否想睡觉?”引起现场学生爆笑。而伍兹问刘翔,也噎了几十秒钟。最终他问出的是“你想不想一起去吃饭?”现场爆笑声不止。

  伍兹对话刘翔,也在学生们的笑声中落幕。事先大家所期待碰出的“火花”,也在随后的国内各大报纸、网络以及电视上喷发了出来。

  评论:伍兹在亚洲还是第一品牌

  伍兹这次中国之行享受了“摇滚明星”一样的待遇,在全球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路透社引援耐克高尔夫总裁辛迪-戴维斯的话说,泰格-伍兹秘密生活的尴尬曝光和他竞技状态的大退步并没有减少亚洲地区人民对前世界第一的喜爱。耐克不离不弃,坚持与伍兹合作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决定。

  2009年年底,伍兹的性丑闻爆发,根据戴维-布朗指数(Davie Brown Index),他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从96位下降到了2,586位。2010年,他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一个冠军,这是他转职业以来的第一次。伍兹希望公众和赞助商给他第二次机会,包括这次的亚洲巡回之旅,他来到了东方的新兴市场,也是对他个人有强大磁场的中国和韩国,日本因为地震而取消了行程。

  而耐克这次之所以将伍兹带到亚洲来,目的是为了激发年轻一代参与体育运动,至少对伍兹所穿的衣服感兴趣。不过最让人欣喜的一点是,伍兹的状态正在回升,大师赛上的表现已经显示他正在振作精神。(fango)


分享到:

相关专题:泰格伍兹中国行专题 

更多关于 伍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