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投资开发高尔夫球场项目,盖好了来问我房子怎么能卖出高价。我说我不懂,我研究的是高尔夫球场。这是我对自己的定位。
我大学毕业后工作了十多年,才开始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回过头看,在那之前的大好时光,都有些可惜。人生如此,高尔夫球场也一样。人生定位做不好挥霍的是青春,投资高尔夫球场弄不明白,浪费的则是你的钱。
高尔夫玩的是土地,投资球场的当然大多是房地产开发商,全世界皆如此。内地的很多开发商,盖房子已经是轻车熟路,他们都很看中市场定位和分析、包括客源从哪来、消费能力如何,知道自己要盖什么样的房型。但对于同一个社区里的高尔夫球场要建给谁,怎么建,他们一直都欠缺考虑。我看到的很多例子是,投资者在房子盖好、球场开业以后,把摊子转手扔给球场经理人:“你来把它搞定,我要做高品质、顶级球场。”
经理人很冤,就像生米煮成熟饭后再找厨子,他厨艺再好也是枉然。高尔夫球场最基本的是地点和地形这两个因素。它们一旦定型,球场能做多少事情,大体上也就定了。而决定地点、地形,直至投资额大小直到最后的经营模式的,应该是第一步的球场定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把球场建在高尔夫人口集中的地方,有助于提升顾客流量,即所谓人和因素。在北上广这些高尔夫中心城市,地点方便是造就顶级球会的首要条件。按我的理解,球场离市区40分钟车程算是极限。中国的堵城越来越多,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如果球场不是在品质上百里挑一,没人有时间陪你玩。
还有另一条路子,是远离大城市,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地形独特的旅游度假地搞高尔夫度假村,以大自然的馈赠和球场品质取胜。美国的班顿沙丘是个例子。球会位于美国西北角的俄勒冈州,离最近的大城市尤金也有两个多小时车程,但它的四个球场个个都是鬼斧神工,浑然天成,全世界天天都有大批球迷趋之若鹜。
这就是要考虑的地利因素。中国的第一批把房地产和高尔夫结合得比较成功的球场,都是在前期的定位和规划上做了大量工作的。比如上海的佘山、汤臣,深圳的观澜,成都的麓山,现在看上去片片是宝地。而且作为先行者,他们也成功补上了中国富人阶层所需要的高尔夫住宅社区这个缺口。这就是所谓天时,但现在,后来者的机会已经没这么多了。天时不予人,更需要把握好“地利”与“人和”。
也有人考虑到这个问题,问我现在投资高尔夫球场还有没有前途。我说有,但还是那个词,考虑好定位。这是一种很畸形的现状:男青年留一头油腻腻的披肩长发叫艺术范儿,手臂上刺上两条青龙叫黑社会范儿,所以把球场会所搞得富丽堂皇恨不得用黄金镶钻石叫高尔夫范儿。然后广告牌用上这样的宣传语:“高尔夫景观豪宅,尊享品质生活。”仿佛这样做,一平米房子就可以多卖两三万。
所有人都想做高端球场,且不论他们是为了卖房子,就说高端本身,只能是有条件才可以把自己定位成高端。现实是很残酷的,想以一千万的投资攀比别人一个亿那只是传说。而且,既然球场社区建在二三线城市,就要考虑当地城市的消费能力。如果以后中国几千座球场,谁都是想为那十万国内顶级富豪盖别墅,别人就是一天换个地,一年也住不完啊。
市场营销学经典原理之一是,市场需要细分。你得清楚什么是“高尔夫范儿”。作为奢侈品来卖的,应该只是房子中的一小部分,高尔夫更不是什么贵族尊享。欧美的球场,果岭费从几美元到几百的都有,各赚各的钱。吉利汽车、神舟电脑和街边的肉串摊,一个比一个活得滋润,有什么丢人的?当然,你可以拿政策说问题,但并不是没有好例子。东方在国内建的几座球场改造了垃圾场,用上了滩涂,选址都恰到好处。你可以诟病它的球场质量,但你同样无法拒绝它的性价比。建球场前多做一些这样的准备、调研和定位,最后可以占了便宜又卖乖,何乐而不为?
我认识的好些投资者,已经开始感到棘手:他们的房子卖完了,球场却在不断亏钱。他们觉得很痛苦,为什么要摊上高尔夫球场这个拖油瓶。我跟他们说,高尔夫不是已经帮你们完成把房子卖出去的使命了吗?既然你前期的规划里没有考虑球场因素,那在后期为什么要把球场的经营分开核算,这事儿很分裂——后面的一系列恶果就像是多米诺骨牌,球场再也得不到足够的维护成本,品质一年不如一年,最后连买房的业主也愤怒了。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实际上,现在在中国做高尔夫社区,风险已经比以前要大得多。在掏腰包前给你的球场做好定位,把它看作是一个能独立经营的球场而不是房地产的附属品,还它一个“运动休闲社交设施”的本质,才是以后的出路。
(文/李烨@微博 高尔夫球场专业设计开发顾问、《高尔夫大师》杂志顾问 邮箱:lee@golfcentral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