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把它看作娱乐,也很有趣。最多不过反映了他个人高看天宝洞,热爱二郎滩而已。”
在已经开发的天宝洞的尽头,还出现了一件奇特的事情。天地宝洞原不相通,贮酒三年后,天宝洞洞尾有一天土壤自然塌陷到下方的地宝洞,天地宝洞形成一个比酒坛还大的垂直通道,垂直距离44.6米。这一“天地相通”事件太离奇,形成了空气的流通,用手触摸,会有一股凉风徐徐而来,这更便于酒菌交流、繁衍。一些溶洞,进去时间长了就会呼吸困难、缺氧、胸闷的感觉,可是在天宝洞里没有这种感觉,反而更加利于保持恒温恒湿。有人很诙谐地说:人类想要完成的事情,大自然自己就搞定了。凡参观过天宝洞的人,对洞尾的自然塌陷,其时间、位置、形状等,均感不可思议。
从神话想象的角度,天地宝洞两条龙,这是雌雄“交尾”,阴阳交融、平衡,寓意为崭新的繁衍。其实,在人类探究世界的神话故事里,伏羲和女娲“交尾图”至今仍存。
(四)“酱”香的科学玄机
天、地宝洞于上世纪70年代初改造完成,总面积达1.42万平方米,用于储存郎酒使用至今。洞内有土制陶坛万余只,储存基酒数万吨,有“中国酒坛兵马俑”之称,是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宝洞的玄妙,妙就妙在洞壁上密布的酒苔。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第11集《天生赤水》就此解释说:“大自然恩赐的天然洞穴中包含着无限的玄机,酒分子与空气中的微生物长年作用,形成洞壁上的酒泥(酒苔),这些有着旺盛活力的生命,带来郎酒‘酱’香成份中新的神奇指数”。
这些酒苔日积月累,形成相生相承的独特区域环境,对酒体的醇化、生香起到关键作用。这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酒传统酿制技艺”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
只要抬头看看洞壁的四周以及酒坛子上,就能看到一层厚厚的、毛茸茸的东西,它们就是酒苔(也叫酒菌),。刚开始的时候,员工还以为是灰尘,就定期进行打扫,可是扫了一段时间又长出来了,很奇怪。这些神奇的酒菌在天宝洞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生生不息、优胜劣汰,和储存在洞中的郎酒已形成了完整的生物链。从2003年开始郎酒集团对酱香型郎酒进行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对天、地宝洞中微生物环境的分析,这也是全国白酒业中第一次对酱香型酒的系统分析,值得骄傲的是这项研究已经获得“200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它是郎酒获得“中国名酒”称号后的又一殊荣。对于郎酒人来说,对于饮郎酒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值得骄傲和高兴的事情。
郎酒厂总工杨大金曾作过这样试验:将三坛刚烤出的同等质量的酒,一坛置放于天宝洞,一坛存放于仓库,一坛埋入土中,三年后取出,比较它们的口感和理化指标。藏于天宝洞的酒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贮存方式。尤其是在水分子、酒分子、香味成份三者的缔合程度上,结合紧密,堪称三味一体。杨大金说,我们也不明白,放的都是同批次的酒,放的时间也一样,存放于天宝洞的酒就是要好得多。也许天宝洞那种环境麋集了更多菌类,更有利于酒体本身有害物质的挥发,有益物质的保有和生长。
据此,方可解释郎酒高低度(53度、39度)口感上没有太大区别的奥秘。中国食协白酒专业委员会马勇会长说,喝高度郎酒时像低度,喝低度郎酒时像高度,均酒体丰满,优雅细腻,风格突出。其他酒很难做到这一点。尤其是我们在喝低度郎酒时,酒体的丰满感觉达到了“妙处难与君说”的境界,难怪著名女作家方方、赵玫、蒋子丹题字郎酒说“郎酒比郎好”。事实上,高度酱酒是以茅台的高度酒为国家标准,低度酱酒是以郎酒的低度酒为国家标准的。
排列整齐的土陶坛,这里面的酒坛大小不等,一种是百斤坛,一种是千斤坛,最小的都能容纳300斤,最大的能容纳1000斤郎酒。最小的酒坛历史最悠久,是在当地大山里用泥土烧制的,是历史的见证。如果你仔细观察,每个陶坛上面都有一张小标签,标签上都记载着每坛酒的入库时间、负责人等内容,就好象是它的身份证一样。大家用心寻找,说不定能够找到和自己同年同月开始出生的生日酒呢。
天宝洞的尽头是一堵墙,看似到了洞的尽头,其实并不是。这里只是我们砌上的一堵墙而已,天宝洞里面还有很长很长,迄今为止都没有人知道它的真正长度,为了酒的安全,人工在这里堵上了一堵墙。随着郎酒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往里面开发,具体情况将会是怎样?就欢迎大家下次来看。
天宝洞之于郎酒实在是一种宿命,这中间有太多的巧合与偶然,天宝洞就是为郎酒贮酒、贮好酒而生。或许,天宝洞隐藏着更多的秘密,它带给郎酒的“神奇指数”是又一个有待人们去进一步认识的“斯芬克司之谜”。
(五)做一个让人热爱的企业
迄今为止,已经有110年酿造历史的郎酒,紧踩时代的节拍,目前正在朝2012年完成100亿元的销售目标迈进,所有郎酒人更加看重的是,大家正在共同努力,把郎酒做成一个让人热爱的企业。
郎酒诞生于1898年,从“絮志酒厂”、“惠川糟房”到“集义糟房”的“回沙郎酒”算起,到现在已经有110多年的历史了,百年郎酒百年创造。周恩来总理在1956年到四川视察时,亲自关心郎酒情况,并指示迅速恢复生产。在2002年郎酒成功的改制成为民营企业,现在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革命年代,郎酒一直有“红军酒”的称谓,红军四渡赤水,其中二渡、四度均在二郎滩渡口,当时红军在二郎滩开仓分盐,三天三夜,欢声雷动,场面感人。而老百姓就是用郎酒来劳军,部队用郎酒御寒、擦洗伤口、抖擞精神,鼓舞士气。二郎老街上,彭德怀、杨尚昆、张爱萍等将军住地旧址仍在,上世纪80年代,郎酒厂修建天宝洞牌坊,“天宝洞”三个字正是由张爱萍将军所题写。
1998年抗洪救灾,郎酒捐资1600万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郎酒捐资2130万元;2010年玉树大地震,郎酒捐资2000万元。除了出产好酒,每一个郎酒人,都为我们的企业能够为社会做一点微薄共享,深感自豪和骄傲。
现在,郎酒已经获得了许多人的独爱,如诗人杨同茂就称赞说:“佳酿三千,独爱郎酒;山魂水魄,尽在其中”;著名作家熊召政也直抒胸臆:“我是武大郎,偏爱品郎酒;一饮一百杯,不醉不罢休。”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把红花郎摆在家中,说是为了“让它熨平我的乡愁”。郎酒人知道,我们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争取让更多的饮者爱上郎酒这一口。
郎酒厂所在的二郎镇,正在被规划建设成为堪与法国波尔多地区媲美的世界一流白酒小镇,该建设的首期投资20亿元。国际设计团队目前已经初步完成整体规划,未来几年时间里,五星级酒店、戏剧院、别墅群、市民广场等将会次第建成,届时,一个集品酒、度假、休闲、探险等功能的白酒小镇,欢迎各方好友再次光临,再次领略郎酒的神秘、现代、时尚和郎酒人的热情。
酿造车间
郎酒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生产周期要历时整整一年,其间要经过9次蒸煮,8次加曲,8次堆积糖化,8次入池发酵,7次取酒,3年陈储和盘勾勾兑等多道工序。此外,还有在重阳投粮、端午制曲的讲究。这是千百年来郎酒人顺应春夏秋冬四时的变换,在继承传统白酒酿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摸索创造出来的一套独一无二,能充分体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特殊酿造工艺。归纳起来,郎酒酿造的特点就是“四高两长”,即高温制曲、高温糖化、高温发酵、高温取酒、长期贮存和生产周期比较长。正是因为郎酒奇特的生产工艺,加上百年来传统微生物适应的优化和形成的特殊的微生物种群,造就了郎酒“不上头、不剌喉、不伤胃”的优秀品质,喝了给人留下非常舒适的感觉。而郎酒的传统酿造技艺已经列入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包装中心
2008年4月23日正式投入生产的郎酒集团红滩包装中心、酒库中心,工程历时一年,总投资为4800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年包装量将会达到3.5万吨的包装量,“如果把郎酒比作山沟里飞出的凤凰,那么把凤凰打扮得更漂亮、美丽,使她送出去受到欢迎与喜爱,这里就是她的包装基地”。包装郎酒一般需要13道工序,从洗瓶、灌装、到贴标、进盒、进箱,看起来简单,算不上什么技术。但是工人劳动态度非常认真严肃,每一道工序都要通过质量检验员层层把关才能成品出厂,绝不让一瓶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
致谢
感谢各位来到郎酒作客,郎酒此行,希望您能带走郎酒的热情和对郎酒的兴趣和关注,留下对郎酒的认同和鼓励,郎酒之乡永远向你敞开怀抱,有机会再来天宝洞,祝您像郎酒的广告语一样神采飞扬、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