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若成与李昆:请别老是拿USGA建造标准说事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3月01日09:47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在国内高尔夫行业内,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提法——“按照USGA标准建造的高尔夫球场”,大家好像都已经习惯了中国高尔夫这种“挟洋自重式”的宣传,但如果把这种宣传当作虎皮,借以吓唬人、蒙人甚至借此牟利,那就另当别论了。

  最近,某媒体报导,北京某球场听从了某知名国际体育管理集团的建议,以“全部的建造成本是北京其他同类18洞球场的2-3倍。”的代价,将球场推倒重来,建成了“北京唯一一家完全按照USGA标准来建造的球场。”而且,报道还引用球场常务副总的话说:“球场USGA标准是一本砖头厚的书,里面包含了细微到极致的细节。”报道称:“ 整个球场的建设过程有几十道工序,但任何一道工序都经得起‘剖开来看’,哪怕是最细微的一粒沙,也都是查清‘身世’、严格‘体检’了的。”“为了达到USGA的标准,球场建造上的工作跟选沙无异,都是要精确到最小的元素和单位。而如此繁复的工作,对于人力和财力都有着高要求。”

  所谓的球场USGA标准应该就是美国高尔夫协会的球场建造标准,由于美国的高尔夫发达程度较高,USGA在世界高坛也就拥有较大的话语权,由其制定的球场建造标准,自然也就代表了世界水平了。在看到上述报道之后,我们担心自己孤陋寡闻,笔者之一特意为此咨询了美国高尔夫球协会负责球场建造的总监,答案是——迄今为止,除了USGA 果岭建造推荐施工规范以外,USGA没有发表过其他的球场建造的标准,更谈不上像砖头一样厚的书了。

  其实,我国高尔夫业内关于制定一个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建造标准的事也早有耳闻,这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毕竟行业还年轻,需要指导,更需要学习。但是,我们也一直有一个疑问,以仅仅有二十几年历史的中国高尔夫,是否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有可能制定一个有指导意义的中国标准?由谁来制定?如何整合整个行业的经验?标准如何适应我国国土辽阔、地貌多样、气候迥异的特点?这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USGA 的网站上有很多关于球场不同特征区域建造的文章,但是并没有一个关于高尔夫球场建造的施工标准,大家有兴趣可以到USGA的网站www.usga.org的球场养护栏目去查阅。

  我们知道,按照行业惯例,每个球场在施工前,设计师都会提供一个关于这个球场的球场施工说明或规范(Specification),由于施工规范受到球场建造当地政府颁布的各种行业施工规范、标准的制约、每个设计师的施工要求也不尽一致,说明或者规范也就不尽一致了。就如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球场一样,也就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球场建造标准了。

  USGA果岭建造规范是美国高尔夫协会在几十年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个推荐规范。自从19世纪20年代起,美国高尔夫球协会(USGA)就开始关注果岭建造问题,从40年末到50年代初开始研究果岭的建造规范。1960年9月,第一个关于高尔夫果岭建造的规范问世,由于规范整合了多个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通用性,这个规范在全世界被广泛地采用。在随后的几十年中,USGA继续支持有关果岭建造方法及材料选择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与完善,相继在1973、1989、1993和2004年对其进行了修订。最典型的修订是1989年 USGA 发布的果岭建造规范,规范要求必须有2英寸的粗沙层用以保障沙质根层的水分,如果没有粗沙层,则不能成为USGA果岭。而在1993年Hummel提出了新的修订的USGA果岭规范,明确了根层和砾石层的粒径分布在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可以不用粗沙层。以下就是我们熟悉的两个剖面示意图:

USGA 果岭建造规范示意图USGA 果岭建造规范示意图

  除此,也许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美国除了USGA 果岭建造规范外,还有一个加州果岭建造规范。这个果岭建造规范是70年代中期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研发的,方法是直接在已经造型并填埋碎石的排水管基坑上铺上砂子,果岭的沙子粒径要求和USGA果岭的要求类似(见下表)。加州果岭最大的优点是建造成本低,缺点是养护期间的保水和保肥性较差。

  加州果岭建造规范沙子的粒径分配比例

分级 粒径

(mm)

筛子号码 可接受的比例(%)
小砾石 > 2.00 10 0-10
很粗沙 1.00-2.00 18
粗沙 0.50-1.00 35 82-100
中沙 0.25-0.50 60
细沙 0.10-0.25 140
很细的沙 0.05-0.10 270 0-8
粘粒和粉粒 < 0.05 -

  我们很认同USGA的做法,作为行业的专业机构,当然有责任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和专业意见推荐给行业参考,但没有必要“一刀切”,要求所有地方、所有的球场都按照一个标准去执行。毕竟,高尔夫建造有着太多的特殊性,球场选址更是千差万别,而正是这种独特性构成了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高尔夫球场。

  还有,我们在读一些英文文献时会发现还有另外一种果岭建造方式——Push-up果岭,就是直接使用表土建造的果岭。早期高尔夫球场的果岭就都是Push-up果岭,而且很多著名的老球场也一直保留着原来的Push-up果岭, 比如大家熟知的Bethpage黑球场、Oakmont

  乡村俱乐部等。在我国,曾经举办过“果岭14”的北京加州水郡高尔夫球场的果岭,据我们现场检测,也根本就没有按照USGA的标准建造,但果岭一直很健康,果岭速度可以达到14英尺(区间);而且,据我们所知,北京永定河河滩内的球场,果岭基本都没有按USGA的标准建造。

  最后,关于USGA球场建造标准的事,我们希望这仅仅是理解或者翻译上的错误,而不是一种忽悠。(李昆/吴若成)

  参考文献:

  1、  JamesM. Latham, 1990, USGA Green Section. TheHistory of USGA Greens-Thirty Years of Green Section Greens 。

  2、  USGA Green Section Staff, 2005.  Green Sec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A Method OfPutting Green Construction。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1990.The Sand Putting Gree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09高尔夫与管理专题   若成与李昆专栏

更多关于 吴若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