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尔夫传奇-彼岸双生花 彭婕与马家嵋两姐妹的故事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2月08日10:12  假日休闲报-高尔夫周刊
彭婕与马家嵋彭婕与马家嵋

  彼岸双生花

  16岁的彭婕,19岁的马家嵋,是2010中信银行中国业余高尔夫球巡回赛首站比赛中仅有的两位来自宝岛台湾的球员。彭婕爱动,热情如火,马家嵋爱静,清雅如水,性格上的差异反而让两人的友谊历久弥坚。成为下一个曾雅妮,是姐妹俩共同的梦想

  3月21日,2010中信银行中国业余高尔夫球巡回赛福州站球员签到处。彭婕远远地看到马家嵋走过来,忍不住欢呼一声跑上前去,俩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彭婕和马家嵋认识两年,这是她们第6次见面,次数不多,但很投缘。

  “我经常向学校请假参加比赛,有时一走就是两个星期,再回到学校时,原来的好朋友已经不理我了,她又有了新朋友。而打球认识的小伙伴,因为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也很难成为真正的朋友。”彭婕说,轻轻地咬了咬嘴唇。

  马家嵋的成长经历和彭婕类似,这种郁闷,她也感同身受。因而,俩人格外珍惜这难得的情谊。

  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彭婕和马家嵋都记得非常清楚。那是08年的3月,彭婕和马家嵋分别代表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和达德商工学校出战台湾中等学校业余高尔夫队际锦标赛。

  马家嵋穿着一条颜色鲜艳的小短裙,笔直的大长腿一览无遗。彭婕吐了吐舌头,感慨:真敢穿呀!青少年比赛很少有女选手穿短裙下场,小孩子比较保守,也怕走光。而马家嵋眼中的彭婕,是个年少不知愁的快乐小姑娘,可爱的圆脸,活泼又搞笑。

  去年5月,观澜湖尼克劳斯青少年锦标赛18岁以下组决赛轮,彭婕和马家嵋同在领先组出发。第18洞,马家嵋顺顺利利把球开到球道上,又顺顺利利把球攻上果岭,观众都为她鼓掌。

  彭婕领先马家嵋一杆,但开球打出一个大左曲,小球落在了长草区的斜坡上。这个球位很难打,第二杆彭婕决定直接进攻果岭,小球先落在果岭上,然后又滚到果岭边缘。现场鸦雀无声,彭婕有点闷闷不乐,自言自语:“奇怪,这个球我处理得这么好,怎么没有人鼓掌啊。”

  决定冠军归属的时刻,彭婕一个长推,小球滚入洞中。全场掌声雷动。冠军溜走了,马家嵋没有丝毫不快,走到彭婕面前,真心诚意地说:“现在你高兴了吧?”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俩人的友谊突飞猛进。

  再后来,彭婕和马家嵋只要在赛事中碰到,就会亲亲热热坐在一起聊天,分析球场状况,讲球员八卦……用彭婕的话讲,俩人之间那真是“掏心掏肺”啊!只要和彭婕在一起,连原本枯燥无趣的练球马家嵋都觉得快乐多了,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还能相互指点一番。

  的确,业巡赛期间,除了下场比赛,其余时刻彭婕和马家嵋都粘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练球,一起接受媒体采访,甚至连彭婕每轮打完例行公事般去爸爸那里“挨训”,马家嵋都在一旁陪着。

  ……

  6岁那年,彭婕随做高尔夫服饰生意的爸爸定居深圳,小小年纪就去寄宿学校念书,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父女俩相聚的时间本来就短,而为了生意,爸爸周末还经常得去球场陪客户。怎么办?爸爸迫不得已想出一个办法,带着小彭婕一起去球场,自己打球,就让女儿在旁边做功课好了,看似两全其美。

  爸爸看彭婕读书怪辛苦,就招呼女儿来打球放松一下。于是,彭婕常常背10个英语单词,就去挥几下杆,然后再回去背单词,来来回回,乐此不彼。爸爸,成了彭婕最好的启蒙老师。

  当任何一项爱好变成事业,就会沉重许多。打球的第二年,彭婕不再觉得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放学了,同学约彭婕一起出去玩,爸爸一句“你还要打球”就顶了回去,她自然委屈得不行。

  在爸爸的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个词。时间久了,彭婕倒也学会了苦中作乐。每次练到最后,还有几个球实在不想打时,彭婕就会和爸爸打赌,谁能把小球切到练习场中间的球框里,谁就赢了。如果彭婕赢了,爸爸就会奖励她50元零花钱,输了呢,她就要请爸爸喝一星期的饮料。

  年复一年放学后的苦练,彭婕在青少年选手中脱颖而出,大大小小的比赛拿奖拿到手软。此时,爸爸已从她的启蒙教练变为球童。无论彭婕去哪里比赛,爸爸一定会放下生意,陪同前往。

  爸爸往旁边一站,彭婕就压力倍增。有时,她短推没打好,爸爸发出“啧”的一声,顿时她心烦意乱。去年彭婕参加中国高尔夫球女子业余公开赛,本该轻松推进的一球却失误了,爸爸气得把推杆套扔在地上。

  彭婕忍不住对好友洪建尧抱怨,他却很严肃地说:“只有你自己做好了,爸爸才不会‘啧’。”对呀,我为什么不给爸爸“啧”的机会呢?彭婕幡然醒悟,发誓要让爸爸自动闭嘴。

  ……

  每场比赛交完计分卡,彭婕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爸爸,听他对自己本场比赛的分析。马家嵋坐在旁边看着这对父女,眼睛里写满羡慕,有依靠的感觉多好呀!

  马家嵋开始打球的原因和彭婕一模一样。妈妈做生意需要打球,但又想多陪陪女儿,就让她带着课本去球场写作业。马家嵋偶尔试挥几次杆,却被教练夸奖“有天分”。妈妈来了劲,索性培养女儿走打球这条路。练了2年,15岁的马家嵋开始频繁参加台湾的女子比赛,成绩徘徊在中上游。

  去年,马家嵋要上大学了,她一心报考台湾体育大学高尔夫专业,竞争激烈,录取比例只有1:5。爸爸很不看好马家嵋,觉得她能考上台北体育学院就很不错了。她心里也没谱,但执意要试一试。

  站在Tee台上,马家嵋腿、手都在发抖,这比平时参加比赛紧张多了,如果考不好,就没有好大学上,未来前途渺茫……她不敢再往下想,自己都不知道这18洞是怎么打完的,昏昏沉沉。好在,过去获得的台湾校际锦标赛冠军帮了大忙,靠着加分,马家嵋一举中的。

  半天上课,半天打球,马家嵋的球技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一点点进步。

  ……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大门口有一块电子显示屏,如果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喜讯就会在上面滚动出现。彭婕做梦都想名字出现在显示屏上,成为同学羡慕的对象。

  业巡赛08年南宁站,09年大连站、北京站、杭州站,决赛轮彭婕都是领先组出发,但只有杭州站拿了个季军,别的都和前三无缘,连外人看了都觉得可惜。“我已是冠军组的常客,但不是前三的常客,”彭婕撅着小嘴,“以后我一定要把决赛轮当第一轮来打。”

  这句话做起来并不容易。这一站业巡赛,决赛轮彭婕再次领先组出发,只比前两轮暂列第一的刘钰落后一杆。刘钰决赛轮打得不好,前3洞就有2个柏忌,第14洞+3。彭婕只要打出第一轮的成绩冠军就稳稳到手,没成想,她发挥得比刘钰还失常,一个小鸟没抓到,最后一洞还来了一个+4,别说争冠了,连亚军都没保住,掉到了老三。交计分卡时,面对8字头的成绩,彭婕都快哭出来了。

  到底是小孩子,吃完午饭彭婕又活跃起来,笑嘻嘻地说:“我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今年夏天,彭婕将去美国参加AJGA青少年比赛。未来,她很想去美国或澳洲边上大学边打比赛。为了实现梦想,现在除了学习、打球,彭婕的唯一爱好就是看美剧,喜剧、悬疑片都爱看,不看中文字幕,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就按暂停键,反复听。

  已经是大学生的马家嵋想转成职业选手。她这是第一次参加业巡赛,抱着前三的目标而来,却连晋级决赛都很艰难。

  报名表上,马家嵋填的差点是8,但她首轮只打出了90杆,大失水准,跌跌撞撞进入下一轮。第二轮,马家嵋83杆,幸运地搭上决赛末班车。好在她一轮比一轮打得好,决赛结束,她追赶到第11名。

  紧张,马家嵋这样解释成绩不好的原因。今年接下来的每一站业巡赛她都会参加,台湾体育大学也鼓励学生多参加比赛。未来的路,充满荆棘,马家嵋想得很清楚:“能转成职业选手最好,如果不能,大学毕业后就去当教练,也挺好的。”

  成为下一个曾雅妮,是无数台湾高尔夫青少年选手的梦想。彭婕和马家嵋,只是他们的缩影。

  《假日休闲报-高尔夫周刊》记者/史卉 图/范永恒(永恒造像馆)、赛事提供

授权新浪网高尔夫频道独家转载,其他媒体请勿转载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彭婕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