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陆菲霏 文/Ivan 摄影/江河水
西汉刘安赋曰:维兹屏风,出自幽谷,根深枝茂,号为乔木。近日,高球先生与广州市景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景艺杰先生就岭南文化以及当代生活品质的“根与枝叶”的关系进行了面对面的探讨。
深根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第16届亚运会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清晰,这次洲际盛会将会是广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盛宴,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向全球宣传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最好机会。正如景艺杰不久前去观看的南非世界杯一样,通过体育运动的这种载体作用,将当地的文化与历史向世人推广。而这首先,当地要具有可以推广的内容。
《高球先生》:请问景先生,如果由你来向世界各国的来宾介绍广府文化的话,你会怎样告诉他们?你所理解的广府文化又是什么样的?
景艺杰:近百年来,广州城市规划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一条清晰的城市老中轴线在广州人居环境变迁中始终未变。成为承载这座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而又新兴的城市之根,城市之魂。而广府文化是以市中心为根、为起源的一种文化。
历史上的越秀山,起义路,天字码头,珠江已经成为广州永恒的一条中轴线,行政的中心就是沿着中轴线两边摆布的。商埠、古刹、老街、骑楼、美食、书画、艺、国医、武术、民俗等很多的古迹、景点都是以市中
心为根向往延伸的。这其中的镇海楼,中山纪念堂,著名的外贸商埠十三行,长堤等都具有一定的岭南文化的特征,尤其是粤剧、“潮州暑茶”更是根基深厚。
我认为,认识广府文化的过程就是是一种“寻根”的过程,也是对城市历史的一种眷恋。
《高球先生》:那么景先生又如何去看广州这座城市的文化传承?
景艺杰: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得知禅宗六祖慧能在光孝寺受戒后,吃惊地追问道:“十五年的深藏,风动幡动的哲学辩论,菩提树下的剃度,竟是在广州吗?为何在
历次的广州行中,无人提及?”
身在广州,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广州的历史文化,但是毕竟是肤浅的,零碎的。我们当然都知道孙中山,知道赵佗,陈白沙,康有为,梁启超,冼星海,红线女,高剑父,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在这些人的背后,是一条条源自悠久历史的文化脉络。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广州就是一个内地与海外货物交易的集散地;明清两代,广州不仅富甲一方,岭南学术也领一时风骚,众多的书院见证了广东历史上学林之盛。但广州人的“讷于言而敏于行”,让广州这座城市显得从容淡定,越发内秀。
《高球先生》:我们发现景兴的不少项目都与珠江有着不解的缘分,请问景先生怎样看待广州这座城市与珠江的关系?
景艺杰:广府文化很重要的特征是“水”文化。老子说上善若水,我个人觉得,在广府文化中,无处不体现着“水”这种自然特质。我们不妨打个比喻,如果说,广府文化是在岭南文化的骨干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奇葩,那么“水”就是这两者的摇篮。没有“水”的滋润,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广州。而这一点,在很大关系上又与我们的母亲河“珠江”密切相连。
世界上很多文明古国的发祥都与“水”有关,我们看尼罗河之于埃及,塞纳河之于法国,黄河之于中国。实际上,江河毫无例外被视为人类文化或文明的摇篮。就广府文化而言,我不认为它可以单纯的从珠江这条文化脉系中脱离出来。
广州以前的外贸经济基本在长堤一段完成,也就是十三行附近,这里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粤商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是受蓝色海洋文明的影响,在中国这片黄色土地文明的板块上,岭南文化和粤商文化从来就具有“海派”的根基。根本上而言,广府文化和珠江文化在海洋性这一特质上是共同的,也正因为这层微妙的姻缘关系,广府文化在其载体人口和地域上的优势,使他一直居于岭南文化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更能显示出以“水”为本的广州城市的内涵。
我们的一些项目选择在能够见证和彰显老广州人文历史风情的地域,在产品开发中注入珠江文化、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元素,无论是岭南会、凯旋会,还是即将推出的爱群荟景湾,都是如此。这些都基于我们怀有对具有深厚的底蕴广府文化的一种情愫与敬畏之心。升华“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对根植于一方水土的文化的继承必然会影响到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又要求人们主动地去拓展更多的兴趣,发掘更深的文化内涵。
《高球先生》:景兴地产旗下楼盘所面对的目标消费者群体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城市精英,是城市中最顶尖最杰出的政商文化风云人物,景先生对“贵族”和“贵族生活”又有着怎样的见解呢?
景艺杰:我认为,贵族是一种既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又有闲暇的时间相结合的休闲及消费方式。贵族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政治、道德和意识形态层面,成为高尚生活的坐标。国外的贵族概念,是经过了几代人代代相传的一种生活方式,展现延续皇家名爵的精神追求,而且是基于一定的殷实经济基础和闲暇时间以及纯粹的个人爱好之上的。在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是中国人的工作习惯,生活节奏都尤为紧张,还谈不上贵族式的生活。可以说,中国的贵族生活方式才刚刚起步,毕竟真正认识的人不多,能够享受的人更少,国内更多的贵族生活是跟风的,跟潮流的。比如说国内属于自己的奢侈品还没形成,一说起奢侈品几乎都是进口的,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悲哀!这是因为中国人对品牌意识比较欠缺,缺乏长远的持续性发展观,像以前的熊猫、天坛牌衬衣,现在已经沦为国外品牌的来料加工厂。
国内的物质基础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所以我认为现在的“贵族生活方式”应该改为“爱好”罢了,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选择的爱好而已。
有一个词叫“由富及贵”,我觉得有一定道理。马斯洛理论也是说,人在满足基础的生理需求后,才能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富是基础,贵是追求。这好比有人追求豪宅一样,豪宅其实更多的是“贵”,追求事业的更高成功和家人的关爱。这是超出物质基础的精神向往:孜孜不倦,永不止步。他们对人生、对事业也有更深刻的理解,成功、高度都是外人所言,就像我们新项目爱群荟景湾的口号“传奇何止于此”一样,代表了一群人永不止步、追求卓越的高贵精神。
《高球先生》:高尔夫球是世界上公认的一项贵族运动,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喜欢这项集体育、休闲、商务、社交于一体的高尚运动。景先生也经常打球吧?你又是怎么理解高尔夫这项
运动的呢?
景艺杰:是的,我喜欢这项运动。许多人把高尔夫当成一项交际手段,在我眼里,这只是一项纯粹的运动。社交只是一个附属功能而已,越纯粹的东西才越有社交价值。而作为运动项目本身的高尔夫,它的实际意义却反倒被意识形态的淡化掉了。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公共意识下的误解。再比如品酒、比如收藏,只有一群真正爱好的、懂的人在一起才有趣。
我认为,高尔夫的精神传承,和它作为运动本身的价值与精髓,都体现在一个字上,那就是贵族的“贵”,不可否认,对“贵”的理解,很多人或许都停留在“财富、奢侈”这样的认识上,甚至更为肤浅一点,就是纯粹的“资本炫耀”。
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在中西方文化中找到贵族文化的核心点:尚礼。对“礼文化”的高度重视正是贵族文化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像品尝红酒一样,不是简单的喝几口了事。高尔夫是一项自律的绅士运动,对于规则和礼仪都有着苛刻的要求,比如,平握拳头,手背朝上,用手指的背面方向相碰,再握手。“这是高尔夫问候的最高礼仪”,而这个礼节的实际含义却是“你战胜了我,我恭喜你”。
高尔夫恰恰体现出了这种人格的真实性: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精神上的修养。高尔夫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对手永远是你自己,他人只是激发你超越自己,很能培养人的百折不挠的心态。这也是高尔夫作为贵族运动的精髓所在。
《高球先生》:听说景先生有收藏的个人爱好,你在收藏的过程中又有了怎样的收获和体会?
景艺杰:我涉猎收藏完全基于纯粹的爱好。我周围很多朋友中有些打高尔夫,有些爱品红酒,有些喜欢藏书,有些喜欢玉石。但我认为关键是要纯粹,回归到这群人本身的性情、喜好上来。这也要根据个人的物质基础,喜好来决定。
我以前是喝白酒和洋酒的,但是喝多了、对身体造成了伤害,所以现在基本不喝了,改成了红酒。对于喝红
酒,我还是属于比较会喝、懂喝酒的一个,无论什么酒的品质好坏、品种范畴基本上一喝就已经知道。我喜欢在凯盛酒窖招待朋友,三五知己,对酒、品酒。另外,我更喜欢收藏一些中国的国画。最近也在嘉德拍卖了一些油画和国画。当一个人的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去追寻一种精神文明,就是上面所说的是对文化的一种眷恋,对“根”的一种追寻。当然,这个寻根不是说自己在哪里出身、长大,这只是其中一种,更多的是说人还要追寻一种文化的根。
收藏固然重在贵,古人也常说及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但这里所说的贵,和投资回报完全是两码事,而是上升到“品”和“鉴”两重境界,我们通常所说的“收”与“藏”仅仅是一种过程而已,很多人都能做得到,但是通过对藏物的鉴定、欣赏,从而获得心灵上快感和精神上愉悦,却只有少数人才能有此体会。
高尔夫恰恰体现出了这种人格的真实性: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精神上的修养。高尔夫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对手永远是你自己,他人只是激发你超越自己,很能培养人的百折不挠的心态。这也是高尔夫作为贵族运动的精髓所在。
授权新浪网高尔夫频道独家转载,其他媒体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