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中国高尔夫竞技如何起步

  一直在形象不佳和战绩平庸中徘徊的中国高尔夫,终于迎来了名正言顺提升竞技水平的“美好时光”。

  高尔夫项目进入2016年和2020年奥运会的兴奋还未消退,中国高尔夫发展已经迎来更大的发展利好:高尔夫项目正式进入2013年全运会,并将决出男、女个人两枚金牌。

  全运会首次设置高尔夫奖牌的诱惑,已令诸多省区市的体育主管部门跃跃欲试。耐人寻味的是,日前举办的2010年全国业余高尔夫希望赛首站赛事,居然吸引了一些省区市的体育官员前来物色人选。各地体育部门到高尔夫业余赛事中选材组队,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赛事的确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年轻选手前来参赛,成为高尔夫球人才脱颖而出的宝贵平台;其二,国内高尔夫球人才储备实在有限,年轻选手已经成为各地备战全运会不可忽视的力量。

  让高尔夫项目回归运动本色的口号在国内已经喊了多年,却迟迟未见成效。而高尔夫项目刚刚进入奥运会、全运会系统,其运动本色已然迅速回归。

  如此强烈的反差,难免令人心生疑虑:当各地条件不具备时也盲目组建耗资甚多的高尔夫球队,会不会引发新一轮体育“烧钱”热潮而不能自拔;如果各地组建高尔夫球队只是为了争夺几枚有限的全运会奖牌,这种发展动力又能为中国高尔夫运动提升竞技水平带来多少益处?

  中国高尔夫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因为场地耗资甚巨、占用土地等多种原因,项目发展一直处于颇为尴尬的境地。由此,高尔夫进入奥运会、全运会,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作中国高尔夫项目的发展良机。但高尔夫进入奥运会、全运会系统,仅仅确立了该项目在竞技体育格局中的地位,至于能否拉动场地建设、赢得社会理解都还是未知数。更何况,高尔夫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是市场化、职业化程度非常高的项目,中国高尔夫即便有意尝试其他项目组建专业队、封闭集训、重金聘请外教等发展路径,也要充分结合项目特点才行。

  中国高尔夫的竞技之路到底该如何起步,的确需要相关各方仔细思量。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尔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