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是否会成为高校高尔夫人才的聚集地?深圳“高尔夫之都”的美名是否会借2011大运会契机传播到世界各地?前天,晶报记者专访了前来深圳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高尔夫邀请赛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王钢(右图),他畅谈了高尔夫入奥之后高校高尔夫发展的种种可能。 高校能出高球好手 晶报:目前全国高校高尔夫发展情况如何? 王钢:高尔夫是非常契合高校气质的一项运动,代表着知性、思考和能力。因此,在高校发展高尔夫十分有必要,而且高校一定能培养出高球好手。但从这次全国高校高尔夫邀请赛的情况来看,选手们水平参差不齐,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晶报:这次比赛主办单位是深圳市文体局,是否考虑未来由大体协出面主办全国高校高尔夫比赛? 王钢:随着高球逐步发展,我想未来一定会有由中国大体协组织的全国高校联赛。不过,高球在中国高校的发展不过五六年时间,目前基础还很薄弱,不能操之过急。 晶报:全国高校联赛是否考虑放在深圳? 王钢:应该会放在有影响力、有氛围的城市,深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不要刻意树立偶像 晶报:这次全国高校高尔夫邀请赛是否是2011年代表中国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选拔赛? 王钢:并不是正式选拔,是摸底和考察,因为还有很多顶级高尔夫高手并没有来参加比赛,且根据国际惯例,在国外留学的中国籍学生也有参赛资格,所以下一步大体协将在其他国家做一次摸底,把好的高球学生都集中起来,最终组成中国代表队。 晶报:目前参加2011年大运会的组队情况如何? 王钢:还没有雏形,未来这一年,我们还会通过校际赛事、和国外高校的交流,来选拔队员。 晶报:是否考虑树立一个中国大学生自己的高尔夫偶像? 王钢:目前时机还不成熟,偶像到了该诞生的时候,自然就诞生了,比如某某大学一个学生打美巡赛,成绩特别优异,拿了冠军,自然就成为了偶像,不需要去刻意树立。 应和市场有机结合 晶报:高球刚刚加入了奥运会大家庭,大体协有哪些计划和打算来促进高球在高校的发展? 王钢:高校发展高尔夫的首要原则是自发和自愿,是因为高校和高球有契合点,并不是为了金牌、成绩刻意为之。当高球逐渐蓬勃发展起来,大体协要做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引导扶持,二是师资培训。具体来说,大体协会把高校高球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全部靠政府拨款的路子肯定是走不长的,然后引导球会或国外高尔夫学院,对高校的高球教师多做培训。虽然我不打高尔夫,但有一点我坚信不疑,未来中国的高尔夫之星中,肯定有从高校打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