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漫话国际体坛:高尔夫从昙花一现到强势回归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8:57  人民网

  北京时间10月9日,国际奥委会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121次全会上宣布,高尔夫球与7人制橄榄球成为2016年和2020年两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国际奥委会最终选择了两个能给奥运会带来更多附加值的项目。”取得连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这样为新增的两个项目定位。两个都曾在奥运会上昙花一现的项目如今强势回归,势必会对世界和中国体坛带来深远影响。

  入选理由

  “吸引力”与“吸金力”缺一不可

  尽管过程一波三折,但高尔夫球重返奥运大家庭仍属实至名归。全球8000万人的参与人数与成熟的商业化运作让国际奥委会无法忽视。此外,高尔夫球在全球75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开展,球场已经超过3万,几乎任何一个申办城市都无需再投资兴建新的高尔夫场馆。

  高尔夫球的回归也与前期宣传中力争摆脱“精英”、“贵族”标签和提倡大众普及不无关系。“老虎”伍兹、尼克劳斯、米克尔森、埃尔斯、索伦斯坦、奥查娅等一批巨星均出现在支持高尔夫球进入奥运会的宣传短片中,这为高尔夫球赢得了不少人气,也让国际奥委会不用担心最好的职业选手不会出现在奥运赛场。

  重回奥运大家庭后,高尔夫运动将对年轻人产生更大吸引力,也将有利于高尔夫国际组织的团结。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小宁说:“高尔夫运动一直缺少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这是它与其他奥运项目不同的地方。在开展最为普及的美国,就有七八个高尔夫组织。我相信今后高尔夫运动将拥有统一的组织、意志和声音。”

  在8月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议上,7人制橄榄球是先于高尔夫球获得在哥本哈根投票资格的项目。在最终的投票中,橄榄球获得了81张赞成票,远高于高尔夫球获得的63张。从中不难看出,这项并不为国人熟知的项目,在国际上却有着“疯狂”的支持者。

  橄榄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都获得了广泛开展,有118个国家和地区切实参与这项运动,影响力可想而知。此外,橄榄球的商业价值巨大,世界橄榄球联合会的赞助商也十分稳定。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后,快速、激烈、充满激情的橄榄球运动必定能为奥运会创造新的价值。

  中国现状

  抓人才和抓普及双管齐下

  在高尔夫球和橄榄球回归奥运大家庭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很快就举行了新闻通气会,中心主任张小宁在介绍这两个项目在国内开展的情况时不禁感叹:“中国高尔夫球和橄榄球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在韩国,高尔夫球职业选手在6000人以上。但在中国,职业选手只有100人,其中女子选手只有20人,在17岁—23岁年龄段几乎就没有人。全国专业的橄榄球运动员也只有100多人,而且这些运动员的水平不高,和国际高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张小宁介绍说,“高尔夫球国家队虽然已经成立两年,橄榄球也成立了国家集训队,但队伍仍是‘黑户口’,经费还是中心自己拿。”

  不过,中国高尔夫球与橄榄球对于奥运会的“突然造访”也并非全无准备,最近两三年,小球中心的“明日之星”计划已经完成了对600多名青少年的培养,培养了1000多名裁判和1700多名初级教练员,全国业余高尔夫球希望赛等比赛也方兴未艾……这一系列“植根计划”正在推动中国高尔夫运动回归本质。橄榄球则依托高校力量,目前的20多支队伍虽然全是业余性质,但是中国在这个项目上仍处于亚洲领先地位,女队不久前在泰国夺得了亚洲锦标赛冠军,男队在多哈亚运会上获得第三名。

  张小宁坦承,小球中心目前还没敢想这两个项目在2016年奥运会上能争金夺银,对于中国的高尔夫球选手来说,能争取参赛,任务就很艰巨。他表示,6年多的时间不是很长,必须战略先行,以年轻选手为重点,以女子为突破口,带动男子水平提升的方式或许比较有效。

  张小宁表示,高尔夫球和7人制橄榄球进入奥运会后,小球中心已经在积极向国家体育总局各部门汇报情况,申请新的政策,希望得到政府、总局和全社会的支持。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是人才、资金和政策。他认为,要解决以上三大困难需要坚持举国体制,借助市场力量,探索出一条改革创新的路子。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决议,高尔夫球项目将让男、女各60名选手参加奥运会,其中世界前15名的球员将自动取得资格。7人制橄榄球则希望有男、女各12支队伍参赛。“6年时间对于一个项目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很长。虽然还不知道具体的名额如何分配,但在2016年奥运会上,我希望能有我们的运动员走上奥运赛场。”张小宁说。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高尔夫重返奥运会专题 |2009中国高尔夫报道专题 

更多关于 高尔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