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邰安德(LuisA.Tapia)(美国)
海上追梦人(之二):
海上追梦人(之二):
高尔夫球手周训书
中国首批高尔夫球手生活极其节俭
2005年,中国有了第一个职业高尔夫巡回赛。由于仍处在发展初期,职业高尔夫球手都来自不同的背景,其中很多人直到参赛前不久还从事着其他职业。
我记录下的,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周训书,以及中国高尔夫的起步过程。
周训书第一次听说高尔夫,是在1996年,那年他应聘去了一家高尔夫球场做保安。球场规定,保安不能进场打球。但有一天,禁不住好奇,周训书溜进球场试了一杆,没想到一下子就打了3米多。他于是在心里悄悄做了一个决定:要做一个高尔夫教练,这样他就可以摆脱保安每月200美元工资的生活。
协商之后,球场允许他在所有人下班之后使用场地练习。球场5点下班,但南方的秋冬季节6点就天黑,黑到没办法练球,而且自己打出去的球要自己捡回来,丢掉一个球还罚两块钱,最后是打球的时间少,捡球的时间多。每晚回家后,周还背着球包去公寓楼顶练习。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两年。
做教练的时候,周训书就很想参加职业比赛,但2005年以前,整个中国都没有职业高尔夫巡回赛。2006年,周训书的经历引起了常驻上海的美国作家丹·沃什本(DanWashburn)的注意。经过周的同意,沃什本和助手在2 007年全程跟踪采访了他的巡回赛之旅。
沃什本发现的第一个细节是,像周训书这样的中国首批高尔夫球手生活极其节俭。他们不会住在大赛指定的宾馆里— —因为太贵,而是会在附近找一家便宜的旅馆,差不多每晚12美元的那种,而且还是两人合住分账。
“也不能说这样的旅馆是跳蚤窝,但至少不是你在大赛前愿意住的那一种。外面常常有噪音,热水器时时不灵,有时候蚊子很多。但我觉得可能影响比赛的因素在周看来却似乎不是——对他来说,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沃什本说。
上海锦标赛前的那个晚上,周在旅馆休息。先是像每天一样跟妻子通电话,然后看了会儿电视,打打蚊子,最后握着遥控器睡着了。
第二天上午,他8点钟就起床。准备出发去球场的时候,你可以从他的动作里读出一种专注。然后他们一起去一家小店吃早餐。周坚持付了账。返回旅馆后到出发去场地前的一两个小时,他安静地独处。
上海锦标赛赛场位于松江区,离市中心约1小时车程。球场在一个工业开发区里,还在扩建当中,放眼望去,还能看到外面不断掘起的新土方。尽管球场内一片安宁,草坪修剪精致,但人们还是禁不住会注意到一墙之外的世界:那里是工厂、农田和在挖的水渠。基本上,高尔夫球场是这个发展中国家里的一块奢侈绿洲。
沃什本说:“高尔夫是一项贵族运动,而中国这个‘贵族’体现得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明显。打球费用很高,很少人负担得起——中国现在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贫富差距。高尔夫还跟中国目前的其他一些重大问题连在一起,比如环境。你看,灌溉球场草地可能导致附近水供应紧张,保持草坪碧绿需要施加化学药剂,而中国大部分高尔夫球场都是建在农田之中的。”
对周来说,这是他跟中国大陆最好的高尔夫球手过招的机会,而且如果打得足够好,还可以挣一笔钱。比赛前,他按自己的习惯在球上画了一个笑脸。“我什么也不想,就是一杆一杆去打,打什么样就什么样。”他说。
那天傍晚,夕阳在球场投下了长长的影子,一如周沮丧的心情。一天的比赛下来,他只排在第74名。晚上,他找了一家小饭馆匆匆吃了晚饭,还喝了几杯啤酒。
上海的比赛全部结束后,周排在第51名。宣布结果的时候,周坐在球场俱乐部的餐厅里,看着某个人拿走了奖杯和高额奖金。他自己得到的只有700多美元,还抵不过开销。
周说,没结婚前,他就是希望找一个好老婆;找到老婆后,希望可以买个房子;房子买完了,就想要一个完整的家庭,就计划了一个宝宝。“而一旦有了孩子,突然之间压力就大了,因为我现在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