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亚洲公开赛一杆进洞之谜 宝马轿车至今悬未决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09:40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2005年BMW亚洲公开赛第三轮,意大利选手康斯坦丁·罗卡(Costantino Rocca)在235码第三洞三杆洞用3号木开球,球离开杆面之后,向果岭飞去,没想到小球直接进入洞中。这是BMW亚洲公开赛出现的第二个一杆进洞,之前的第一轮比赛澳大利亚球员皮特·奥马里(Peter O’Malley)在182码第八洞也打出一杆进洞。

  根据美国《高尔夫文摘》杂志的统计,一般人打出一杆进洞的概率为一万二千分之一,低差点球员的概率为五千分之一,而美巡赛上征战的那些职业球员的概率为三千分之一。欧巡赛与美巡赛的水平相当,也就是说欧巡赛球员的概率也应该在三千分之一附近。

  然而奇怪的是,除了2005年BMW亚洲公开赛出现两个一杆进洞以外,六届赛事以来再也没有出现过一杆进洞。即便打出了一杆进洞的两位选手康斯坦丁·罗卡和皮特·奥马里,或许觉得自己的运气还是差了一点,因为他们的一杆进洞并不是在第17洞打出的。那一年赛事主办方在该洞设置的大奖为BMW 3系豪华轿车。

  如果他们俩迟一年在以上各洞打出一杆进洞也是有一份厚礼的。2006年,汤臣浦东高尔夫球场的四个三杆洞全部设置了一杆进洞大奖。除了第17洞仍设置宝马车(BMW M6)大奖外,另外三个洞(第三洞、第八洞和第12洞)的奖品为1公斤重的金条。

  2007年,汤臣调整了球洞顺序,第17洞在调整之后改为了第14洞。不过BMW亚洲公开赛的传统未变,当年该洞的一杆进洞大奖是BMW X5高性能运动型多功能车。至于另外三个三杆洞的一杆进洞大奖与2006年一样,也是1公斤重的金条。

  只可惜,以上奖品两年来没有一个人得到。难道大家都得了“恐奖症”?这不能不说是BMW亚洲公开赛的又一桩悬案,又一个不解之谜。

  或许有些人觉得216码的第14洞是四个三杆洞最难的一个,所以BMW选择在该洞设置一杆进洞。其实并不尽然。从多年的数据统计来看,第三洞与第14洞的难度相当,2006年,第三洞的难度排名第三(平均杆数3.27杆),而第14洞的难度排名第六(平均杆数3.20杆)。去年,第14洞的难度排名第三(平均杆数3.23杆),第三洞的难度排名第四(平均杆数3.20杆)。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第12洞的难度超越了以上两个三杆洞,成为全场最难的一洞(平均杆数3.33杆)。

  虽然第14洞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杆进洞,这一洞却是汤臣最为有名的一洞。2004年第三轮,“大白鲨”格雷格·诺曼正是在这一洞开球下水之后,误把正面水障碍理解为侧面水障碍,抛球出错,随后又没有及时纠正,交错记分卡,结果被取消了当年的参赛资格。有外国记者把这一洞戏称为“捕鲨洞”,而中国记者改的标题是“大鲨鱼翻船”。

  2008年BMW亚洲公开赛,第14洞依旧设置着宝马车一杆进洞大奖,赛事期间第一个在该洞打出一杆进洞的职业选手将获得BMW X6高性能运动型多功能车一部。今年是否有选手可以打破魔咒,最终在该洞开走宝马车呢?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小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参加花式篮球选拔赛,赢showtime签名限量版篮球服
有奖招募:李宁08之旅衡阳、渭南站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