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尔夫经历二十四年发展 职业教练寻求新趋势(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03日17:33  《羊城晚报-高尔夫周刊》

  同样的,当年在北京亚运会上获得团体第四名的林燕媚和黄丽霞,同样没有在专业运动队挂过号。“可以说,球会就是我们唯一的依靠。”林燕媚感概地说。在三位教练眼里,正是球会当年把她们从中学生一步步培养为今天的职业教练。“没有球会,就没有我们。”黄丽瑜补充说。随着高尔夫在内地的推广,球会数量大为增加,对教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事实上,她们也曾收到过其他球会的高薪聘请。但在三位教练眼里,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衡量过球会的背景、实力和管理水平,还有对温泉球会的感情后,她们都选择了留下。“要走的话,可能一早就走了,怎么会在这里呆二十多年?”话不多的黄丽瑜一语中的。

  水涨船高

  好教练难找的问题,表面上看是教练的问题;可说到底,还是得老调重弹地回到大环境上来。业余教练有着种种的不足,但并不表示他们的存在是个错误。有统计显示,在国内过百万的高尔夫人口中,只有20 %左右的球友下场打过球。余下的80 % ,只是在练习场上享受挥杆的乐趣。初学者占大头的现状,决定了业余教练存在的必要性。一般球打得不错的人,在挥杆和发力等技术上都有适合自己的理解。用来指导入门者,这样的能力已经足够。这些业余教练的存在,其实对高尔夫运动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不小的作用。

  至于职业球员教球,则是为生存的无奈之举。由于高昂的参赛费用和有限的奖金收入,不少球员都被迫走上执教岗位。

  他们教学水平的高低,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他们本不需要也不应该教学。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归咎于球员本身教学水平的不足,因为他们接受训练的时候,好的教练更少。而且国内不少职业球员都出身球童,本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令他们在理解和表达上有所不足。

  然而,在国内职业教练数量有限的时候,业余教练、职业球手的执教,都变得可以理解。中高协副秘书长李勇就曾表示,中国的职业教练在质和量上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单纯靠考试选拔职业教练的做法,也限制了教练的数量增长速度。在今后的日子里,分级培养考核认证,有望成为中国职业教练发展的趋势。对初级教练的培养和认证,可予以适当地降低门槛,以尽快扩大数量。只有基数达到一定规模,高尔夫教练的整体水平才有可能实现提高。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