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浪首页 > 高尔夫频道 > 中国报道 > 中国高尔夫报道 > 正文
高尔夫大众化已成主流趋势 谭受清:至少还要30年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16:58 新浪体育
高尔夫大众化已成主流趋势谭受清:至少还要30年



  新浪体育讯 不见其人,很难想象:一位70岁的学者,对于发展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殷殷之盼。

  12月22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馆三楼高尔夫系办公室。系主任谭受清教授应邀接受记者的专访。对于将尽的2006,这位在激情中迎来晚年事业巅峰期的老人激情澎湃。

  “今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谈到精彩和激动处,谭受清不停地挥手,炯炯有神的目光逼视记者。从高尔夫大众化与精英化、高尔夫国家队正式成立,到国家禁止高尔夫球场用地项目;从国际视野到中国现状……谭受清跌宕起伏的声音充满激情。

  关于精英化:被社会误读

  “将培养

高尔夫人才等同于精英教育,是社会的误读,也是发言者的无知。”
谭受清认为,精英要在大众的基础上提高,大众化是为了出精英。

  2006的焦点话题自然绕不过“高尔夫进高校引发的争论”。

  从厦大、北大、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陆续将高尔夫列为公共课程,到厦大校长朱崇实的言论引起“公愤”,谭受清认为 “既怪又不怪”。

  “怪就怪在开放这么多年了,公众的视野还很窄。不怪是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大众,高尔夫是还是贵族运动,是高而富的运动,一时从观念上接受不了。”

  说到怪,谭受清摊着双手问记者:“4年前,涉外学院开设高尔夫系时,也未引起过这么轰动的社会争论。4年过后,厦大这一举动却动了大众的神经。”

  鲜为外界熟知的事实是,在深圳大学于1996年开设高尔夫课程之后,地处内陆的湖南涉外学院于2002年以民办高校的身份开始“吃螃蟹”。

  “这并不是炒作,更扯不上腐败教育,对于教育者而言,我们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教育事业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我相信厦大也心怀这一理念。”在谭受清看来,精英必须具备高素质,这种高素质包括品德素质高、技能素质高、文化素养高,而高尔夫运动能很好地在这几方面体现一个现代人才的高素质,同时也能帮助中国人才早日与国际接轨。

  至于朱崇实所言“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之深刻含义,谭受清以一个形象的类比给出了答案:比如任何体育项目,只有参与大众化了,其整体竞技水平才可能提高,才会出精英,然后,在精英的指导下更好地普及、大众化。

  “任何人都相信,三年或四年的教育就能培养出一个精英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真正成长为社会精英,还是要靠职业生涯的历练。也就是说,精英要在大众的基础上提高,大众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培养精英,说到底,大众化是为了出精英。”

  关于大众化:至少还要30年

  “有时间我还要给朱校长写封信,我相信,未来当多数中国百姓都打得起高尔夫时,我们会感谢他,他是功臣。” 对于朱崇实饱受非议,谭受清很激动。

  如果说精英化是必需,那么,大众化应该是必然。

  近年来,高尔夫大众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从佰嘉通抛出99元可打高尔夫的市场诱饵,到鹰皇高尔夫以“推动中国高尔夫的大众化”为己任,再到越来越多的球场抛弃会员制,一个显明的信号是:高尔夫的大众化已成主流趋势。

  “我可以预测,这一‘趋势’将持续30年,也就是说,高尔夫大众化在中国从‘主流趋势’到变成‘主流’至少还有30年的路要走。”谭受清认为,按照国际惯例,社会大众从观念上对一种普遍舆论的消化吸收时间一般在30年左右。此外,目前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球场总量居世界第七,但事实上,近200万中国人才有一个高尔夫球场。如果按美国每10人就有一人打高尔夫、日本每12中有一人打高尔夫的比例来衡量中国高尔夫的普及与大众化,也就是说中国要达到1亿高尔夫消费者,30年算是极速。

  “更何况现在高尔夫在中国不但舆论环境不好,政策环境也不够理想。”

  谭受清认为,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环境也是高尔夫在中国发展较慢的重要原因:政府基本不投入,在一些发达国家随处可见的公众球场就不可能出现;要征收相关税费,球场必然提价;限制高尔夫球场用地项目,使得高尔夫球场成稀缺资源。

  “我们的高尔夫球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国家不应该针对高尔夫球场用地出台限制性政策,而应是指导性政策。只有这样,才利于高尔夫的大众化。”

  谈定位:娱乐还是竞技

  “2006年对于中国高尔夫,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娱乐体育向竞技体育的思路转型,将使中国高尔夫的春天提前到来。”

  谭受清所指日“划时代意义”,除了高尔夫教育引发普遍关注和广泛争论,有益于中国高尔夫的发展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件,那就是高尔夫国家队的正式成立。

  “过去,我们一直将高尔夫定位为娱乐体育,现在看来这个方向不符合主流和趋势。多数体育项目都是通过竞技不断发展进步的,高尔夫运动也必须向竞技体育发展。”

  虽然进入中国已22年,但国人的排斥与政策的谨慎,使得高尔夫一路跌跌撞撞。没有国家队,没有全国性联赛,没有主流的、有利的引导,更没有国际水平的商业运作,竞技水平与邻近的韩日两国相比也是天壤之别,从达官显贵到市井小民,多数人将其视为奢华的贵族专利运动。这与体育强国的姿态明显格格不入。

  在谭受清看来,只有竞技水平提高了,高尔夫运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国家队的成立,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正式将高尔夫列入竞技体育的范畴。也只有提到这个层面和阶段,中国高尔夫运动才有可能快速发展,高尔夫作为新经济才可能突现重要作用,高尔夫的经典文化才有可能深入人心,并惠及社会的发展进步。”谭受清语重心长地说。

  人物档案

  谭受清,衡山店门人,硕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原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现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高尔夫系主任、校高尔夫队总教练。同时任中国田径理论研究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体育总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采访后记

  用70年的激情幸福

  写书立著,教书育人,掌盘中国民办高校第一个高尔夫系,频繁参与专业学术研讨及重大的高尔夫行业活动。当记者以70年代人的视角仰望这位70岁老人时,他灿烂地笑了:我很满足!

  与涉外学院高尔夫系办公室一墙之隔的是一个室内蓝球馆,从球馆里传出的迪斯高音乐,以及刺耳的尖叫声,穿透隔墙,冲撞着谭老抑扬顿挫的话语,但他仿佛全然不觉。

  岁月原本是没有印记的,在古稀的年份上,他风风火火地干着胜似年轻人的事业。2002年,这位退休教授以66岁的高龄在“三无”(无场地、无教材、无师资力量)背景下,开始了他事业的“第二春”,从159名学生开始,丈量中国第一代民办高校高尔夫球专业科班生的前途。

  好在他有足够的理由欣慰和满足:高尔夫系的学生就业率在全校数一数二。

  “我的事太多,我要做的事更多。”戴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鸭舌帽,提着公文袋,步伐矫健,谭老一脸幸福和成就。(文/1872勤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3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