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方体育:高尔夫球运动起源于中国

http://sports.sina.com.cn  2002年11月04日19:56  南方体育

  寒江独钓,松溪泛舟。在盛唐时期的白领们眼里,这与其说是一种运动,倒更不如说是他们生活中体现个人品位的点缀,就如保龄、高尔夫对今天的富豪们的作用一样。休闲体育,无论对古人还是对现代人,都是饱暖之后,为了节省牙签消化积食而诞生的产物。至于围棋,是否也该归入运动?至少对盛唐仕女来说,一盘激烈的对弈,也足以令她们香汗淋漓。

  中日对抗始于盛唐

  在唐宣宗的时候,唐代的国手就和日本的国手进行过一场比赛,这应该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围棋争霸战。

  围棋

  金庸《笑傲江湖》当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黑白子忙问:“记得哪些名局?”向问天道:“比如王质在烂柯山遇仙所见的棋局,刘仲甫在骊山遇仙对弈的棋局,王积薪遇狐仙婆媳的对局……”就算你不懂围棋,总对令狐冲在梅庄有印象吧?这段话当中的三个对局,第一局是晋代的,第二局是宋代的,最后一局,说的就是唐代围棋名手王积薪。唐代的围棋也恰好在承前启后的时期,在中国围棋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唐代的翰林院中,设有“翰林待诏”的职位,李白就曾经是其中一员。这类待诏,主要就是侍奉皇帝公卿的业余爱好,围棋也在这一类当中,因此就有个“棋待诏”。唐史上出名的王叔文,虽然是读书人,却是因为围棋下得好,做了棋待诏,才得以进入仕途。

  棋待诏往往都是国手,在唐宣宗的时候,唐代的国手就和日本的国手进行过一场比赛,这应该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围棋争霸战。中方出战的是棋待诏顾师言,日方则是日本王子。在第三十三手上,顾师言下了一手“镇神头”,解去了日本王子两征的势头,迫使对手认输。这位日本王子很想知道自己的对手到底是什么人物,就问负责接待外宾的鸿胪寺官员道:“这位待诏是贵国棋手中排名第几位的?”鸿胪寺官员存心哄他一下,就回答说:“第三。”日本王子迫不及待地想见第一第二的棋手,鸿胪寺官员便说:“我们国家的规矩是,能赢了第三,才可以见到第二,赢了第二,才能见第一。”这位王子只得叹气说道:“我现在才相信小国的第一只能比得上大国的第三啊。”这场对局,《旧唐书·宣宗本纪》上也有记载。

  唐代围棋不仅在文人学士中盛行,民间也有高手。据《云仙杂记》记载,王积薪每次出游,都会带上棋具,与路上遇到的民间棋手对弈。

  在唐代,围棋棋艺和弈理都发展到新的阶段。所用棋枰已达纵横各19道。通用术语已达30余字,如“立、行、飞、尖、粘、干、绰、约”等,各字之下,并有注语。当时著名文士皮日休也涉足棋坛,写过《原奕》来谈论围棋的起源,徐弦则写了《围棋义例》,上文提到的这堆术语,就是他定的。王积薪刚出道时,曾与国手冯汪在府中金谷园对阵,连下九局,王积薪先以二比四负于对方,但接着又连胜三局,以五比四取得最后胜利。这九局棋下得非常激烈,惊险迭起,唐代诗人韩屋以“眼病休看九局棋”的诗句加以形容。后来王积薪将这九局棋加以评注,成棋史上有名的《金谷园九局图》,流传于世。王积薪还撰写了不少棋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围棋《十诀》。这《十诀》词精意深而又通俗易懂,概括了围棋的基本原理,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除《十诀》和《金谷九局图》外,王积薪还著有《棋诀》三

  卷、《凤池图》一卷。唐代围棋不仅在文人学士中盛行,民间也有高手。据《云仙杂记》记载,王积薪每次出游,都会带上棋具,与路上遇到的民间棋手对弈。此外,唐代女子也经常下棋,张籍《美人宫棋》:“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还出土过唐代妇女奕棋绢画。甚至在佛门之中,围棋也很盛行。唐代有个和尚叫一行公的,本来不懂下棋,有一次在别人家里看王积薪下了一局棋,就成了高手。张乔《味棋子赠弈僧》说:“黑白谁能入天元,千回生死体方圆。空门说得恒沙,应笑终年为一片。”和尚念经之外,就是下棋,日子过得还是很舒服的。

  至于向问天说的王积薪遇狐仙婆媳的对局,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天宝十五年,王积薪跟着唐玄宗逃难到四川,途中夜宿山中一户人家,灭烛后听见这家主妇与儿媳口述对奕。一个说:“我在某部某路下一子”。另一个说:“那我在某部某路下一子。”两人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总共下了三十六着棋。忽听老妇人说:“你输了。我胜了九路。”婆媳两人只是凭空想象,就下了一局棋。王积薪默记棋局,第二天早上复盘,自愧弗如,于是向她们求教,学到“攻、守、杀、奇、救、应、防、拒之法”,从此棋艺大进。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围棋在当时的普及程度,而且已经有“盲棋”产生。

  除了日本,中韩棋界在当时也有交流。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新罗(今朝鲜)国王逝世,唐朝派了人去拜祭。唐玄宗听说新罗国人爱好围棋,特意派了当时的围棋高手杨季鹰同去。懿宗朝时,新罗人朴球由于棋艺精湛,也被选为棋待诏,他与唐代的很多人交情都很好。据说朴球曾与王积薪交手,以二子告负,水平是非常高的,不过比起李昌镐,可能还是差一些。网上有篇文章叫《决战当湖之滨》,对此有过考证,在此从略。

  高尔夫起源中国

  曲棍球

  当时的宫廷之中还有一种搬到了地上的马球,叫作“步打球”。“步打球”又分化为两种,一种类似于马球,参加者也是手持曲棍,击打小球,入门为胜,发展成今天的草地曲棍球。还有一种是击球入洞,一般分队或单人对抗比赛,场地不拘。比赛时在规定的距离内(一般是五六十步),在三棒之内将球击入各自选择的球洞,算得一筹。大会赛20筹、中会赛15筹、小会赛10筹为满。这种运动到了宋代就发展成“捶丸”,与今天的高尔夫球已经非常相似。而欧洲的高尔夫球运动大概是在1457年起源于苏格兰,比唐代的步打球要晚了六七百年。

  当时玩“步打球”的往往是宫女,“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也就是作为一种表演,有的时候干脆是作为一种舞蹈,伴着专门的“打球乐”,由舞者穿着四色舞衣,系着窄襦银带,手握着球杖起舞。

  独钓寒江雪

  钓鱼

  唐代人有不少休闲体育活动,比如钓鱼和射箭。

  李白、杜甫都是钓鱼爱好者。李白在《行路难》中还写“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孩子做钓钩,应该是杜甫的影响。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可见当时的人对钓鱼的热衷。

  而射箭除了军队训练之外,宫廷与民间也广泛流传。唐肃宗至德元年(750)秋天,杜甫去投奔刚刚即位的唐肃宗,第二年春天,他沿着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哀江头》,其中有“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中双飞翼”的诗句,描写的正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时,宫中的女官表演射箭的情形。《开元天宝遗事》也有记载,长安城里流行射箭,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将粉团、角黍放在盘子里,用小弓小箭去射,射中的就可以拿去吃掉。

  拔拒抵长河

  拔河

  拔河自古以来就有,唐以前叫“牵钩”,又叫“拔桓”,是用长四五十丈的大麻绳,两头分别系几百条小绳索,参赛者每队数百人,各立于大麻绳两端,将小绳索缚在胸前,互相对拉,大麻绳当中树立一面大旗,两旁围观者可以为两队加油呐喊。

  拔河在唐代不但是体育锻炼,也有祭祀和军事训练的双重意义。唐玄宗曾说拔河“俗传此戏必致丰年”,并为拔河赋诗:“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可见当时人认为这项活动与农业收成相关联,不仅可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也可表达人们的愿望,因此在隋唐民间十分盛行。唐玄宗时,为了祈祷丰收,更为了“耀武于外”,曾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拔河比赛。其参加者千余人,呼声动天,观看者莫不惊骇。当时的进士薛胜为此写下了著名的《拔河赋》,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这次盛大的拔河活动。拔河此时已经成了国力强盛的象征,有“番客”看了比赛后说“君雄若此,臣国其亡!”体育与政治的关联,也是古已有之,这便是一个例子。

  《封氏闻见记》曾说拔河是“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其实唐代已经突破了前代只在正月十五举行宫廷拔河赛的惯例,在清明、寒食、中秋等节日都举行拔河比赛,连宰相、驸马、将军都上场。唐中宗时,生于贞观元年的老臣唐璟休已经83岁了,还参加宫廷拔河赛,可见当时人对拔河的热衷。

  

分享到:

更多关于 高尔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