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不再是生活的全部--走进谢军夫妇内心世界(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08:22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本报记者 陈晨曦 本期嘉宾 谢军
吴少彬 如今的谢军是北京棋院院长、北京爱国者国际象棋队领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还是两岁女儿的母亲。如今的吴少彬已经取得了新加坡国籍,在新加坡担任教练。对于曾经几乎占据生命全部的国际象棋,两人的回答毫无二致:“那已经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了。” 关于下棋——— 谢军:“我希望作为棋手的身份淡一点儿” 吴少彬:“我大量的时间是在教别人下棋” 谢军在生活中扮演着太多的角色,平时摸棋对她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这种状态下,继续做一名棋手让她有一种完成使命般的艰辛。 “我希望能顺其自然,‘良性退役’。”谢军说,“在家庭、工作和棋台间转换,我透支平衡着这些关系。我感到兼顾已经越来越吃力。”那个曾经在世锦赛上4次封后的棋手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谢军认为,如果继续做棋手,就不应该扮演其他的角色,“只有100%的投入才对得起这份职业,所以我才会有2001年的那次离开。集体需要我,回来是我最基本的责任,但我希望自己棋手的身份淡一点儿”。 吴少彬非常了解妻子的苦衷:“下棋非常累,要保证世界顶尖水平,必须付出很大的精力,而且要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我们毕竟已经有孩子了,谢军也没有精力保持以前的状态,我希望她换一种生活方式,逐渐淡出世界性的比赛,专心学业。”他对谢军的选择表示“支持”,“她不可能一辈子都在下棋,而且始终保持顶峰状态确实比较难”。 与谢军相比,9年前到新加坡执教的吴少彬几乎已经完全脱离了棋手的身份,“我大量的时间是在教别人,虽然偶尔也训练,但与专业棋手相比,这种训练显然是不够的。参加全国国象联赛前,我主要是凭借自己的功底,做一些开局方面的准备。” 关于工作——— 谢军:“敬业是我的第一条标准” 吴少彬:“我在哪里发展肯定会有个决定” 谢军的理想是当一个“能够做很多工作的棋类工作者”。她说:“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敬业是我的第一条标准。” 院长和领队头衔带给谢军的不只是荣耀,还有每天繁重的工作。“尽管每天有一大摊事,但我感觉很充实,这也是对我综合能力的锻炼。而且以我的身份,做项目推广的效果可能更好。” 眼见妻子每天奔波劳碌,吴少彬也在考虑自己的未来,他说:“现在我在新加坡待两个月回来一个月,这种状况暂时可以,但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今后在哪边发展总要有个决定。” 或许是新加坡良好的国象氛围已经让吴少彬感到可以满意而归,“我是1996年第一批到新加坡执教的外籍教练,现在那里氛围已经非常好了,尤其是学校棋会发展很快,整体水平在东南亚可以排在第四名左右。专业教练至少有40名,有数百名棋手经常参加新加坡国内的各项比赛。” 这次吴少彬在妻子麾下效力,耽搁了新加坡的教练工作,放弃了不菲的收入。谢军说:“我丈夫原来在回国的一个月里什么也不做,天天陪着我。而现在,他虽然回来了却忙得够呛,还打乱了原来的生活节奏,所以并没什么太值得高兴的。”国象联赛下一站福建霞浦的比赛,吴少彬承诺:“我还会再回来。” 关于生活——— 谢军:“喜欢在学校的感觉” 吴少彬:“好好陪陪女儿” 无论对谢军还是吴少彬来说,只要一提到他们两岁半的女儿吴佳颖,笑容便马上浮现在他们的脸上。聪明的女儿给他们的生活涂抹上了变幻无穷的色彩,是他们幸福快乐的源泉。 “女儿还不会说话时,就会根据我说的字,用小手将贴在墙上的字指出来,现在她已经认识3000多个字了。”谢军说女儿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女儿经常对我说,妈妈好好赚钱,给颖颖买书。”不论多忙,谢军都会尽量把周末留给女儿。母亲的角色也让谢军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下好棋、做好人,才能当个好妈妈”。 女儿的亲情也加剧着吴少彬的思家之情,“为了家庭,我今后在国内发展的可能会大一些。每次回家,我都会尽量多做些家务,好好陪陪女儿。女儿跟我特别亲,每次我要回新加坡,她都抱着我说‘不要爸爸回,让妈妈在外挣钱就行了’。” 校园对于谢军是生活中的另一个港湾,从1991年开始,她踏上了求学的道路,先是花5年时间拿到了英语专业的本科文凭,然后花4年时间完成了体育专业的硕士课程。在参加联赛无锡站前,谢军刚刚交上了北师大心理学的博士论文。 谢军说:“学习能让人更加充实,14年的学习经历是我人生最美好的经历之一。我喜欢学习,喜欢在学校的感觉。在校园里,我不是世界冠军,不是院长、领队,也不代表学校打比赛,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