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跳棋观战记者手记:人生就是一盘大棋

2017年07月15日11:10 新华社
全运会国跳赛场

    在距离海河入海口不远处,来自全国的棋牌少年们这几日“厮杀”得昏天暗地。在全运会群众比赛“四棋一牌”决赛阶段参赛选手中,既有前不久拿到美国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清华学子,又有每个周末都要进行14个小时专业训练的二年级小学生。竞技于方寸之地,很多人心中却怀揣着星辰大海。

       棋牌少年有智慧。江苏国际跳棋队的教练员袁强曾经做过调查,学习国际跳棋对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帮助,国跳小棋手的数学成绩普遍要高于其他同学。除了智慧,还有担当,天津市桥牌协会秘书长伍岷说,打好桥牌就要学会担当和谅解,要勇于承担失利的责任,学会谅解搭档并与其通过叫牌更好地互相交流。

       棋牌少年能吃苦,陕西国际跳棋队选手焦运超现在在上海工作,工作压力再大每周也要抽出6、7个小时研习国跳攻防战术。他说:“只要集中精力,三五个小时对我们而言就像过了几分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辽宁桥牌队领队吴霞这次带了四名12岁的“娃娃军”来到天津,她说学习棋牌的人自律能力都非常强,没有她的命令,孩子们即便有家长陪同,比赛间隙也根本不会迈出酒店大门一步。

       在利益诉求纷繁复杂、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今天,独立思考的精神尤其珍贵。如今的青少年比上一代面对更多形形色色的诱惑,而大多参与棋牌运动的少年比同龄人更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更有统筹兼顾、不计较一时得失的大局观,这是这些智力运动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人生就是一盘大棋:开局至关重要,但官子也能扭转胜负;拥有优势时要冷静落子,形势不利时要做好防守,甚至要顾全大局、舍小为大;工作既要有短期成果,又要有中长期的部署安排;出了昏招,要及时调整心态,设法补救……困难和挫折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只有那些把失败和挫折转换为前进动力、在奋斗过程中展现出惊人毅力和坚韧意志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1985、1986年两次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不仅掀起一波“棋牌热”,而且带动了30多年前的年轻一代立下报国之志。他们奋战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不少人后来成为时代的楷模。今年,“四棋一牌”首次打包在全运会上亮相,让人对“棋牌热”再度升温抱有期待。我们期待更多人从全运会智力项目中享受到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期待以全运会为载体和契机推动全民运动,实现全民身心健康,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新华社记者姚友明)

标签: 全运会棋牌少年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