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喆:闲敲棋子落灯花

2016年04月07日10:47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围甲联赛mvp 李喆围甲联赛mvp 李喆

  (文章来源:白藏阁)

  认识李喆

  第一手落子天元。

  李喆石破天惊的开局让所有观战的职业棋手都瞠目结舌。

  接着,李喆围绕天元一子布局,用华丽的构思与招法战胜对手。

  最年轻的本赛选手、新人王冠军、围甲最佳主将、围甲最佳棋手……一系列的战绩和头衔让李喆成为同龄棋手中的佼佼者,在他身上一直环绕着“天才”的美誉。飘逸奔放、才华横溢,围棋界对李喆从不吝惜溢美之词,甚至认为他将成为开启一个时代的棋手。

  然而,在李喆棋力蒸蒸日上之时,他却选择了学业。他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于哲学专业。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上学必然会分散精力、影响围棋比赛成绩。但李喆作出上学的选择时,几乎没有一丝犹豫。

  “比起胜负,我更在乎能否下出有创造力的棋局。”

  “有时我在思考,下棋的目的是什么,赢棋之后又能获得什么?”

  从竞技到艺术,从艺术到哲思,这就是李喆的选择。半掩上一扇窗,但李喆却推开一扇门,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李喆原先在棋盘上的思考,瞬间“活”了起来。

  纵横19道,棋盘上361个交点如繁星般熠熠生辉,李喆仿佛就站在正中心的天元一子之上,仰望整个宇宙。

  在势与地的取舍中,他体悟到兵家的机敏;在厚与薄的判断中,他体悟到儒家的中庸;在死与活的转换中,他体悟到道家的淡泊……

  “气、子、眼,长、跳、飞”“不得贪胜、入界宜缓、动须相应”,再念起这些术语,李喆脑海中已不仅是棋盘上的方隅之地,而是更广阔的文化与人生。

  在李喆看来,“近些年,围棋在竞技的道路上蓬勃发展,在文化的道路上却停滞不前”。于是,李喆深入研究围棋历史,开办专栏“喆理围棋”,定期举行“围棋沙龙”,试图构建自己的“围棋学”理论。

  与此同时,李喆围棋大赛的成绩却不尽人意。“缺乏胜负心,缺少专注力”,类似的批评不绝于耳。然而李喆的心态愈发淡泊,也愈发视胜负为无物。苏东坡所言“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李喆庶几近之。

  于围棋竞技而言,也许少了一名长胜棋手;而于围棋文化而言,或许将多了一名饱学的大棋士。得之失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白藏阁:上个月,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计算机AlphaGo战胜职业棋手李世石,围棋界对这场“人机大战”有什么看法?

  李喆:非常惊讶。十几年前,计算机就能够战胜顶尖的国际象棋选手,但在围棋层面一直没有什么突破,与职业高手差距极大。去年10月份,计算机战胜欧洲围棋冠军樊麾,已经带给围棋界不小的触动。但毕竟樊麾的实力无法与李世石相提并论,所以计算机再次战胜李世石,无疑掀起了一场围棋界的“地震”。

  白藏阁:可以简单评价一下计算机与李世石的比赛,双方发挥如何吗?

  李喆:李世石肯定有失误,但是失误在正常范围之内,也基本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计算机的实力远超我们想象,几乎难以找到弱点。

  李世石第一局选择非常规开局,他认为计算机不善于处理复杂局面,所以试图以乱战取胜,但并未占到什么便宜。第二局,李世石选择熟悉的定式开局,希望将比赛导入细棋局面,但计算机的后半盘非常强,滴水不漏,在局面接近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失误。经过前两局的失败,李世石已站在悬崖边缘,但他仍然没有找到计算机的弱点。于是,李世石在第三局采用高中国流布局,从一开始便进行大模样作战。然而事与愿违,李世石一手过分手的棋被电脑抓住,全局崩溃。

  虽然连续失败,但李世石并没有放弃,他在第四盘采用了“先捞后洗”的战术,就是先让对方围“大模样”,自己在对方“大模样”中治孤活棋。正是李世石的反复尝试,终于下出了充满灵性的78手“挖”,逆转取胜。

  第五局则比较胶着,李世石一度看到胜机,但并未把握住。总体来看,计算机实力非常强,远远超出职业棋手的认知。但我认为,计算机仍然存在一些弱点,从其计算原理来看,离完美也差得很远。

  白藏阁:能具体讲解一下李世石逆转的一手棋吗?

  李喆:李世石逆转的一手被戏称为“神之一手”,击中了计算机的盲点,闪烁着人类思维的光辉。其实,职业棋手赛后重新思考过这手棋,普遍意见是,如果计算机下出正确的应对方式,这手棋可能并不成立。但我仍然认为这是很神奇的一手棋。这手棋在计算机的搜索排名中非常靠后,计算机认为出现的概率不足万分之一。这手棋之所以能逆转电脑,满足了3个条件:跳出了计算机的搜索范围、增加了棋局的复杂性变化、有可能涉及打劫。下出这手棋,与李世石不断挑战自己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这手棋也让我们看到,计算机并非不可战胜。

  白藏阁:“人机大战”对围棋界有什么影响,作为职业棋手,您又有哪些思考?

  李喆:计算机的招法非常具有想象力,许多职业棋手已经开始探索并模仿,甚至重新思考围棋的本质。因为围棋的变化极多,即使计算机也远远不能穷尽变化,所以围棋需要将进行计算“剪枝”,排除一些明显不可能的选点。以布局为例,人类的布局基于经验总结,计算机的布局基于通判计算,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模式。

  但是,人类由于计算的精度与速度,很难模仿计算的下棋方式。而围棋的妙处,其实也正在于不尽的变化和无限的可能。如果没有温度、没有情感,对弈的双方如冷冰冰的两台机器一般,围棋的意义也就丧失了。

  白藏阁:换句话说,围棋除了竞技属性外,还应该有许多其他内涵?

  李喆:是这样。其实仅从竞技性来说,围棋的欣赏门槛较高,远不如其他运动。许多人喜欢围棋,可能更能欣赏的是对局双方的身份:地域对抗、门派对抗、国别对抗。前不久的人机对抗是更特殊的对抗方式,应该是围棋竞技性的一个高峰。

  但是,围棋的价值远不止此。比如,我就很欣赏古人的下棋态度,在他们看来,争胜负只是一个方面,他们更看重的是“穷其变、尽其变”,要努力将每一个局部下到最好,下出最精妙的变化。这其实就是一种围棋文化。

  白藏阁:琴棋书画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您认为围棋都包含哪些文化?

  李喆:围棋在各个时代的价值不同,这与那个时代的精神是紧密相关的。

  在汉代,围棋能够体现儒家的价值观,班固就写过《弈旨》一文,认为围棋有许多象征意义,包括天道、等级、人伦、教化等。当时也有人对班固的说法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围棋玩物丧志,尽含诡诈之道,不符圣人之训。总之,当时的围棋是经世之学。

  到了魏晋,玄学兴起,文人开始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于是,围棋与诗酒一样,提炼出一种审美价值,是一种超越世俗的艺术。围棋又叫手谈、忘忧、坐隐,都体现了其艺术性。提一种超越世俗的艺术性。这种审美价值一直延续到宋代,苏轼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便是如此。

  明清之后,民间文化、世俗文化兴起,围棋的竞技性才开始凸现出来。但围棋一直体现出一种文化修养,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密不可分。

  白藏阁:那么,围棋还可以看作一种人生修养?

  李喆:围棋有文化属性、艺术属性、哲学属性等多重属性。电脑下棋基于计算、概率、数据分析,人类下棋则基于对于棋局的经验判断,抽象出“跳、飞、长”等术语、“虚实、死活、轻重、缓急、势地”等二元判断标准,从而用于视觉分析、策略选择,这是人类理解围棋的独特方式。

  “围棋十诀”中有“逢危需弃、入界宜缓、不得贪胜”等理论,不仅能应用于围棋,更是一种修身修心的方法。通过围棋,我们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控制欲望、调整情绪,体会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棋如人生”,围棋的道理具有普遍性,可以用于万事万物。

  吴清源大师曾提出围棋的“中和”理念,认为围棋与自然契合,每一颗棋子都应该在适合的时间落在合适的位置上。就人而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棋局的最理想状态,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学习围棋并不是为了成为职业棋手,更不是为了争强好胜。我们应该抛开胜负的执念,在围棋的世界中体味文化的韵味和做人的道理,不断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

文章关键词:李喆围棋李世石计算机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