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擂台赛征文》 围棋伴我行

2015年07月24日09:21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围棋伴我行

  作者:杭州陈锜欣

  今年是NEC杯中日围棋擂台赛三十周年的纪念。光阴荏苒,回首从前,在这小小的棋子、大大的纹枰世界中发生的故事,使我感慨万千。

  一届又一届,擂台赛上的形势跌宕起伏。中日两国的棋手们你来我往、争先恐后,战斗得那叫一个白热化!双方各有连胜多盘的英雄人物,如江铸久、小林光一、小林觉、刘小光、山城宏、依田纪基、常昊等,而表现最突出的当数中国的聂卫平九段,在主帅的位置上以连胜九盘、击败多名日本超一流高手的势不可挡的战绩,为中国队夺得前三届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举扭转了当时中国围棋被日本围棋压制得几乎“窒息”的气氛,使得全民振奋,他也因此被授予了“棋圣”的光荣称号。最终,聂卫平创下了擂台赛十一连胜的辉煌纪录。

  我与围棋的结缘,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擂台赛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那时我正在上中学,同学中有一位姓黄的,是个棋迷,可以称得上是我的“启蒙老师”。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对这黑白世界产生了兴趣,并渐渐入迷,常常和他一起玩。那时候由于物质条件所限,很难有好一点的棋具,因此我们就“因地制宜”,用练习本。先用圆珠笔在横条上划竖道道,做成“棋盘”,再人手一支铅笔,黑子涂黑、白子画圈,这就成了给我们带来了无限乐趣的“便携式围棋”。甚至,有时候我们入迷得连上课时也在偷偷地下,躲避着老师的目光,紧张、快乐并刺激着……

  后来条件慢慢好了,我也渐渐拥有了玻璃围棋子,乃至云子围棋、木质棋枰;订阅了杂志《围棋天地》等。甚至还参加了杭州棋院的段位赛,获得了业余初段的称号,在亲戚朋友的眼中俨然成了个“高水平”棋手。

  进入大学之后,在学校里面也遇到了好几个棋迷。而我们班级也曾一度风靡下棋,大有“全民皆棋”的态势。但是在那时候,我首次经历了人生中惨痛的失败——在唯一一次全校围棋比赛中,我两轮的棋都因在优势的情况下出了“昏招”而没有获得名次,学艺不精啊!那时,恰好又逢谢军夺得了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打破了欧洲人在“六十四格”上长期的垄断,于是我也学习了一些国际象棋知识。

  大学毕业之后,由于私人原因,我出国移民到了千岛之国菲律宾。当我在华侨学校任汉语教师的时候,曾经在学校里开设了围棋兴趣班,引领几位华侨子弟走进了黑白世界。我也经常去菲律宾象棋协会,它位于首都马尼拉,主要是供旅居菲律宾的华人下棋、交友用的。当然下中国象棋的人最多,其次是国际象棋,也有人下围棋。我父亲在菲律宾经商,也是这里的常客,不过他只会下中国象棋。受到我的影响,有“菲岛第一剑”美誉的年轻人庄宏明也在其高水平的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之外研究了围棋,并很快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把三棋的艺术思想融会贯通,越发使他如虎添翼。另外,我和菲律宾围棋协会的何恭育先生也手谈过多盘。

附图:菲律宾象棋协会会徽附图:菲律宾象棋协会会徽

  多年以后我回了国,开始从事翻译的职业。有时候我需要到项目现场为中、外双方的工程人员做翻译,也包括陪同中方的人员出国去海外的现场。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不会忘记在行李中放上两副磁性棋具——围棋和国际象棋,以便一旦有机会,可以和中方人员切磋围棋或者和外方人员较量一下国际象棋。

  日月如梭,现在,中日围棋擂台赛已经成了围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彩激烈的中日韩三国擂台赛,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国内、国际大赛。而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拜科技发展之赐,广大棋迷朋友们不但能几乎实时地收到各种比赛的信息,与自己支持的棋手同呼吸、共命运,而且在网上也能自由地捉对厮杀,不受地域、年龄、性别及时差的影响。就如笔者自己,也常常在QQ游戏上下围棋。

  不过,不论科技如何发展,这三尺棋枰上的黑白世界始终保持着她的本色,展现着她与生俱来的变幻无穷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乐在棋中”。当然,如果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刻苦磨练技艺之外,“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第一位战胜日本九段的中国棋手陈祖德、聂棋圣当年的连胜,以及谢军当年的夺冠那样,他们的精神都激励着我们,值得我们学习,不管我们从事的是什么工作。而这,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文章关键词:擂台赛征文围棋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