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婕妤 田园圃
影响大 参赛棋手当场退段
谈起晚报杯,亲身参与了首届晚报杯的组织工作,马林回忆起来特别感慨。“虽然晚报杯中途我离开,近4年我又重新回来。但是见证了这么多届,我感觉晚报杯的发展变化太大了。”马林告诉记者,“当时国内还没有业余围棋比赛,中日友好围棋会馆馆长王汝南和中国晚报体育记协秘书长吕会民商量要举办一次业余的围棋比赛,当时我也在场。第一届比赛只有15支队伍参加,这次比赛,一共吸引了58支代表队参加,可以说是史上参赛队数量最多的一届。”
从当初怕没人来参赛,到如今限制人来参赛,晚报杯经历了几次变化。“从调动孩子参赛,到逐渐限制,让更多成年人参赛,还原业余本质。晚报杯可以说是国内影响最大,最深入人心的比赛。”马林给记者回忆,“在首届比赛上,由于有人在赛场提出对职业棋手参赛的异议,当时还是职业初段棋手的杨慧人当场表态要退段,参赛晚报杯。”
如今高奖金高规格的业余比赛在国内开展的相当多,还能吸引到如此众多选手参赛,“说明晚报杯在围棋爱好者的心中有很高地位。”马林笑道,“晚报杯的参赛方式、选拔赛,不带任何商业气息,让人有一种庄重感。这也是晚报杯的一大优势了。”
本届晚报杯更出台了新的政策,冠军棋手不但可以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还可以选择申报职业初段。“这也是给小朋友迈入职业棋手的一个机会。”
办赛好 棋友们都夸最好
经历了这么多届比赛,马林对于晚报杯具有一定的发言权。“之前我也经常到南京,在南京经历过不少业余围棋比赛。南京的业余围棋氛围非常好,水平也相当高。”马林略带玩笑地跟记者说,“其实不仅仅是这些业余棋手,一些企业家、领导他们的围棋水平,在全国来说也算是相当高的。到南京来下棋,我们不用悠着来,全力以赴就行。”
浓厚的围棋氛围,也给这次晚报杯的举办奠定了一定基础。“我参加了这么多届,可以说这一届我觉得是最好的。不论是政府、体育局、你们金陵晚报,还有棋院、棋协,很多围棋工作者,都齐心协力对待这届比赛,大家全力以赴,办得相当出色。”
在休息的时候,马林也没有停着,而是跑到了众多棋友中去了解情况。“那里都是老朋友,我就问他们觉得这次比赛如何,他们都说好。”马林告诉记者,“之前的比赛,也有一些住宿条件不错的,但是伙食却一直都是每届晚报杯最头疼的问题,但是这一次的伙食不错,大家都夸这是历届最好的一次,而这些都需要你们几家承办方方方面面的努力配合,相当不容易。”
工作细 竞赛组织水平高
参与了大大小小众多比赛,也担任过不少比赛裁判长的工作,马林对于比赛的竞赛组织程序了如指掌。“一届比赛,赛前准备工作是最繁琐、任务最重的。这届比赛的竞赛组织相当好,竞赛组织班子都非常棒。”马林告诉记者,“每一位参与工作的人员,特别是裁判,很多人业务水平比我还要高。”
虽然略有谦虚,但是马林对于本次比赛所有裁判工作人员都相当敬佩。“可以说,在场的很多裁判都能够胜任裁判长的工作,不少裁判都是我的师长辈,像诸根友、李钢、薛志明老师。他们的工作细致,而且效率都相当高。”
说到这,马林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像赛前领队会后的赛场布置工作,一般都要在9点钟后开始。记得有一届晚报杯,工作人员一直从晚上9点布置到了第二天早上5点钟才结束,这一方面说明他们很认真,但也反映出经验不足的缺点。”
相比之下,本次比赛赛场布置工作确实迅速不少。“当晚9点开始,11点就结束了,我原本在来的车子上还在担心,没想到这次竞赛组织团队效率这么高,做得很精干,我也很吃惊。”马林告诉记者:“有了这样的办赛经验,相信南京的围棋发展将更加突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