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露
上海是个人性化城市
古力表示:“我想我们都应该感谢应先生父子对围棋事业的贡献,这一点我原来年纪小的时候还不明白,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懂得这一点的重要,对应明皓先生也越来越尊重。像很多上海人一样,应先生儒雅,修养很好,说话有水平,感觉跟他多一点交流,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刘星回忆到:“应先生像很多上海人一样,细心也很用心。三年前我参加应氏杯半决赛前正好先下倡棋杯,应先生就在宴会上公开挺我,说虽然这届应氏杯四强只剩我一个中国棋手,但还是相信我能够进决赛,听了让我很受鼓舞,但可惜后来我输了,三年过去每次看到应先生都存有愧疚感。”
对举办比赛者评价如此,对自己一起长大的棋手,是否有一种地域性的“特殊感觉”呢?古力和刘星都表示,因为从小就来到北京的中国棋院,成为国少队一员,在一起摸爬滚打,早就没有了地域观念。“籍贯肯定不是棋手之间交友的参考标准,现在大家都长大了,最多只是去上海的时候,一些要好的上海棋手尽一些地主之谊。要说城市,上海给我的感觉一直很好,感觉是个很舒服,人性化因素高的城市。”古力后来是如此诠释这种“人性化”的:“比如市区24小时的便利店就比较多,公用设施很全,指示牌什么细节的东西做得很充分,让大家生活很方便。而且,我接触的上海人对生活质量都很有追求,生活态度很积极,生存心态应该是全国城市中比较好的。”
刘星则“谦虚”地称:“我认识的上海人基本上都是棋圈内的,也许不能说多少代表性,反正我感觉他们都很善良,言行举止给人的感觉比较舒服。”
上海棋手绵里藏针
考虑采访形式的局限,古力上述的观点或许存在客气的成分,遂改换以“棋风”的专业话题询问他对上海棋手的看法。在“小龙辈”以下的棋手中,常昊(微博)和刘世振(微博)这两位上海棋手和古力交情很深,邵炜刚、胡耀宇、朱元豪等也常成为他绿茵场上的战友,邱峻等人更是和古力刘星一批长大的。
古力的观点是:“上海的棋手基本功比较扎实,风格也有不同,常哥的大局观当然就很强,像邱峻他们就特别能战斗。在棋盘上都是很好的对手,而在生活交往,他们的‘棋风’就是让人觉得很‘舒服’。”而刘星提到了一个“绵”字,“上海棋手中很少像古力这种棋风的,但我说的‘绵’不是说绵软无力,而是绵里藏针,我认识的上海人基本上都是棋手出身,他们很刻苦,非常刻苦!功力都很深。”
出了个题目,让棋手概括北京、上海以及他们自己家乡人的特点和印象,古力作鬼脸状笑笑:“接触的圈子太小,概括不出来。有些心里明白,但就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概括。不过可以说说我们重庆人,我感觉就是豪爽、耿直。当然了,你说太耿直也有好有坏!”刘星就说得比较认真:“我感觉天津人脾气好,喜欢说叨,这一点我是非典型啊!开朗、乐观;北京人的性格我很喜欢,直,有什么说什么,大大咧咧的放得很开;上海人比较含蓄,其实也挺能说的,但怎么说会分个亲疏……”
最终古力认真想了想,补充道:“什么地方人都有自己鲜明的地方性格,我认为这些都可以理解,没必要去太在意,只要不因为地域发生什么特别过分的矛盾,应该包容各种的地方性格,关键还是你自己。我也听到过周围一些人对上海人有这个那个看法,可我去上海就没怎么在意过谁谁的是非,无论走到哪里,重要的是自己心胸开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