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举措出新管理先行 中国国际象棋男队力求突破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10:29  中国体育报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主席褚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强化国家队管理,希望中国国际象棋队尤其是男队能够取得新的突破。

  “针对性”训练是抓手

  作为国家队的一员,最主要的任务无疑就是比赛争取拿冠军。“因此在全方位教育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加强目标管理,年度月度乃至每周的计划都要明确。同时我们也要求队里一定要把过去的一些好的方式和传统坚持下去,比如说集中训练、男帮女、老带小等。”褚波说,棋牌中心要求从队伍到个人一定要有目标,实行目标管理,进行针对性训练。尤其是对中国男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希望今年男队要有所突破和提高。

  从谢军第一次拿世界冠军到今天,中国国际象棋女队的整体水平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是男队相比之下就比较尴尬,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都还没有获得过世界冠军,只拿过一次团体世锦赛亚军和一次奥赛亚军。个人更是从未进入过世界前三,只是等级分排名进入过世界前十。今年7月,男团世锦赛将在宁波举行,这一次中国男队将在本土作战。

  “我认为,中国男队的基础和实力还是具备的,主要是信心不足;另外,在有效进行针对性训练和准备方面,也还有所欠缺。”褚波表示,针对性的训练和准备确实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说,目前世界国际象棋的高水平竞技中心在欧洲,因地缘以及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棋手不可能经常性和长时间在欧洲进行比赛和训练。“接下来我们一是要创造条件让棋手多参加世界高水平的比赛,包括在国内争取创办高水平的赛事,多参加、多实战,解决信心问题;二是要采取集中研究的方式,发挥集体的力量力争解决好训练的针对性问题”。

  “运动员学生”明确定位

  中国国际象棋队向来非常强调运动员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褚波说,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包括棋艺水平,也包括棋品棋德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道德品质,还包括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而且作为一名棋手不能只会下棋,“因为要想下好棋也是需要有一定境界的,而这种境界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的内在涵养之上的。这就需要广泛的知识作为支撑”。

  “我们要求队员在坚持训练的同时,业余时间一定要参加文化课的学习,总局训练局就有运动员文化教育课。我们中心也买了很多课外读物,充实到国家队。另外,符合国家免试条件的优秀运动员我们也支持他们去上大学,处理好了并不影响训练。”褚波说,去年获得世锦赛第三名的赵雪正就读于北京大学,世锦赛亚军阮露斐则是从清华大学毕业以后去美国留学的。

  “现在国象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只要适龄,大家都比较愿意到大学学习。在现有的20名正式队员中有60%以上的运动员都在大学学习,而一些年轻棋手还没有达到大学适龄年龄”。虽然国象队非常支持队员学习,不过褚波也表示,国家队的棋手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分清训练和学习的主次关系,认清学生运动员和运动员学生的角色差异。“我们这里的应该都是‘运动员学生’,而不是‘学生运动员’,所以要以训练为主,处理好训练与学习的关系”。

  目前中国国际象棋队在2011年的主要赛程已经基本确定,除了男队要力争在男团世锦赛上有所突破,中国女队也面临着女团世锦赛的参赛任务。此外,2011年世界女子冠军赛也将在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举行。由于在前两届女团世锦赛上,中国女队都夺取了冠军,因此今年的土耳其团体世锦赛女队要力争卫冕。此外,新科世界棋后侯逸凡则面临着打卫冕战的重任。

  强化管理从“早操”入手

  国际象棋不是竞技性的体能项目,但国家队的队员也要出早操。这是前不久国象队推出的强化管理的措施之一。

  在2011年中国国际象棋队训练动员会上,对国家队队员提出了多项新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出早操。“对于队员们来说,青少年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在国家队度过的,在这个时期,思想上要积极要求进步,总局对国家队的教育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也成立了团支部,通过共青团组织把国家队的年轻人组织起来,引导大家积极向上。在管理上,一方面国家队要加强对队员的管理,另一方面队员自身的自我约束也要更加严格”。

  褚波说,国际象棋虽然不是竞技性的体能项目,但在棋牌类的智力项目中,一场比赛经常需要坚持几个小时,体能的好坏当然很关键。另外,年轻人正处于身体发育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必要。

  队员们的一言一行对社会对他人也是一种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首先要体现在国家荣誉方面。为了增强队员的荣誉感和向心力,褚波为国象队题写了十六字队训:祖国至上,棋品最尊,静思致远,舍我其谁。“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每个队员不仅要珍惜祖国的荣誉,国家队的荣誉,当然也要珍惜个人的荣誉”。“在社会服务方面,我们要求每个队员一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

  本报记者 葛会忠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