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排球场大小的棋盘,保龄球大小的棋子——对弈两小时,业余八段棋手胡煜清头上汗涔涔的。“没想到运动围棋对体力要求这么高。如果按常规下满两三百手,估计要吃不消了。”
“塘桥杯”上海市沈氏运动围棋擂台赛昨日在塘桥公园开枰。棋盘大、棋子重,运动围棋让许多人又惊又喜。
棋子以吨计棋罐卡车装
与标准围棋相比,运动围棋堪称“巨无霸”。
标准棋盘上画有19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线与线的间距为2.4厘米左右,棋子的直径不过2.2厘米,厚度不过1厘米。
运动围棋占地80平方米,棋盘长、宽约9米,线与线间宽度近半米。每个棋子重达6公斤,如保龄球般“凿”有5孔,方便棋手搬动落子。361个棋子,重达2.1吨。
棋盘外,有黑白棋罐各7个,每个都有半人高。据主办方透露,用了两辆卡车才把棋具运到赛地,十余名装卸工人用了半天时间才安置到位。
传统围棋讲究轻灵,运动围棋反其道行之,缘何?运动围棋创始人沈迦得聊起了初衷:他在国外出差时,偶然在街道上邂逅一副巨型国际象棋,是为城市一景。这让酷爱黑白方圆的他动了心思,“如果把围棋也放大,是否也有文章好做?”
2002年,运动围棋面世并申请专利。与众不同处,沈迦得概括为三点:一是棋具要创新,要和小小的黑白棋不一样;二是规则要独特,要和传统围棋有差异;三是场地要搬到户外,让棋手“走出室内,换换思维、调调心情,在阳光下活动,健身健脑。”
他甚至认为,这项发明堪与高尔夫相媲美,“运动围棋环境与高尔夫相似,同样讲策略、用脑力。如果每个公园都放一副,不仅锻炼身体,也是一种很大气的景观。”
推广有难度规则引争议
苏格兰人用了近千年,方才把高尔夫推广为世界运动。8岁的运动围棋,其肇始之初亦是筚路蓝缕。
要推广,绕不开费用。据记者了解,运动围棋成本不低。沈迦得告诉记者,棋子材料为ABS塑料,一副棋子的成本就高达11万元。桶的成本也不低,“因为要放在室外,日晒雨淋,所以木材都经过特别加工,手工制作,能防腐蚀。”
成本高达10余万元,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室外使用则给保管、养护出了难题。
而在圈内,争议最多的是其规则。传统围棋衡量胜负的标准是看谁占的目数多。沈氏运动围棋则规定:先看“提子”,再看目数。这让很多老棋手遇到了新问题。
胡煜清认为,这样的规定“未免太极端了,如果先被对手吃了两个子,就没有翻盘余地了。”因为占先一方很可能采取保守下法,“老虎不出洞,让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熟悉老沈的棋友坦言,规则带有极强的个人色彩,“他本人棋风好杀,对吃子情有独钟。”
上海棋院副院长刘世振七段也提出,只论吃子多少,未免破坏了围棋的艺术性,运动围棋可以进行改革,但改革的目的是增加趣味性,“让我和业余棋手能下得起来。”在提子、点目孰先孰后环节上,不妨把目数也换算成棋子,综合考虑。
对于运动围棋最大的亮点:超大棋子、户外博弈,圈内人并不觉得有多新鲜,“拿人做棋子的都有过,这只不过是噱头。”
创新,还是噱头?老沈并不在意。他筹划着在将来推出2公斤、4公斤的棋子,在少年宫、学校和公园,推广他钟情的运动围棋。
本报记者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