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宁
智运会山东代表团传捷报,担当重任的齐鲁晚报棋院又一次在掌声中载誉而归。十年来深耕细作的辛苦,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此时回想起旧日耕耘的时光,也更加让人感慨。
最初,齐鲁晚报介入棋类事业实属偶然。当年资助两个很有前途的棋童出国比赛,竟成为如今这个宏大篇章的序曲,不得不让人慨叹造化的神奇。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时代之中,能有人在温饱的生活中,给别人一点温暖,这种心态实属难得。从深层次上讲,这种“无心插柳”式的善举,实际上是一种了不起的社会公德心。
之后,他们就在一片荒漠中播种起来,像一岁一枯荣的野草一样,耗尽心智生长。在齐鲁晚报的支持下,一位原本与棋毫不相关的体育记者刘玮,携手功勋教头童渊铭和曹大元,尝试着在这个棋类基础薄弱的大省之中,开垦出属于自己的“百草园”。多少次夙兴夜寐,秉烛长谈,他们在孤寂中互相鼓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做着最初的“播火者”。在他们的培养之下,像侯逸凡、卜祥志、谢赫这样一批顶级棋手纷纷涌现,谱写出山东棋类运动的新篇章。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或许齐鲁晚报棋院的成功,正源于他们自己的心态——一切从最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做起,从孤立无援一穷二白的境地中突围。先天上的艰难,锻造出他们永远不肯服输的气质,这种气质甚至灌输到棋手的内心当中,帮助他们在赛场上几度死而复生,创造出新的辉煌。
下棋和做事业,有一些内在的东西是相仿的。“无心插柳”的创造性思维,与“有心栽花”的殚精竭虑,是一样也缺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