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信泰富常振明从围棋领悟商道 坦言网上对弈可降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5月06日11:06  商务周刊

  据《商务周刊》杂志报道,解局,是每个棋手一生的宿命,即使是如常振明这样30年前在巅峰时期毅然洗手的隐者也不例外。棋手的面前,总是摆着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眼前的这盘棋,是为身陷内外交困之中的中信泰富脱劫。4月8日,因外汇交易导致巨额亏损,中信泰富集团主席荣智健辞任,常振明作为大股东代表,从这位前中国首富手中接过帅印。3月25日,中信泰富公布2008年全年业绩,外汇损失近150亿港元。4月3日,香港警方介入,荣智健匆匆下课。

  也许普通人将挽狂澜于既倒看做悲壮的苦差事,但下别人留下的残局,本就是棋手必做的功课。或许正是这种临危不乱、处之泰然的心态,让常振明成为业内的“救火专家”。2000年,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的全资公司中信嘉华银行原董事长金德琴因贪污受贿,挪用巨额公款,被判无期徒刑,中信嘉华银行随之濒临破产。2001年,常振明被派往中信嘉华,他大刀阔斧的腾挪手段让国际金融界第一次认识到这位围棋高手的手劲。2001年11月,中信嘉华斥资42亿元收购华人银行,业务规模大幅度扩大,到2002年上半年净利增长22.6%,中信嘉华起死回生。

  2004年,原中国建设银行(4.50,0.01,0.22%)行长张恩照落马,刚回到中信集团总部担任常务董事、副总经理的常振明再次走上火线,被借调到正处于股改关键时期的建行操盘,带队完成了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并成功海外上市。2006年,建行成为“亚洲最赚钱的银行”,常振明返回中信,接替孔丹升任中信董事长后空下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要职。

  在号称世界最复杂智力游戏的围棋世界里,和局和死局都不多见,最常见也最考验棋手功力的是僵局。52岁的常振明10岁即随父亲学棋,后拜师国手过惕生,1971年入选北京围棋队,1975年进入中国国家围棋队,直到1979年在第一届新体育杯围棋赛中获得季军后急流勇退,化解僵局几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少年老成的常振明,被同事称为刚参加工作时就学会了“待老板点名时才发言”,不事张扬,更不显山露水。

  他也确实不像大将之才,曾经有一位高级官员见过常振明后引用中国古谚“以貌取才,失之子羽”来评价,说他是“食脑”之人,外表大智若愚,对手易生疏忽。他当年的队友刘小光九段曾评价常振明下的是“聪明棋”,思维灵活,手段很多。

  看得出常振明重“谋势”胜于“谋子”。“我个人认为围棋最重要的是从中盘开始,到收官时各个局部的定型,也就是说,执行力是关键。”执行力,这个在企业管理中耳熟能详的词汇,被常振明看作是围棋对其最大的提升。

  常振明如今还不时上网对弈,作为工作之余的调剂。他对媒体透露:“我把它叫做降压棋——精力充沛的时候就用段位比较高的ID上网,找比较强的对手下,很激烈也很刺激;工作累了的时候就用低段上网,杀大龙。”

  无论是与强手绞杀还是对低段杀大龙,都代表着业余七段给常振明在商海中强烈的“胜负感”刺激。常振明或许算不上精于布局,但习惯中盘发力的人往往是典型的胜负师。作为企业老总的常振明认为,知道要做什么事,这是不够的,关键的是怎么做、如何实现,也就是英语how to do的问题。在他看来,对于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执行力往往是公司战略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想法再好,最终还是看结果”。

  “下围棋时,理论是好的,实战中却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这就是执行力不够。做企业也是如此,有时候项目是好的,但执行时失败了;有时候项目不怎么样,最后结果却不错。”常振明曾说,自己比较喜欢那种形势接近甚至落后一点的棋,不爱下顺风棋,因为面对优势,人容易陷入顾虑重重的迷局。

  在常振明看来,围棋妙就妙在“有时候你赢了一个战役,却输掉了整个战争;有时输了好几个战役,但无碍夺取战争最后胜利”。“时刻注意调整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这就是围棋。”对常振明来说,拯救中信泰富远不是他职业生涯的收官战,但这场局部战役,确实关乎着52岁的常振明的下一盘棋。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围棋 常振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