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
生活家一闲,也叫季擎华,家人和生活中的朋友叫他小华。这名字应该跟《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中“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有些关系。关于这一点,他没承认,不过也没否认。 点击进入一闲博客
“打小,同学们往往会这样写作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的同学一闲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行走在革命传统纪念地沙家浜乡间小道上的一闲,气宇轩昂,卓尔不群,一看就是栋梁之材。”一闲在新浪开博最初,曾这样幽默地来了一篇。
一闲自诩为“简单而丰富的一个好人”。“我对朋友很真诚,把‘坏人’这标准调得很高的,不大随便把人当坏人。”末了,他还会补充一句:“我是老实人。”
然而“简单”如一闲者在94年就涉足食品批发、炒服装门面、开饭店、超市甚至也玩玩期货,那时的他在当地有着一些跟他年龄稍稍不成正比的故事与风光。
再后来,则因同学,是朋友,也是合作者,期货窟窿大了,一闲从道义上及其他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帮助这位朋友,导致两个几百万砸进去,大家都玩了个精光。
“当然,也有检讨的地方,比如懒散和自负,就是在最危险的时侯,没有挣扎一下。……生意嘛,就那么回事,说复杂是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一闲谈这些往事的语气有“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那种味道。
“能拖就拖,也算一种生活态度!”
“由于生活轨迹实在是都太类似了,于是我们很容易作总结,不过还是对那些成语谚语很服气,总结得你没脾气。”经过这场轰轰烈烈的商战以后,一闲回到了被他称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沙家浜农家小院,混迹于网络围棋,社团论坛,过着研究中医、漫画、棋类、足球、F1、网球的小日子。
一闲做围棋论坛的版主风格曾屡屡被坛友指责为懒散不作为。关于这段论坛经历,后来曾有玩家这样写:
“为了他坛子的事找他,他不是说他正在百慕大魔鬼三角钓箭鱼,就是正在与新西兰毛利人跳土风舞。反正一时半会是赶不回来的了,你们就先练着吧。
他的论坛都已经打成一锅粥了,他还如此滋悠淡定?
好了,等大家吵累了,骂烦了,观众也觉得是应该散场的时候了,就见他吸拉着双拖鞋在网上露头了,上了来也不全删贴,只把几个连死人也看不过去的垃圾贴删了,然后扭头就走。
从来就不见他对网上争吵的事表示任何态度,因此他的朋友常常为他‘政治态度暧昧’而苦恼。”
到大伙都发泄累了的时候,论坛就自然要萧条几天。一闲又突然冒头了,发几句古里古怪的感慨,整几句酸不拉叽的哲理,马上就惹来了一大堆写手在后面跟贴谈自己的感想。于是论坛又重新火了起来。”
一闲懒的形象,直到俺有了自己的论坛,才在俺心目中有所改观,因为俺知道了,那叫‘专业性’,是目前世道稀缺的品种。”
一闲说:“能拖就拖,也算一种生活态度!”
“写围棋不是我的工作,而是我的乐趣。”
一闲爱好广泛,对数量众多的竞技相目都有着不浅的了解和研究,大到NBA,小至冰壶,规则特点信口侃来。
曾问一闲涉猎这么广,是喜欢这种“杂”,还是在寻找“重点”?一闲回答:“古人说全才即‘庸才’,我很享受‘庸才’的感觉。”
“现在这生活算是隐于市还是隐于林?”
“没那么夸张的,”一闲说:“就一居家散人吧。这生活,也许无聊,也许滋润,看怎么理解了,赫赫~”。开博“本想扯扯生活的,倒成了棋类评论了,也是生活吧。围棋,及棋牌,及体育,及生活。”
一闲的博客几乎每天更新,有时甚至更多。恬淡安静或懒散的一闲勤奋如此,让熟悉他的朋友以为他在围棋这个普通爱好中是否有了些使命责任或功利之类的意味在里面。
一闲还是那惯有的口吻:“没那么夸张的,这跟新浪棋牌这个强势媒体的支持和人气有关吧,没人看,写的动力肯定会差。有人看,有交流,才有发展嘛~”
“写东西嘛,一是有感而发,二也可以在百无聊赖时找到感觉,主要是这两种前提下会写些东西。”;“记录,是乐趣;交流,是乐趣;发现,是乐趣;有乐趣就好,这不是我的工作,而是我的乐趣。”
“但跟纯兴趣稍有不同,在可做可不做间大多选择了做一些什么。对于围棋,我比较纯洁,靠这赚钱钱赚名气的想法不多,更愿意做点实事。”
一闲家房后有块菜地,菜地临河,近期在做石驳岸,然后在这石驳岸附近要建草坪,会损失不少菜地,他说本来打算在上面搭个丝瓜架或葡萄架,毛竹、细竹、布条或线这些都备好了,看来这事得放放了。
“嗯,等他们草坪建了,过个一年半载,你又把它搞成菜地。”我说。
“我的棋评不报纸,很网络”
在一篇棋评中看到“巅峰对决”、“复仇”、“尊严”、“棋之大者”之类的词语,一闲忽然很认真地问:“要是我也这么说,你会不会觉得我是在说空话,凑字数呢?”,“不一定吧。”
“复仇、尊严,这是合理范围内的炒作,也是无可厚非的。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的,甚至都不用说,更不用这么强烈的说。反推一下,这才是棋之大者,有啥大不大的,就是以围棋的名义,进行的一次推演嘛,说白了就是几盘棋,大家看个热闹,普通而已。”
一闲是不大习惯把博文写得过于精致的:“我不力求完整,甚至力求不完整,留空间多些,这样会感觉舒服吧,我是说我自己。”对于网友棋迷对他棋评的喜爱,他只说“或许我的棋评不报纸,很网络罢。”
“不少棋手,少年成名,,也没啥经验,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十几岁就能在国际大赛搞掉这李那李,就如秦舞阳十三岁就能当街杀人,可惜让他干大事时,看到秦始皇却吓得尿了裤子,不敢动手。”
如此飘逸灵性的文字,读来怎不让人心生愉悦,面露微笑呢。
“总觉得这两天有无数的东东要写。”这是跟一闲在大多数时侯对话内容,如果同时有几篇稿稿在脑子里酝酿,他会把它们分别编号为老大老二或老三。
“1:老大放一放,先写二千字的老四;2:国际排名,要掌握好时间,最好月初能出来;3:6月有富士通八强赛、LG杯、亚洲杯快棋赛,要写个《六月三大战役》。4:富士通八强,赛前可能要单独写,还有LG杯的赛前。”
“那么,今天,5月30,6月2号,就好多事要做,3号的周话记得提醒我。活其实不少,老三也要写,老四被用掉了些。”
末了,他会有小小得意:“怎么样,帅哥我还是蛮有计划的吧。哎~不会某一天我需要一天干活八小时吧?”
“闲兄,你脑子里有好多思想哦!”这是一棋友给他的留言,常被我用来调侃他。
作为多年好友,曾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一闲,这个词就是“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