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施绍宗) “围棋博士”何云波教授又要写围棋文化方面的书了,而他写这本书的动机与刚结束的中国棋文化广州峰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围棋是一种竞技性游戏,中南大学的何云波教授从中做出了许多学问,例如40余万字的《围棋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该书作为人民出版社重点图书“中国文化新论丛书”之一,首次对围棋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作了全面的梳理。其后,他又进一步从中国传统艺术的角度研究围棋,完成博士论文《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200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也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博士论文,何教授也由此被称为“围棋博士”。
在中国棋文化广州峰会期间,何云波教授作为峰会的学术顾问,主持了大会的学术讨论,其敏锐的思想、出色的口才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棋文化峰会结束,何云波在离开广州返回长沙前,本报记者问及他最近做的课题与今后的打算,他说刚完成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跨文化视野中的跨学科研究》,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的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参加了这次中国棋文化广州峰会后,他觉得应继续在围棋文化研究上再下功夫,他想再报个课题,在此基础上撰写一本《中国围棋思想史》。
中国音乐、美术、文学、哲学思想史之类的研究很多了,但就围棋而言,人们大多只把它当作竞技性游戏,很少去关注其思想的价值与意义。而一般的中国围棋史,追踪中国围棋的发展,也大多只局限于“棋人”与“棋事”,而少有人去关注其“思想”的演进过程。
事实上,中国围棋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史的资源。如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谈到“游戏及其规则”与“天”的关系时就说到,围棋和古代的六博,都可能与古代仿效天地的“式”有关。从“式”、“六博”、“日晷”甚至围棋里面,可以解释古代中国人关于“天”的观念。中国古人用一阴一道之谓道、天圆地方等来解释围棋,这里面就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念。而像现代围棋大师吴清源,认为围棋的起源与古人的占卜有关,他把围棋称为“六合之棋”,用“和”来阐述围棋的最高境界,体现的恰恰也是中国传统的哲学。如果能够从思想史的角度,对中国围棋从古到今的历程作一很好的梳理,相信不光是对围棋,对整个中国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何云波把他的《围棋与中国文化》、《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中国围棋思想史》称作是围棋文化研究的三部曲,并把《中国围棋思想史》的撰写,当作是未来的一个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