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锐报道 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于1月22日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梁羽生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金庸先生为其书写的挽联是“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落款为“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梁羽生和金庸同为大棋迷,只是两者各有侧重,梁羽生是象棋和围棋双枪将,多写象棋棋评;金庸酷爱围棋,在《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著作中均有围棋描述。
据说,梁羽生与金庸在《大公报》、《新晚报》共事时,两人经常在下班后躲在小阁楼上杀得天昏地暗。已故著名作家聂绀弩在香港期间,也与梁羽生结下棋缘,两人都是棋迷,一下起来就把世界置之度外,眼前只有黑白二色。那时候,聂绀弩每天要写一篇《编者的话》,一过午夜十二点,报社催稿的电话声才能把他从酣战中唤醒。
梁羽生说:“我学围棋,第一个师父是外祖父,九岁就开始了。”他有几次战绩颇值得骄傲。约在1954年左右,当时的香港象棋冠军曹悦强、亚军何醒武在蓬香茶楼摆擂台。梁羽生以“陈鲁”之名,上台攻擂。先和何醒武大战,打成平手;再与曹悦强较量,曹从未听说过陈鲁,心下不以为然,没想到被“陈鲁”弃一炮,尽杀士相。但梁羽生毕竟经验不足,棋差一着,最终败走麦城。
1977年3月5日,香港围棋社、日本棋院香港支部联合举办春季港日围棋对抗赛。梁羽生以港队代表身份,大战日本初段棋手松元福雄,结果大获全胜(此报道已多见诸网络,但查日本棋院网站,不见松元福雄之名,也许报道与事实有出入——编者)
梁羽生的棋评一如其小说,文采斐然,读来如临其境。他为象棋大师杨官璘编著的《棋国争雄录》写序,以武侠中人来比拟杨官璘,“像古代传说中的武师,技成之后就背起黄包袱游学四方,江湖较技,精益求精”,他借用杜甫的一句诗“老去渐于诗律细”,形容杨官璘年岁增大后棋艺更为细腻。但是他慨叹:“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说老将上阵终要吃亏,譬如杨官璘,往后可以著书立说,总结棋艺经验,作出比年轻人更大的贡献。他用毛泽东的“乱云飞渡仍从容”比拟胡荣华的棋风,善于把盘面弄得非常复杂,从而险中取胜。用“无限风光在险峰”,比拟王嘉良的勇于拼杀。
梁羽生写小说已经够忙了,但仍能抽出时间写棋事活动。他编著了《全国象棋大赛》一书,评述1974、1975年全国赛的名局。那是全国棋坛沉寂了十多年之后,开始恢复大赛,梁羽生不吝惜笔墨,为此著书。他甚至还赶赴广州,亲身采访象棋“王中王战”五羊杯赛。
梁羽生还写了不少围棋报道,1976年聂卫平东渡日本,参加中日对抗赛,日本棋院以石田芳夫本因坊压阵,迎战老聂。梁羽生写道,“日本近代棋手的缺点之一是把胜负看得太重,因此大都急功近利,墨守成规。但石田的棋风却比较接近吴清源,潇洒飘逸,常有创意,且气魄甚大。而计算形势的准确比起吴清源有过而无不及……聂一路抢先,骏马追风,饥鹰洒血,马不及旋,敌不及拒,胜势已成。石田使出‘空投’诱着等等绝招,亦已难以挽回败局了。官子阶段,聂也下得很细致。结果是聂卫平持黑子,照日本棋院规定,贴还5目之后,实胜7目。一流高手对局,能胜7目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这局棋聂卫平始终领先,对弈时许多日本精锐棋士来棋院观战。终局复盘,群相惊叹,‘唉,这岂不是本因坊毫无还手之力么?’”
一代文坛棋坛奇人从此离去,举目望去,斯人之萍踪侠影棋迹,已不见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