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综合体育> 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 棋牌> 正文
本报记者 张跃武
3金2银,智运会上龙江军团大放异彩,但刚刚载誉归来的黑龙江棋院院长赵国荣,并不满足现在的成绩,面对记者,他结合黑龙江省棋类运动的一些实际情况,说出了自己的一些忧虑和思考。
养一支围甲队伍,每年至少要投入150万,养一支象甲队伍,仅要50万,即使这样,黑龙江省的这支唯一甲级队也不知道———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虽然黑龙江省队员在智运会上成绩突出,但仅仅是这一批“老人”在打天下,包括赵国荣自己。
当今,黑龙江省在三大棋类项目上各有领军人物,象棋的赵国荣、王琳娜,国际象棋的王皓,围棋的朴文尧柁嘉熹,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选手,黑龙江棋院为中国棋界输送了许多优秀选手。然而,目前棋院在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出现了人才紧缺和队伍断档。
经济环境不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赵院长举例说,黑龙江省目前只有一支象棋的甲级队,水平居象甲各队的中上游,但这样一支队伍每年都要为冠名和赞助四处奔波;再如,如果把黑龙江选手都召回,完全可以成立一支明年冲围甲的队伍。棋盘上虽有实力,但却没有经济实力。由于围棋职业化进行得较早,市场相对成熟,养一支围甲队伍,每年至少要投入150万,如果想要成绩,300万的投入也不是上限。黑龙江养不起,顶尖选手只好商借到其他省市各队,这样才能保持棋手的状态水平和收入,朴文尧、柁嘉熹等莫不是如此。省里没有高水平队,运动员得不到高水平锻炼,即使发现一些好苗子,也不愿留在本省发展。高手远走他乡,后备人才流失,造成了黑龙江省棋类人才紧缺的现状。而更要紧的是,如此恶性循环下去,3金2银就会慢慢成为光环,当这一代人退下去,谁还来扛这杆龙江大旗呢?
新一年的象甲联赛即将开始,五十万的经费还没着落。名气也好,魅力也罢,“东北虎”又得四处奔波觅食,年年如此。
“中国是围棋的生母,日本是围棋的养母”———
谁来养大中国象棋呢?
一段时间以来,为区别国际象棋,在我国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象棋一直称作中国象棋。但在智运会期间,中国象棋又改称回了象棋,目的是为了该项目能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和推广。身兼世界象棋联合会推广委员会主任的赵国荣院长就象棋如何走向世界谈了一些看法。他说,从本届智运会上来看,象棋的推广工作总体还不错。从世界象棋锦标赛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选手到本届智运会的32个国家和地区选手参赛,人数翻了一倍多,范围也从亚洲扩展到欧洲美洲非洲,象棋正在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参赛选手也不仅仅局限在华裔选手中。这些选手水平虽然还有待提高,但发展前景还是很被看好。赵院长认为,象棋的推广不能仅靠华裔选手和留学生的推动,更重要的是,许多英文的书籍和英文的软件开发,也是重要的辅助工具。在国外,会下国际象棋的人很多,有这样的基础,学习象棋就很简单,只是苦于没有这方面入门的英文书籍和软件。
赵院长介绍说,当初日本在向世界范围内推广围棋时,就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比如,日本围棋协会每年都要拿出大笔资金,派一些二三流的围棋选手到世界各地办免费的围棋普及班,分发各种语言的围棋书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才有了围棋现在红红火火的局面。圈中人都戏称,中国是围棋的“生母”,日本是围棋的“养母”。由此可见,日本在对围棋事业的发展,使之走向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些具体方法和措施,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好的借鉴。
从象棋发展的长远战略上看,若想保持生命力,象棋就必须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的前面几小步,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迈起。中国棋院以及象棋界人士,应借北京举办首届智运会的契机,做一些踏踏实实地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