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棋牌> 正文 
记北京象棋名家徐家亮:往来棋坛 因舞结新缘(3)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0:29 劳动午报
记北京象棋名家徐家亮:往来棋坛因舞结新缘(3)

徐家亮(右)和他的弟子张连城(左)、张连城的弟子谢军在一起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谢侠逊北京封雅号:“北京二亮”

  1951年,在谢侠逊家里,徐家亮认识了这位后来有“百岁棋王”之誉的棋坛巨擘。那天,他跟徐家亮下了一盘棋,让徐两先,结果徐胜。据说,谢凭借资格老,当时就是上海第一号名将何顺安去,谢老也要让他一先。下完让先的象棋,谢老拿出国际象棋来,教徐下国际象棋,他说有象棋底子,这个好学,于是就教徐国际象棋的走法,待徐会走之后,他说
我们试试吧,就让徐一马,老少二人下了起来,结果,徐赢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盘国际象棋。谢老那天兴致很高,嘱他以后“经常来”。

  1958年,徐家亮力克各路高手获全国国际象棋冠军;1981年,国际棋联批准他为国际裁判,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国际裁判。追根溯源,“百岁棋王”谢侠逊把他引入“64格”天地功不可没。

  全国第一届棋类比赛于1956年在北京举行,三棋裁判长是一位下围棋的王姓民主党派人士,副裁判长是谢侠逊、彭述圣、张雄飞,徐家亮是那次比赛中最年轻的裁判。闲暇时,几位裁判坐在一起谈起年龄,“西北棋王”彭述圣彭老那年83岁,而徐家亮25岁,董齐亮28岁,屠景明30岁,三个年轻裁判的年龄加起来也是83岁,这般巧合一时传为佳话。

  比赛期间,几位年轻裁判与张德魁、谢小然等前辈合作,写一些比赛消息和评论,他们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报刊上,给主办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比赛结束之后,就留下他们编“1956年全国象棋比赛对局选注”,归谢侠逊领导,常与他打交道。当时棋界喜欢起一些雅号,有一次,徐家亮和董齐亮到谢老处,他指着他俩说:“你们是‘北京二亮’!”

  这个雅号就这样叫起来了,至今已经整整叫了半个世纪。其实,这二老都是

上海人,今年年初的北京市职工运动会棋类比赛,董老是仲裁,徐老是总裁判长,记者笑言:“上海二亮,北京发光,同场执法,镇室压堂……”随后在河北巨鹿举行的“全国老干部象棋比赛”中,二老又作为棋手参赛,记者又笑言:“北京二亮,同场较量,七老八十,互不相让……”

  我曾拍了一张二老对弈的照片,发表后接到电话、短信和邮件数十个,都是祝他们健康长寿的内容。

  喜结秦晋舞为媒

  徐老有两次婚姻,他把前妻叫“老老伴”,把现在的妻子叫“小老伴”。

  徐老的老老伴也是上海人,是从上海考入中国农业大学的,学园艺,后来分配到山东某研究所当技术员。工作之余,她喜欢研究

红楼梦,她单位领导“官僚主义”严重,说她走白专道路,组织团员开会批判她,年轻的她禁不住打击,1959年跟徐老结婚后,不到一年就得了精神分裂症,主要的症状是幻听、幻觉,发病的时候脱了衣服满街乱跑,口里念念有词,1972年病情发展到极点,受幻觉的驱使,从4楼跳到楼下,幸亏楼底下有一棵桃树托了她一下——一枝七八公分粗的树枝都生生给压折了!才救了她一命,但造成腰脊椎粉碎性骨折,在北医三院住了半年多,好不容易才慢慢恢复……

  徐老陪伴病妻36年,其间多次送她到医院治疗、陪她住院,但到底也没能彻底治愈……1996年4月底,老老伴因同时患心脏病不治去世。

  卸下沉重负担,徐老未泯的棋心再次飞临楚河汉界,当年6月在太原举行的全国工运会象棋赛中,以后走逼和了火车头队职业棋手象棋大师宋国强。随后8月,在兰州举行的“电力杯”全国象棋名人赛上,他在包括有三位特级大师在内的众多高手参加的形势下,以在赛前被认为必然会垫底的情况下,以4胜3和的不败战绩获得冠军。当时徐老已是65岁高龄,从此有了象棋、国际象棋双枪将的美名。徐老素以编书著书名世,有棋艺理论家之称。而那次比赛中他的对手大都是职业棋手出身,因而有人撰文以“理论战胜实战”而赞誉之。

  徐老业余生活里有三大爱好:跳舞、唱歌和弹琴。据他说,舞步舞曲,乐谱乐曲,不仅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而且能促进记忆力的加强,延缓大脑的衰退,对老年人来说,还可有效地防止老年痴呆。他还说,记舞步舞曲,乐谱乐曲,就像记棋谱棋局一样,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起着互相促进的特殊作用。因此徐老乐此不疲,既锻炼身体,又练脑子,还可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艺术的感觉。

  跳舞也能结硕果,徐老有早锻炼的习惯,这习惯就是每天早晨去公园跳舞。徐老初到公园学舞时,教舞的老师说:“你们俩搭个伴儿,在一起跳。”这舞伴就是他现在的老伴小王。徐老和小王成了一对固定的舞伴后,他们跳着跳着,从陌生到默契,从不相识到非常熟悉,最后终于产生了恋情。1999年,他们走到一起,结为秦晋之好。去年记者跟徐老聊天,问起他们两人的年龄,徐老说“我74,她47,”幸福之感溢于言表。

  当编辑做裁判,样样突出

  徐老大学毕业后,分到安徽铜官山矿物局当了半年技术员, 1953年调到国家机关,先在原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局企业管理处,后到冶金部的冶金建筑研究院,1960年在研究院里被提升为工程师。棋坛元老刘国斌、王品璋等现在和徐家亮见面时叫 “徐工”,我想这大概是渊源所在。

  1958 年徐家亮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冠军。1962年徐家亮调到北京市体委所属的北京棋艺社,任国际象棋教练,与过惕生、金亚贤、崔云趾、张德魁等北京棋界元老同事三棋运动。一年后,北京市成立棋队,徐家亮被选中为专业队员,到位于先农坛的北京师范学院运动系,任北京国际象棋队教练兼队员。1965年出任国际象棋国家集训队主教练,在与前苏联国际象棋队的对抗赛中,他排兵布阵,不仅为当时的中国队取得了两场胜利,而且自己在比赛中也战胜了苏联大师一局。

  “文革”期间,棋队解散,徐家亮被分配到位于德胜门外祁家豁子的北京葡萄糖厂,当了8年工人,被一起摸爬滚打的工友称作“徐师傅”。在工厂里他发挥了一个技术人员应有的作用,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搞技术革新,为工厂增产和新产品的生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因而获得了北京市一轻局先进技术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1978年,在全国范围的知识分子“归口”大潮中,徐老从葡萄糖厂调到国家体委所属的人民体育出版社,这一年他47岁。

  徐老对外语学习一向很重视,在学校里他学的是英语,毕业后结合工作需要自学了俄、德、日语,平时他还非常注意通过学习提高文字修养,这使他在出版社的工作如鱼得水,翻译编辑了大量的棋牌图书,他不仅编写过许多象棋、国际象棋的图书,而且还编辑过英汉、汉英体育词汇等的工具书。徐老自己写作的棋书有七八十种,现在,他已经把其中近60种的版权授予国家图书馆所属的数字图书馆,还有将近二十种自己的著作授权给海外的图书出版商,在海外出版了港台版等。

  但是,徐老在出版社的主业还是从事书籍的编辑和审稿工作,他当责编编辑的书有300多种,如果每本平均按20万字计算,总共有6000多万字,这些书籍主要是象棋和国际象棋,少部分是围棋、五子棋、桥牌和武术,并有《英汉体育词汇》、《汉英体育词汇大全》、《英汉汉英武术词汇》等工具书和英文版的《太极拳竞赛套路》等。

  在人民体育出版社,由于工作与爱好结合在了一起,这是徐老人生的鼎盛时期。徐老在那里评为副编审、编辑室副主任,入了党,成为副处级干部,还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该社成立音像部,他兼任音像部主任,晋升为正处级;1990年评上编审,这是出版部门的高级职称,相当于教授级。

  值得一提的是,徐老除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热心校外教育工作。他是北京市少年宫第一代国际象棋校外辅导员,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后来都成了国际象棋和象棋运动的骨干,当上了教练员或裁判员,有的还成了棋院的干部、棋协的官员。他执教过的学生从事其他行业的,有的成了司局一级的干部,有的成了博士、教授,有的成了著名记者,至于进大学、读研究生的人数之多已很难统计清楚。由于他在校外工作中作出的贡献,1980年,他与“故事大王”孙敬修等12人一起被北京市授予“校外教育优秀辅导员”称号。

  徐老的工作涉及很多个领域,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赢得了很多称号和荣誉。

  1990年,中国象棋协会授予他“象棋荣誉裁判”称号;

  1993年起,因为他在新闻出版工作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国务院授予他“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北京师范大学聘他为客座教授,他为该校首开象棋选修课,共开了3年。

  1996 年,北京市授予他北京市先进体育社团工作者的称号。

  2004年起,他每个学期还给北京大学象棋选修课的学生讲授象棋理论课。

  现在,徐老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了,但他一点也没闲下来,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仅担任北京棋类运动协会副理事长、北京老同志国际象棋会长和北京老同志象棋会副会长,一有活动他就出马;同时还在出版社继续做编审工作,担任部分编辑、审校工作,几部大部头的工具书,如英汉汉英体育词典等的编辑工作,还要他赶在

北京奥运会前完成;而工作之余,他还忙碌着培养棋界的苗子,他以前培养过女子象棋大师史思旋、国际象棋儿童女子世界冠军王珏……

  徐老与棋和书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在棋与书的云海中尽兴翱翔,把自己的一生几乎都投入到棋类运动,现在还在继续投入。望着75岁老当益壮的他,我突然觉得:徐家亮是一盘棋,临枰观之使人受益;徐家亮是一本书,窗前捧读不能释卷。

  采访快要结束时,徐老跟我说,以他目前的身体状况,他有信心活到一百岁,这样可以在余生为弘扬棋艺做更多有益的事。衷心祝愿这位棋坛长者健康长寿,青春永葆,棋心永在!(全文完)

  午报记者 张 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17

评论】【中象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