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洗河受益“马氏新政” 师徒配合默契不需太多语言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5:17 扬子体育报 | |||||||||
本报特约记者张晓露报道 两个很有个性的人凑在一起,不是誓不两立,就是珠联璧合,罗洗河与老师马晓春携手的效果,已经用冠军奖杯证明了答案是后者。 “幸运服”、“猜子风波”……半决赛时罗洗河的特立独行已经提起了媒体的高度兴趣,但是到决赛时,相同的画面却有了不同的内涵。“我让他穿那件衣服,前两局都没穿嘛!”马晓春透露说。还有一点,就是罗洗河一直对拿白棋和李昌镐对着干很有兴趣,但是
当年六小龙分别拜在聂马门下,罗洗河和邵炜刚受马晓春的教育,马晓春让他们每天上课象征性地付一元钱学费。“他还帮我们看棋谱记录,作评点。”可是马晓春后来又不承认这份师徒关系,因为跟他学习的时候,罗洗河已经有一定实力了,马晓春不想‘贪功’罢了。没想到多年之后,他们又再度携手,一个是第一次以国家队教练组组长身份带队出征,一个是首次征战世界大赛决赛,结果取得“真经”,功德圆满。 应该说,罗洗河虽然给人以很有个性的感觉,不过对老师还是非常尊重的,基本上是不争辩,默默地执行。但这样的配合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马晓春对他的落子速度一直很有意见,但罗洗河就是怎么也听不进去,决赛第三盘那手险些致命的缓着,就是罗洗河落子速度太快所至,马晓春在外面看了只能干着急。好在最终还是没有因此溃败,否则当晚难免要挨马大帅的一顿呵斥。 “他当教练当然有优势,他有他自己的眼界,也有他独特的东西,虽然未必全部适合我,但也是一种很好的借鉴。”“马氏新政”执行伊始,一周四次的分组训练赛让很多棋手都累到闻之色变,但惟独罗洗河却乐此不疲:“下大循环的分组赛,大家比较认真,跟平时训练不太一样。”落子如飞的他自然没有疲劳感,只要能不停地下激烈的对抗,对他来说快乐无比。但是对于几乎所有高手都热衷的针对性研究,他却不“感冒”:“我对那个兴趣不大,就看他们在那儿忙活,我在一边看报纸。下棋最终是个人的事情,当然你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吸收你所需要的。”可不?在决赛之前,马晓春再没为罗洗河准备过一次研究,只是打印了些棋谱悄然塞给他。 师徒配合默契,不需要太多语言和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