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黑白之间抢实地 楚河汉界将军急--围棋象棋起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12:29 城市快报
黑白之间抢实地楚河汉界将军急--围棋象棋起源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俗语说: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中国象棋。

  棋之于中国人已远不止一种益智游戏,而是志存高远的思想、永无止境的艺术。中国人将围棋和中国象棋与音乐、书法、绘画并举,琴、棋、书、画作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艺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中国人的审美认识和艺术的追求。

  围棋传说尧发明 象棋原创周武王

  围棋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棋盘上各画19条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各有180枚。弈棋有对子局和让子局之分,采用包围与反包围的基本战术,故称围棋。围棋对弈,运用“做眼”、“点眼”、“劫”、“围”、“断”等技法吃子占位,战胜对手。下围棋局势千变万化,搏斗激烈紧张,而且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既可以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陶冶了情操,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中国象棋自古以来也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古时被称为“象戏”。中国象棋为9×10道棋盘,中间隔楚河汉界对弈,共32子,红、黑双方各16子,分别有一将(帅)、二士(仕)、二象(相)、二马、二车、二炮、五卒(兵)。其基本规则为:马走日,象走田;隔子飞炮,车行一线;兵卒步步直向前;老将守深宫,斜士保驾銮,两军鏖战一棋盘。

  围棋与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尧造围棋”一说说明,围棋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围棋最初棋制规则并不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第一次较大的发展后,汉代时已开始普遍统一为采用17道和19道两种棋制。三国时,围棋发展到了新阶段,高手不断涌现。两晋南北朝则是围棋发展的第一个全盛期,围棋开始定型为纵横各19道棋盘、361个棋位的棋制,并赋予了理论上的阐释。由于玄学的兴起,那时文人学士均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

  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当时的棋艺分为九品,据《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见棋类活动之普遍。现代围棋分为“九段”即源于此。

  中国象棋相传为周武王所创,后经由战国时代的博戏演变而来。南北朝时,北周武帝擅长象棋,并撰《象径》,使中国象棋逐渐流行起来。唐代,中国象棋发生变革,已分为将、马、车、卒四个兵种。而直到宋代,中国象棋才基本定型,相应增加了炮、士和象。宋代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记载着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中国象棋谱,这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最早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到明、清之际,为了着棋和记忆方便,才将一方的将改为帅,象改为相,并出现了仕与士、卒与兵的区别。

  棋盘之间有社会

  围棋与中国象棋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它们以小小的棋盘和棋子勾画了一幅生动的中国传统社会缩微图。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邸永君认为,围棋和中国象棋反映出了中国文化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过并至今仍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而中国象棋则表现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正是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才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从细处着眼,从棋子棋盘到棋制规则,每一处都有着中华文化的痕迹。围棋的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两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既无大小,又无分工,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拥有两口“气眼”。“气眼”者,空目也,意即活动空间,且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这体现着古人线性思维轨迹: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地盘,用当今流行用语言之,就是根据地;要想保地盘就要使地盘连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有所依托,这个依托就是城池(气眼)。群体力量大于个体,个体联合起来就产生力量;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其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而中国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帅)、士(仕)、象(相)、马、车、炮、兵(卒)等七种。功能各异,贵贱不一。其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即使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败。其余各子也因功能不同而地位不一,价值大有区别。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则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由此衍生出诸子地位悬殊,不可等同。这些无疑正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象征和缩影。

  古棋谱里传奇多

  2004年夏,经过数十位当今棋界权威专家数年的整理和考订,《中国围棋古谱全集》、《中国象棋古谱全集》在中国棋院面世,这是目前唯一一部棋类古谱大全,全集共计44卷,其中围棋古谱共搜集有10部20卷宋代至清代的珍贵棋谱;中国象棋古谱共集纳有10部24卷明代至清代的棋谱,内容包括了中国棋类文化的各个方面,俨然是一部生动的中国棋类文化史。

  谈起古棋谱,谱内谱外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中国围棋协会主席、该书主编陈祖德说,他的老师就是古代棋谱。1959年参加第一届全运会集训时,上海围棋队只有陈祖德一人,无人对练,于是找来古谱,整天打谱,其中有一本叫做《寄清霞馆》。上世纪70年代,这本《寄清霞馆》的要价是300元,那时候陈祖德的工资是每月60元,最后只好忍痛割爱。到了90年代,陈祖德在棋院门口又见到了这位“老朋友”,心想这次买下没问题,谁承想人家出手就要3万元。

  清代范西屏被誉为“千古第一棋人”,此次编辑出版的范西屏所著《桃花泉弈谱》二卷,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价值最大的古谱之一。历代棋手皆备诸案头,后世重刊不断,存世版本竟有十五六种之多。

  成书于1808年的《渊深海阔》棋谱被历代象棋高手视为至宝,如今该谱已为孤本,唯一的手抄本现为民间私人收藏,世人难得一见。为重现这本极富传奇色彩的手抄本风貌,多位专家参照原抄本,又多方考证相关资料加以编校,使这本传奇孤本棋谱在成书二百年后重获新生。

  围棋:瞄准奥运

  任何体育项目,要想发扬光大,都必须得到世界性比赛的支持和推动。围棋也一样,要想走向世界,必须经过这一步。而实际上,围棋的发展甚至还要早于一些体育项目。但围棋的发展并不平衡,只局限于中日韩等少数国家,这也可能是围棋无法走向奥运会的真正原因。1999年,日本棋院和欧洲围棋联盟(EGF)曾正式向国际奥林匹克机构(IOC)提出增设围棋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建议。但因为上述原因,至今棋手参加奥运会的梦想没能成为现实。

  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华以刚表示,就目前情况来说,围棋还不可能进入奥运会大家庭。华以刚说,根据国际奥委会有关规定,必须有至少75个国家将一个项目列为体育项目,并且在这些国家中有相应的正式组织,这一项目才可能被纳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目前,除中、日、韩三国围棋活动比较普及外,围棋在其他国家的群众基础还相对较弱。此外,即使是围棋活动开展较多的日本,也没有把围棋完全列为体育项目。华以刚说,日本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媒体在报道围棋比赛时都是将其归入文化类而非体育类的。

  棋圣聂卫平有个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围棋早日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他说:“一百年前飞扬跋扈的洋人称我们是‘东亚病夫’,现在申奥成功了,中国得到了世界的尊重和支持,俗话说国运盛则棋运盛,围棋是中国人发明的,进入奥运会是早晚的事。”

  而在围棋界,应氏杯则被称为围棋奥运会。已故企业家应昌期先生于1988年创办了应氏杯。直到现在,应氏杯冠军40万美元的奖金仍然在各项世界棋类大赛中名列第一。同时,应氏杯4年一届,决赛5番棋,这些,都为其赢得了“围棋奥运会”的美誉。

  中国象棋:变中求荣

  三大棋中,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估计中国有两亿人会下中国象棋。

  但近年来,对于中国象棋运动的发展前景,很多关心这项运动的人都持焦虑心态。河北棋院院长刘殿中说:“同样作为传统体育项目,我国的围棋运动近年发展越来越好,而中国象棋则不尽如人意。刘院长说,我国的中国象棋爱好者很多,将近2千万,且人数仍呈上升趋势,中国象棋的市场其实是很大的。”

  象棋特级大师吕钦说:“中国象棋发展缓慢主要是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围棋的比赛要比中国象棋多许多,主要是日本、韩国的大财团出资,奖金很高。中国象棋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多想些办法。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一定会好转的。”

  2003年,在围甲联赛如火如荼之际,中国首届象甲联赛鸣锣开战。中国象棋甲级联赛是在全国团体比赛的基础上改造而成,职业队、分站赛、冠名权,都给古老的象棋运动注入了活力。中国棋院院长、中国象棋协会主席王汝南说:“我们举办中国象棋甲级联赛就是给大家搭建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也促使这项运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见习记者 张洋)



 

评论】【围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鞋狂创意摄影赛


ZVEZDOCHKA


OVOLO LACE


Air Rift巴西


动网秀水杯豪门球迷冠军杯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