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英格兰新10号获队魂钦点接班 曼联为他宁弃国米王牌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9月08日08:41  新浪体育微博
克莱维利本场表现优异克莱维利本场表现优异

  新浪体育讯 说起10号球衣,人们马上会想到马拉多纳、普拉蒂尼、济科、巴乔这样的球队核心,的确,在绿茵场上,前腰球员似乎对10号球衣情有独钟,他应该是球队进攻的组织,甚至是整个战术体系的灵魂。然而,英格兰队的10号球衣却略有不同,从莱因克尔到谢林汉姆,从迈克尔-欧文(微博)到鲁尼,10号球员更多地被赋予了攻城拔寨的职责。不过与摩尔多瓦一役,人们却惊奇地发现,英格兰的10号球衣穿在了克莱维利的身上,在经历了乔-科尔、杰拉德、阿什利-扬等人的尝试之后,这名既能踢中场中路又能踢前腰的球员,给英格兰注入了很多新鲜元素。

  作为新一代的杰出代表,曼联(微博)新星克莱维利无疑成为全英格兰的新希望。上赛季初段,初出茅庐的克莱维利用年少老成的表现宣告了又一颗未来之星的冉冉升起,然而随之而来的伤病却令“聪明利”骤然从天堂坠入地狱,即使是伤愈之后,曼联小将也没能找回那曾令人为之倾倒的状态。

  不过如今,凤凰涅槃的克莱维利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并且无论在曼联还是在英格兰队,克莱维利都被视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弗格森甚至直言:“不引进新中场就是要为克莱维利创造更多的上场机会。”结果斯内德、摩德里奇先后与红魔擦之交臂。看看克莱维利与卡里克那令人惊心动魄的双后腰吧,曼联的中场拦截能力毫无疑问是英超诸强中最弱的,但即便如此,老爵爷也愿意为克莱维利的成长缴纳这昂贵的学费。

  克莱维利在英格兰队的成长环境同样无比优越,霍奇森在克莱维利身后安置了兰帕德和杰拉德这样的大佬为其保驾护航,有了两名经验丰富的老将助阵,英格兰的新10号只需要考虑如何梳理好球队的进攻即可,而这恰恰是克莱维利最擅长的事情。第26分钟,克莱维利中线处为迪福送上直塞,可惜被对手破坏;第57分钟,克莱维利漂亮地将球分给空当处米尔纳,但后者的传球被门将没收;第87分钟,克莱维利禁区边缘送出精妙传球,沃尔科特的低射被门将得到。

  除了梳理进攻,克莱维利距离个人英格兰处子球也是近在咫尺。开场仅仅3分钟,克莱维利就为球队创造了绝佳的得分机会,他在禁区内的射门打在了布尔加鲁手上,主裁判果断判罚点球,兰帕德一蹴而就。第30分钟,克莱维利禁区前的低射紧贴着近门柱偏出,与进球差之毫厘。第47分钟,克莱维利接到格伦-约翰逊(微博)的回敲,小禁区前扫射偏出。第66分钟,克莱维利又接到兰帕德的横传完成一脚极具威胁的抽射,可惜又一次擦柱而出。

  在《天空体育》的赛后评分中,克莱维利得到7分虽然不高,但全场最佳兰帕德特意夸奖了曼联小将的表现,认为他能够在未来成为他的接班人:“有克莱维利在身边搭档是一种愉悦,在未来几年里,他将成为球队重要的一部分。”主教练霍奇森也对克莱维利称赞有加:“克莱维利全场都很出色,他现在已经是曼联主力,当你看他在球场上比赛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弗格森那么喜欢他。”

  正如兰帕德所言,虽然对手实力一般,但克莱维利的表现却足以令人对英格兰的新10号给予更高的期望。《太阳报》记者史蒂芬-霍华德此前公开抨击霍奇森重用老将的策略:“杰拉德、兰帕德和卡里克这样的30+早该为年轻人让位,特别是威尔谢尔(微博)和克莱维利,这两人代表着英格兰中场的未来。”不过在霍奇森看来,新老搭配才是维持球队战斗力的最好组合,本场比赛,也正是有了“双德”在身后的支持,克莱维利才能够肆意地展示自己的进攻才华。别忘了,克莱维利刚刚度过自己23岁的生日,他依然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大马鹿)

分享到:
  • 新闻专题:云南彝良发生两次5级以上地震
  • 体育世预赛-英格兰5-0胜 新星进球德国3-0胜
  • 娱乐前妻曝孟广美丈夫猛料:孟广美是小三
  • 财经蔬菜之乡菜农不吃大棚菜 基地变化工围城
  • 科技亚马逊推新款电子书和平板 图集
  • 博客亲历云南彝良地震 历史上唯一处女皇后
  • 读书林彪坠亡为何就地土葬 日本对中国的积怨
  • 教育“异地高考”三大准入条件被指苛刻
  • 育儿澳大利亚48岁妇女自然受孕生五胞胎(图)
  • 健康疾控中心否认参与转基因米试验 空调咋洗
  • 女性大刊封面pk:周迅气场足 宇春粉丝疯狂爱
  • 尚品盘点十大最没用酒器 教你挑选澳洲海鲜
  • 星座测试他值得你投资吗 星座首页改版
  • 收藏让动物胆寒的标本收集者 冯小刚的油画
  • 更多关于 英格兰 克莱维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