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龙跃
再次看到董方卓的新闻,第一反应是——这哥们是不是都快三张了?
居然没有。资料显示:董方卓,1985年生人,今年实足26岁。顿生感慨,小董成名何其早!再生感慨,少年子弟江湖老。所谓“蹉跎岁月”,就是人一蹉跎,岁月就会显得荒芜而漫长。
蹉跎是个无情的词,说明时间无视天赋异禀和少年意气,最终它以获得的成就和达到的高度为一个人撰写史诗。
董方卓的史诗似乎在曼联首个中国球员以及比乙最佳射手的位置戛然而止,后来的,是残篇断简,湮灭字迹。有心人考古,也许还能依稀辨出,镌刻着的是中国球员欧冠第二人这样的字样,是华沙莱吉亚、波蒂莫嫩塞、贝尔格莱德红星等浓淡不一的墨迹。
但有心人毕竟是少数,在大多数人眼中,董方卓已经成为劣根深种的中国足球对外输出的一个笑话,他们在董方卓每次转会-失败-再转会-再失败后投去嘲讽的眼光以及轻飘飘出口,沉甸甸落地的两个字——丢人。
这个社会信奉成功者的哲学,不难理解。但如此不加掩饰地把挖苦和嘲笑掷向一个苦苦挣扎于路上的年轻人的行为,说实话,我还是有点难以理解。
我总觉得,这个在有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和足球联系在一起的人,内心里必定还是有点理想的。不然,性格内向如他,不会忍受着漂泊海外的孤独,忍受着从曼联到欧洲二流、三流联赛不知名俱乐部的落差,坚持着,辗转着。如果仅仅是把足球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在可以笑着面对失败的中国足坛,他完全可以活得更轻松。
可是董方卓选择了理想,遭遇了碰壁。
当然,我们可以对他碰壁的原因做不同的技术分析。比如他蹩脚的语言能力:蒋中正在70年前就说了:在现今之世,不善英文,不能立足。何况21世纪?比如他内向的性格:这个宅男不泡吧不派对,和队友很少有私下的交流。比如他的“懒”:据说向来对年轻人很有耐心的爵爷对董的评价就是“跑动太少”……但归根结底,这是方法的问题——这个世界,没理想有方法的未必不能成功,但有理想没方法的却一定不能成功。
董方卓就像一枚理想的弃子,他四向泅渡却四顾茫茫,始终等不到理想照进现实的一天。这个世界不乏这样的失意者,但在中国足球圈里,其实所见不多。中国足球太多能轻易放低身段,俯仰轻就者,相比之下,董方卓的屡败屡战,不甘心不放手,竟是难能可贵起来。
至少,他并不怕,还在坚持。
而有句话说得好——输不丢人,怕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