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妹子余睿是卡塔尔航空公司的空姐,得知卡塔尔成功申办2022年世界杯,她的第一反应是“卡塔尔的夏天怎么可能踢足球啊?”余睿说,当地夏季最高温度甚至超过了50℃,室外去不了,室内空调必须24小时开着。
李建明在卡塔尔经营石材,这位卡塔尔华人华侨协会会长是卡塔尔世界杯的坚定支持者,体育大赛意味着商机与市场。“我是通过2006年亚运会才认识卡塔尔,然后搬到了这里。”他确信未来很美好。
犹如读者对哈姆雷特的各种理解,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世界杯。世界杯对卡塔尔意味着什么,让人满意的世界杯又该以何种方式呈现?趁着采访亚洲杯的机会,本报记者收集了一些“相关利益者”的观点,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演绎内涵是真正的挑战
哈拉米(卡塔尔人,阿拉伯语报纸Al-Sharq总编辑)
这是整个阿拉伯地区的胜利,荣誉属于热爱世界杯的每一分子。在多哈生活的人们,无论种族或者国籍,都将成为卡塔尔世界杯“从无到有”的见证者。未来11年或许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困难,但都无法打压卡塔尔人的意志,我们有足够的财力,并且很自信。
真正称得上挑战的,是如何让“成功”的内涵演绎得更加丰富,最大化地释放世界杯的魅力与灵感。我的心愿是,用我们的行动给中东树立榜样,为世界杯历史、为脚下这块土地留下永恒的遗产。
鲜明特点决定经典与否
森雅史(日本人,日本足球共同会社记者)
卡塔尔赢得世界杯主办权是迟早的事,这个国家富庶而和平。很多人在讨论举办世界杯的基本要素,我的看法是在世界杯期间废除禁酒令,球迷与游客不用被迫改变生活习惯。这次采访亚洲杯,我特地从日本托运了一箱啤酒,但被海关没收了。我很无奈。
不过真正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卡塔尔能否办一届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杯,或者说经典。我总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意大利的湛蓝夏天,过去了那么多年,记忆还是如此清晰。
非洲成功了,何况这里?
罗瑞娜(意大利人,前2006年多哈亚运会场馆经理)
既然世界杯能在非洲取得成功,那么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富有的中东呢?亚运会后,我在多哈生活了4年,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完善基础设施只是时间问题。卡塔尔举办世界杯具有不少先天优势:他们的预算充裕,足球也是这里最受欢迎的运动。另外,多哈是一座国际化的新兴城市,“国际化”则意味着文化的多元与包容。
不过我身边的一些卡塔尔同事也有担忧,在2006年亚运会前后,当地物价曾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所以政府应当提前做好预案。
消融中东与西方的误解
诺埃尔(美国人,卡塔尔大学新体育科学项目教学主管)美国也申办了2022年世界杯,不过我却希望卡塔尔能赢,因为它的立意是和平。中东与西方世界的沟通存在障碍,彼此的仇恨与误解也在加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要寻求尊重与理解。举办世界杯恰好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年轻一代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有更多学生申请体育管理专业,2022年世界杯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尽管届时会有许多国际志愿者参与,但卡塔尔人应当扮演主角,这是难得的自我展示机会。
国家队打出成绩能加分
霍奇(澳大利亚人,阿斯拜尔体育学院媒介主管)
我对卡塔尔的申办理念充满好感。地方小有地方小的好处,人们可以在一天之内看两场比赛。在中东地区举办世界杯,外面的人们将对这里产生新的看法。
我的建议是,尽快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修建更多的酒店。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他们需要培养一支有竞争力的国家队,毕竟作为东道主,如果战绩出色的话,将给这届世界杯增加印象分。
本报特派记者黄春宇(本报多哈1月2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