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洲大陆在足球世界并未被遗忘 本土球员的梦只差一步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2月16日23:58  足球-劲体育

  记者寒冰评述 当1985年尼日利亚夺得第1届世少赛冠军时,人们说那是非洲足球第1次觉醒;1989年尼日利亚第1次闯入世青赛决赛时,人们说那是非洲足球真正的觉醒;当1990年世界杯喀麦隆历史性闯入8强时,人们说那是非洲足球真正的觉醒;当2009年加纳夺得世青赛冠军时,人们还在说那是非洲足球真正的觉醒……

  真正的事实是:6次进入世少赛决赛并3次夺冠的尼日利亚,迄今仍然没有真正的职业联赛,近15年从未染指过非洲杯。真正为非洲足球带来改变的,还是欧洲人在西非本土建造的青训营:地处科特迪瓦的含羞草俱乐部,以及加纳的橡树心俱乐部为他们培养了德罗巴和埃辛这样的超级球星,而他们对本国足球的唯一贡献,就是把更多的科特迪瓦人带到欧洲去。

  比起过去粗放的“足球奴隶贸易”,如今的非洲足球青训体系更加现代化,但本质没有改变——仍然是向欧洲提供劳动力的原矿石。这从2009年世青赛冠军加纳队的构成就能印证:21名球员仅有10人来自加纳本土球队,包括队长阿耶乌、金球和金靴得主前锋阿蒂亚、后卫门萨和阿格耶芒兄弟在内的绝大多数主力都已在欧洲踢球。本质上,这与10年前的非洲足球生存形态没有本质区别。而事实上,加纳和科特迪瓦本土联赛的球队在非洲冠军联赛中也已整整10年无缘决赛——这也是这10年来北非球队称霸一时的关键,他们几乎所有精英球员都在本土效力。

  世俱杯历史上,非洲球队此前合共出赛15次,只取得3胜1平的成绩。虽然打入19球却失了28球。即便是名震非洲多年的霸主开罗民族,也曾多次被羞辱。来自积贫积弱的中东非球队,能连克帕丘卡和愉港国际,本身的意义其实早已超越了加纳依靠大半支海归兵团问鼎世青赛。除却经济基础过于强大的南非,非洲足球版图最薄弱的中东非及南部非洲地带,也是整个非洲最贫弱的地区。这片容纳了2亿赤贫人口的地区,20个国家几乎全部都是位列最不发达国家名单,等待国际社会救济。去年世界杯预赛,法国名帅吉雷瑟险些掀喀麦隆下马,算是中东非洲足球复兴的标志。但他依靠的仍然是奥巴梅扬三兄弟这样的海归球员。

  就像加丹加省长卡图比3年前铁腕统治大幅度削减金属矿石出口一样,这位推土机队的主席绝不把成功建筑在海归球员身上。他的球队主干全部来自本土,仅有的外援也从南部非洲的邻国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寻找。首度杀入世俱杯决赛的球队,其实还缺少被禁赛一年的队长兼首席射手姆普图和卢萨蒂苏——他们也来自矿业为经济命脉的加丹加省。卡图比的球队今年踢了超过60场联赛,以及14场跨越整个非洲的非冠联赛,这对于任何一个欧洲豪门而言都是不可想象的体能极限。但由中南部非洲球员组成的推土机队,完成了这不可能的任务。

  对于非洲而言,这才是属于足球的真正复兴。非洲的球员们无须到欧洲证明自己,在预算超过1000万美元的非洲球会中,他们一样可以成长为世界级的球星。卡图比曾说,他的梦想就是让自己的球会征服世界。现在看来,他的梦想只差一步。还没有哪支球队能依靠本土球员称霸世俱杯,民主刚果这个盛产铜矿的省队正在实现这个梦想。不久的未来,这里也很有可能取代法国联赛,成为非洲足球真正的富矿区。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0年世俱杯专题 

更多关于 非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