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奇名帅罗布森用笑容终结悲剧 14座奖杯堪称时代泰斗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03日18:20  足球-劲体育

  记者寒冰报道 这个7月,英国失去了三位真正的战士:哈里·帕齐和亨利·阿林汉,是一战凯旋英国陆军最后的幸存者。另一位,就是博比·罗布森爵士。有人说他应该得到香克利、斯泰因和巴斯比一般的礼遇,但在很多英格兰球迷记忆里,他只是一位被球迷掌掴、被媒体痛骂“蠢货”的蹩脚教练。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人们还是低眉垂首,向这样一位也许在职场空有余恨,在人生中足够勇敢的斗士表达敬意。

  博比·罗布森,一位为英格兰足球开创技术流革命的先驱,一位无论场内场外德行堪为师表的绅士,一位结束了一个时代的泰斗———14座奖杯,只是记录他职业生涯的14个坐标,许多年后他都必将被球迷们铭记。或许若干年后,圣詹姆斯公园的铜像会让博比·罗布森得到真正的顶礼膜拜。

  用笑容终结悲剧

  历史总是会重演,却只能聊以安慰。2009年7月26日,33000名球迷在圣詹姆斯公园目睹了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的“重演”:比赛双方仍是当年的出场队员,结果却完全相反。身穿白衣的英格兰代表队3比2战胜德国,早已瘫痪的博比·罗布森在轮椅上重温了19年前那个改变了他人生的夜晚。那一刻,他被整个英格兰抛弃;这一刻,扑面而来的掌声和欢呼,终于让他释怀。4天后,罗布森含笑结束了这场长达17年与癌症抗争的岁月———和赛场上一样,他失败了,但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就像他2005年出版的自传书名———《告别,但不说再见》。

  假如不是瓦德尔射失了那记关键的点球,或许罗布森不会有今日如此的德高望重。在英格兰的足球场上,他并不是一位真正成功的教练。没有查普曼那样为大不列颠奠基现代足球训练和战术体系,不像巴斯比爵士缔造两代问鼎欧洲的红魔,更没有拉姆塞爵士那般走运,用无锋442战术赢得惟一的一尊世界杯。当然,遑论草创靴室传统,开创红军20年王朝的香克利,甚至特立独行个性乖戾的克拉夫也比他更成功。论及奖杯,罗布森也不如完成四冠王奇迹的斯泰因。

  带领伊普斯维奇进入1978年足总杯决赛时他只会长传冲吊,1982年弃用凯文·基冈还招致一位纽卡斯尔球迷的当面掌掴,1年后就因为1场失利让英格兰无缘1984年欧洲杯决赛周———他是马拉多纳“上帝之手”的见证人,4年后又被德国人点球淘汰。直到与世长辞,他都没有在英格兰的土地上捧起过联赛奖杯,以及传奇教练标志的冠军杯。纽卡斯尔球迷倡议要在圣詹姆斯公园为他竖立雕像,可他并没有为这座球场带来过一座奖杯。他的成功都集中在被英格兰人民抛弃的1990年代,在埃因霍温、在波尔图、在巴塞罗那———2次荷兰冠军,2次葡萄牙冠军,还有1座欧洲优胜者杯。可那时,英格兰人更推崇的是弗格森、温格还有凯文·基冈,甚至古力特。

  作为一位教练,他被人推崇的似乎只剩下长达54年的忠贞婚姻,长达17年的癌症抗争,以及交绝不出恶言的绅士风度。76岁高龄的他足够名宿,却没有足够的奖杯为爵士这个至尊的贵族名号增添光彩。19年前的那场悲剧,始终都没有给他在英格兰的球场上证明自己的机会。

  壮志未酬身先去,如果有遗憾,罗布森也算是那个世界杯的诅咒困厄终生。在欧洲他是一位顶级的教练,可在英格兰,人们始终都在用过去的失败来衡量他今日的成功。哪怕是带领险些保级的纽卡斯尔杀入冠军杯,就因为点球被马特乌斯的游击队淘汰出预赛,也成了老人的罪证。

  被蒙蔽的专业成就

  很遗憾,博比·罗布森没有在英格兰留下足够的奖杯。可是每一位享受如今英超欧洲至尊荣誉的球迷们,恐怕都应该知道,英格兰联赛“大陆化”的革命潮,恰恰是发轫于罗布森。只不过,1990年在意大利的悲剧,让他的理想戛然而止。

  1979年,罗布森没有把队中公然忤逆的内锋维伦打入冷宫,相反却从谏如流,改弦更张———以队内两位荷兰国脚中场蒂森、穆伦为核心,大打地面配合。这在利物浦式长传冲吊大行其道的1980年代足以标新立异,伊普斯维奇也

  得以连续两年获得联赛亚军,并于1981年掳得联盟杯。相比1990年代初阿迪莱斯在热刺的革命,以及1996年温格在阿森纳的试验,甚至2004年风起云涌的大陆化潮流,罗布森的尝试在那个职业足球远没有工业化的时代尤属珍贵。为此,他不惜牺牲更衣室枭雄队长凯文·基冈,在英格兰国家队试行新政。

  1990年世界杯原本应该是属于罗布森的,他临战易阵,抛弃了英格兰球员熟稔的442,改打自由人战术。但这种过于先进的战术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时间练习,半决赛皮尔斯和瓦德尔先后射失点球。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潮水般的骂名,罗布森退隐林间,选择了海外。也就正在此时,他第一次被医生诊断出癌症。8年的英格兰国家队生涯,无与伦比的压力与折磨他至死的癌症有着直接的关系。尽管如此,他还是在意大利为英格兰贡献了一颗绝对值得期待的未来之星———加斯科因。可惜,缺少了他的悉心培养,曾经的“英格兰天才”,据说也将很快与老人泉下相见。

  在欧洲大陆的7年,罗布森周游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真正见识了欧洲大陆的足球。在这里,罗布森更像是一位布道者和伯乐,他将英格兰足球特有的冲击力和精神力带给了埃因霍温与波尔图,以及巴塞罗那。等到他离开,那里诞生了罗纳尔多、范尼,以及真正跃入顶级球星之列的瓜迪奥拉。即便是在英格兰本土,他也有遍地桃李:英格兰国家队1980年代的顶梁柱特里·布彻,荷兰欧洲杯冠军队员穆伦和英甲最佳球员蒂森。可以想象的,假如不是五次癌症的折磨,以及1990年整个英格兰的浮躁,罗布森本可在这片沃土培养更多才俊。

  如今功利盛行泯灭道义的职业足坛,早已鲜见罗布森这样慎言笃行的君子。这个意义上,一贯奉行“交绝不出恶言”的博比·罗布森爵士,绝对堪称业内难以企及的道德标杆。

  一个古典时代的结束

  博比·罗布森撒手人寰,留给英格兰足坛的反思被铺天盖地的追念与致敬覆盖。为什么总是要等到天渊两隔,人们才能给他一个公正的评判?2006年老人罹患脑癌、结肠癌与肺癌并发时,他还在考虑是否成为爱尔兰国家队主帅斯汤顿的高参。这样一位深爱足球胜于一切的老人,竟然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被整个英格兰主流媒体抛弃,不得不辗转海外,以求生存。听听罗布森在1986年世界杯时,如何评价以捧杀、棒杀为原则的英国媒体:“没有你们这些人,我会比现在快活两倍,我的成功也会多两倍。”

  1990年代初,英格兰足球正是百废待兴———《泰勒报告》和欧洲禁赛彻底毁掉了利物浦,不列颠一片万马齐喑。特立独行如克拉夫,也不得不在暮年低下高傲的头颅。弗格森能异军突起迅速上位,除了个人能力和运气外,真正的动力恰恰在于曼联依靠改建球场囤积的原始积累。作为与香克利、拉姆塞和巴斯比同时代的名帅,罗布森原可以让英格兰足坛的“技术化”革命至少提前5年。遗憾的是,英格兰媒体的急功近利,葬送了罗布森报效豪门的雄心。

  如今,英格兰足坛因循守旧之风并无改观。外教带来的大陆化战术改变了英超的上层建筑,却并没有真正动摇英格兰足球的传统根基。绝大多数教练没有当年罗布森从谏如流的勇气,更没有他临战易阵的魄力。罗布森曾多次建言英足总,完善教练培训机制,并鼓励英格兰教练留洋。可时至今日,除了早年的维纳布尔斯、霍奇森外,英格兰再无教练有胆量到欧洲大陆历练。麦克拉伦在荷兰算小有成就,可他与罗布森一样,也是被英格兰媒体毁掉的“标靶”。直到卡佩罗驾到,英足总才真正打算启动国家队训练基地,以及教练职业培训体系。遗憾的是,当初一直为此奔走的罗布森,已经看不到这一切。

  罗布森已经远离人世的恩怨,人们或许要问:何时,英格兰还会再出一位真正的古典绅士?或者,至少能有一位被欧洲大陆认可的顶级教练,在舰队街的口诛笔伐中幸存?

  逝者长已矣,生者当所思。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罗布森病逝专题 |英超09夏季动态 专题  英超积分榜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