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效瑞:为何从亚琛不辞而别 制度不改留洋没希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00:58  新浪体育
张效瑞:为何从亚琛不辞而别制度不改留洋没希望

如今的张效瑞已成为松江主帅

张效瑞:为何从亚琛不辞而别制度不改留洋没希望

张效瑞接受新浪体育专访

新浪体育讯 

  在同时拥有泰达大球场和水滴体育场两座现代化球场的天津,就连上世纪90年代烙下深深甲A印迹的民园体育场也已经淡出了球迷的记忆,更不要说是更加偏僻的河东体育场,这个曾经见证过天津足球最鼎盛年代的地方。在10月的最后一天,作者乘车一个小时才来到这座已经显得有些简陋的球场,但目的并非追寻天津足球辉煌的痕迹,而是一位曾为天津乃至中国球迷视作瑰宝的球员,他就是当年健力宝四小天鹅中被誉为最具巴西风采的中场-张效瑞。

  如今的张效瑞已经成为了乙级球队天津松江队的主教练兼队员,此时球队正在进行一场分队对抗训练,张效瑞作为替补一方的后腰登场,一边比赛一边对球员的动作和跑位进行纠正。作为曾经留学过巴西的球员,张效瑞似乎很注重鼓励球员的发挥以及比赛的流畅性,每当队员打出精彩配合,“可以!可以!”的喊声就会让整个球场都听得一清二楚。而当裁判将主力队一次单刀球吹为越位后,效瑞也示意应该先让前锋射门后再吹越位,以便多找找破门的感觉。而在场上,张效瑞虽然跑动不多,但偶尔几次直传球仍然能看到当年的风采。整堂训练赛非常连贯,完全没有被教练人为终止,但是一堂课下来,效瑞却着实喊的不少。

  于是在回驻地的大巴上,作者与张效瑞开始了这次采访,尽管一开始要改口叫张指导很不习惯,但对面的人会给你这样一种感觉,他现在的确已经在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教练,而不再是当年那个个性十足的运动员。当被问起还会不会以球员身份来征战接下来的乙级联赛决赛阶段时,张效瑞很明确的说:自己已经逐渐的退下来了,训练赛上场只是为了更好的给球员们做个示范,今后他的主要角色仍然是主教练。

  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健力宝青年队成为了话题的开端,尽管有人觉得那只是一种变相的长期集训,但张效瑞觉得如此长期的国外生活,实际上也是一种比较另类的留洋方式,他们每天接受巴西文化,和巴西人一起比赛、生活。不过效瑞也表达了一些遗憾,毕竟健力宝仍然是一群中国孩子在一起生活,饮食起居不用发愁,如果能分散在各个巴西俱乐部里,那将是一个完美的模式。健力宝青年队最后以解散作为结局,球员们也都回到了各自的母队参加联赛,张效瑞回忆,当时曾经有过机会可以加盟巴西的俱乐部,但因为自己的所有权过于混乱(健力宝、地方足协、地方俱乐部都拥有所有权),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一念头。

  一边是一身巴西味道的海归少年,另一边是被“誉为”大熔炉的甲A联赛,很多人那时非常关心,张效瑞会不会也被这个染缸染的毫无特色?不过张效瑞本人并不在意这些:“重要的是自己怎么选择,我一直在坚持我自己的踢法,保持我的风格。”尽管在国奥队霍顿并不喜欢他的重攻轻守,尽管也有媒体批评他出球的节奏慢,不过张效瑞一直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风格。那么哪位教练是张效瑞最为敬重的?张效瑞给出了答案:“朱光沪指导带了我多年,他很清楚我的能力和风格,另一位就是曾在泰达当了两年主教练的金志扬指导,从来不会限制我的风格发挥。”

  话题紧接着转移到了张效瑞的旅德经历,他曾经以租借方式在德乙亚琛队踢了半年比赛。记得他到德国后的首场比赛,开场仅仅5秒钟他就以一记中圈的吊射砸开了对方的大门,这个进球让当时的亚琛教练震惊不已。对于去德国,张效瑞解释说自己当时只想用德国当一个跳板,“当时就想出去,去哪都可以,国内不可能,只有到国外了。”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张效瑞最终还是回到了天津。在谈到这段经历时,张效瑞这样总结:“一方面是有伤,更重要的就是生活不适应,语言完全不通,球根本没法踢。最后冬歇期的时候经纪人不让我回来,我找了个借口说要回国办点事情,然后就一去不回了。”说到这里,张效瑞也自嘲的笑了笑,留洋梦只坚持了半年就宣告破灭,这也是他足球生涯中的一大遗憾。而张效瑞是如此总结自己的球员生涯的:“只能说我没有达到外界对我的期望,本来我可以做的更好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中国球员海外追踪专题 

更多关于 张效瑞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