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路:尤文获胜谁该记头功 皇马阵中有个最差之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0月22日10:03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10月22日凌晨,欧冠第三比赛日,尤文主场2-1皇马,赛后新浪体育特邀意甲专家张路点评本场比赛,以下为录音整理:

   

这场比赛双方都面临缺兵少将的问题,尤文问题更多一些,大部分主力都不能出场,所以赛前估计皇马应该占有优势。从比赛的场面来看皇马在大部分时间里占有优势,但是比赛的结果却是尤文获胜,尤文获胜胜在对机会的把握,阿毛里出色的表现。开场后尤文率先发起了猛攻,皇马则显得没有进入状态,节奏相对较慢,5分钟就被皮耶罗抓住了机会射进了精彩的一球,这个进球应该有一半的功劳记给阿毛里,他精彩的分球制造了空档。皮耶罗在距球门较远的情况下果断射门,内脚背的弧线打的非常精妙,卡西利亚斯只能望球兴叹。

  之后皇马逐渐发起了进攻,主要的进攻点是范德法特,上半场前半段连续有三次射门都对尤文球门造成了威胁,而尤文的马尔基希奥在中场左侧的防守显得有些吃力,被对方多次从这里造成突破,好在尤文在两个边路的进攻比较见成效,尤其是内德维德在左路皮耶罗和莫利纳罗的掩护之下,多次的下底传中,由中路的阿毛里争顶,这个打法应该是拉涅利赛前的设定,尤文今天就是要用两个边路压制皇马。

  反观皇马,由于中场只有三个人,因此在厚度和宽度上都显得不足,锋线上由于范尼被安排在左边路,劳尔打中锋,伊瓜因在右路,但是范尼习惯于拿了球往中路走,或者有时候早早的就在中路要球,这样皇马的左边路基本打不起来。右路的伊瓜因也很沉默,基本上没有什么表现,队友拿到球也很少给他,这也使得皇马的两个边路很难发挥威力,中路一个劳尔也显得比较孤单。皇马边路主要靠两个边后卫,但是由于他们身前没有人协助防守,所以防守时比较吃力,进攻中也很难压得上去,到了中场也就不敢再往纵深发展,但是尤文打他们身后,这也使得皇马上半场两个边路没有发挥,这和433的阵容以及舒斯特尔的指导策略有关。

  下半场开场后尤文抓住了机会,在左路连续传中,最终是内德维德的传中给阿毛里提供了破门的机会,阿毛里完成了进球同时还有助攻,应该是尤文的第一功臣。不过此后皇马立即采取措施,8分钟换上罗本,范尼更多的向中间靠和劳尔呼应,罗本上场后在两个边路来回的扯动、突破,给尤文的两个边路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在左路罗本和斯内德的配合让尤文右路防守大为吃紧,以至于拉涅利不得不把萨利哈米季奇换到右路加强防守。虽然有这些变化,但是由于罗本的状态奇佳,使得尤文的中场自此被压制,最终皇马也是在左边路传中造成了破门的机会。

  下半场皇马的左中场斯内德发挥的更加出色,他在这一侧策动了多次进攻,给尤文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也给罗本提供了支援。反观尤文,由于球员的个人能力本身不是很强,像马尔齐奥尼、马尔基希奥能力都较弱,两个边后卫也不是非常得力,有些疲于奔命的感觉。莱罗塔列受伤中场就被换下,使得尤文的防线在配合上有了一些问题,不过梅尔贝里个人状态不错,几次一对一的拦截都做的不错。在尤文的防线上最得力的是西索科,在中场防守面积很大跑动也非常积极,有了他才让尤文的中场显得比较厚实。萨利哈米季奇上场后意识、经验和奔跑能力都还不错。内德维德仍然保持良好的状态,不断的奔跑,只是在最后阶段体力有些下降。皮耶罗除了进球,在前场的策应也不错,尤其是他更多的参与了防守,这个是一个进步。后防线上齐耶利尼依然是防守核心,状态并不是最好,有一些小的失误,尤其是那个失球,在对方传中的时候他并没有去盯威胁最大的范尼,而是去盯前点的队员,这是一个错误。门将曼宁格今天表现出色,救出了不少险球,尤其是他的出击,活动范围很大,多次化解了皇马的进攻。

  皇马这边拉莫斯表现平平,卡纳瓦罗和佩佩,加上后腰加戈,三个人在中路防守比较默契,使尤文在中路没有太多的机会,除了那个失球。卡西利亚斯两个失球都没有做出动作,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问题,不能过于苛责。皇马阵中最出色的是上半场的范德法特和下半场的斯内德、罗本,范尼表现也不错,并且有一个进球。劳尔和伊瓜因大多是在空跑,相比来说劳尔的跑动更有威胁,伊瓜因很难对对方构成威胁,是皇马表现最差的。

  在这个小组皇马的实力还是最强,但是总体来看两支球队较大优势领先两支东欧球队,从这点上看出线的希望是比较大的。

  (张路)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尤文 皇马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