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细数足坛穿裆明星:苏克空前纪录 卡卡场均6次惊艳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13:50  足球俱乐部

  穿裆作为足球运动里常见的技术处理方式频繁在比赛中被球员运用,以至于不少球迷都忽略了它的种种妙处。那么,在漫长的足球运动发展史上,穿裆都留下过怎样的经典,如何才能把穿裆技术做得得心应手,哪些大球星更精通此道,谁又被洞穿“小门”而遭羞辱?这都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穿裆的概念

  顾名思义,足球运动里所谓的穿裆就是把球从对方球员的双腿之间穿过去,从而达到战术目的。穿裆根据动机和效果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穿裆过人、穿裆传球和穿裆射门,其中穿裆过人和穿裆射门在国际大赛里较为常见。

  随着足球运动越来越强调全场的紧逼和身体的对抗,对“时间和空间”的占据成为了一种时髦。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球的路线和空当变得越来越狭小,而这反而给了穿裆更多的生存机会。对手贴得越近他暴露出的“小门”就会越加明显,还有什么比这更能破解层层紧逼呢?

  现代足球战术里,穿裆的核心精神就是在没有空隙的情况下寻找空隙,这与街头足球“为了花哨而花哨,为了穿裆而穿裆”的理念完全不同。穿裆很好地利用人体双腿间的缝隙捕捉可乘之机,它给比赛增添了更多趣味性和不可预知性,从而不让逞强斗狠的贴身紧逼太过得势。

  足球运动的妙处正在于,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那些杀气腾腾冲过来围抢的球员不可能是并拢着双腿挪过来的,故而不管对手来势多么凶猛,你都可以找到四两拨千斤的解决方法。穿裆是对脚法娴熟和精准程度的考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频繁使用穿裆绝活的人,基本功一定是最扎实的。

  穿裆传球的精妙配合不太容易形成,因为皮球穿越对手两腿之间的线路必须与接应队友的跑动轨迹一致才能成功。而穿裆射守门员的“小门”则屡见不鲜, 国际大赛里很多前锋都喜欢这种安全省力的方式,守门员一般都来不及反应,不过要在一定的距离穿并不大的一个“门”,确实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当然,还得有点运气。

  穿裆过人的方式

  穿裆的类型包括穿裆过人、穿裆传球和穿裆射门,这其中最引人入胜,最富变化的就是穿裆过人。穿裆过人的技术种类花样繁多,由于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复杂交错,不太可能将所有的穿裆过人方式都总结周全,现在我们就试着从实战的角度出发,罗列几种最为普遍的穿裆方式。

  (1)以逸待劳式。

  等待时机,对方主动逼抢冲得太猛时,穿裆过人几乎可以屡试不爽。当然,对方拼得不是太猛的话难度就大多了,在对方有所防范的情况下即便穿裆成功,被穿裆者也很有可能及时转身回追把球拿到。还有的时候穿是穿过了,但球趟得太大,也会被补位的其他防守队员得到。

  (2)假传真穿式。

  当进攻球员在一定速度下带球在中路前进时,防守球员在前方肯定会展开拦截,这时身体转向左(右)前方(注意:支撑脚不要转)假装要传给左(右)边的接应队友传球,然后在很靠近对方球员时将球轻轻向前推。一般情况下,对方球员会下意识抬脚拦截传球,这时球会从对方裆下穿过。

  (3)剪刀腿穿裆式。

  不少球技高超的球星喜欢通过假动作掩护来实现过人,先在对方防守球员面前不停地施展剪刀腿晃动,等他慢慢向后退时,看准时机就可以形成漂亮的过人了,在这方面最有心得的当属曼联队的当家球星C·罗。

  (4)背身过人式。

  要求球员原地控球,背靠防守球员,然后脚后跟磕球同时转身,这“一磕”就起到了穿裆摆脱的效果。这种情况要注意的是一个时机问题,因为时机不好对方球员很有可能卡住咽喉要道,从而在你之前得到球。当年雷东多过亨宁·贝格的一球堪称此类经典。

  (5)声东击西式。

  比如在左路高速带球插上时,对方球员在右边紧紧逼着,在与对方基本平行时,起右脚向右拨球转向内切,运用得好的话球会从对方裆下穿过,而对方绝对来不及反抢。世界上优秀的边锋都喜欢运用此招,典型的就是荷兰的“小飞侠”罗本。

  施术者:战术与快感

  受不同的足球文化影响,各个国家地区的球员对于穿裆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南美球员从小在街头和沙滩踢野球长大,细腻的技术使他们在穿裆方面颇有心得;而在欧洲更讲究整体配合的足球环境里,穿裆通常是球员在看到对方双腿间的破绽后再实施,并非事前刻意为之。在南美的足球理念里,穿裆技术是近身摆脱的核心技术环节之一,而欧洲的足球教学中这永远只是即兴发挥。

  当然,穿裆也并不只是个人行为,在一些教练的战术里,穿裆占有很大的比重。比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克罗地亚的主帅布拉泽维奇,就是一个对穿裆战术情有独钟的另类大师,他告诉队员们射门时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攻破守门员的“小门”,而不是去追求什么理论上的死角。那届世界杯的最佳射手克罗地亚人苏克,事实上也正是听从了恩师的教导,他的六个进球里有四个是通过穿裆射入的。

  从球员位置来看,边路攻击手通常是最为理想的穿裆技术执行者,因为他们只要利用穿裆摆脱防守球员纠缠,就可以面临很大的开阔地带,而在中路人员密集的区域完成对一个人的穿裆后,很快会有其他球员过来补防;另一方面,边锋在高速中的突进也给穿裆提供了条件,对手在奔跑中的防守很容易敞开两腿之间的门户。罗本、达夫、吉格斯都是擅长穿裆的边锋战士,另外,卡卡、梅西、特维斯这样的全能球员在侧翼和肋部活动时也频频上演如此好戏。

  从球员的心理看,使用穿裆技术的动机也不尽相同。有时是要故意羞辱对手,有时是个人表演欲望强烈,有时则是进攻形势需要,还有些球员纯粹是无意而为之。曾经的盘球大师德尼尔森在巴西联赛踢球时,就非常擅长用穿裆的方式羞辱对手,他总是把简单的球变复杂,可以不穿裆的球也去穿裆。曼联的C·罗更多地是希望利用这样的方式秀一秀脚法,他懂得怎样给球迷带来最大程度的视觉冲击。

  

尤文图斯前著名球星西沃里有句名言很有代表性——不但要让对手丢球,还要叫对方丢脸,否则你就不配做最好的前锋!在那些喜欢玩穿裆技巧的球员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存有戏耍对手、征服对手的想法。以左脚穿裆技术闻名于世的西沃里还表示:“我和马拉多纳是最好的朋友,但他对后卫太客气了,被侵犯后站起来又继续投入比赛。而我会报复对手,足球场上还有什么比穿裆更能羞辱一个人呢?”

  受害人:耻辱与对策

  球场上的博弈就是这样,你捍卫自己尊严的同时,也就羞辱了他人。当那些进攻球员利用穿裆过人或者穿裆射门的方式,赢得场内欢声雷动时,失意的却是后卫和守门员。特别是对于那些名声在外的大牌球星而言,“胯下之辱”更是难以忍受,甚至会让他们刻骨铭心。

  总体上来说,足球场上最容易蒙受“胯下之辱”的是边后卫和门将。边后卫既要阻止边锋在侧翼的闪电推进,又要提防身后空当是否有对方球员包抄,“三心二意”的他们很容易敞开胯下小门。守门员被穿裆球羞辱更是家常便饭,这除了前锋们在一对一时非常喜欢选择推“小门”外,还与我们的错觉有关,门将做出过几次扑救不容易被记住,但若是被穿裆就会被球迷当作笑料过目不忘。

  在2002年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巴西与巴拉圭的角逐中,巴拉圭队以0∶2失利,赛后巴西球星卡洛斯友好地走向奇拉维特,谁曾想却被巴拉圭门神吐了一脸口水。赛后不少媒体分析奇拉维特恼羞成怒的原因,有的说是因为斯科拉里赛前讽刺奇拉维特比猪还胖,有的说是卡洛斯的示好被后者误以为幸灾乐祸,而实际上,正是比赛中巴西球员多次试图用穿裆球射门使得巴拉圭传奇门神赛后失控。尽管巴西人没有靠穿裆直接进球,但奇拉维特每次救球时都狼狈不堪。

  “狮王”卡恩在回忆自己足球生涯最耻辱的比赛时,直言是2005/2006赛季与纽伦堡的较量。那场比赛中,纽伦堡球员皮诺拉用一脚似传似射的边路任意球直接洞穿了卡恩的裆部,当时卡恩一脸沮丧,无言见江东父老。德国门神赛后表示:“我只是在孩童时期犯过这样的错误,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不会对这样耻辱的经历作任何辩解,那会让我更加惭愧。”令人同情的是,就在同一个赛季拜仁主场对

皇马的欧冠1/8决赛中,同样是一个任意球让“狮王”再受“胯下之辱”,“肇事者”卡洛斯在赛后也表示非常抱歉。

  无独有偶,卡恩的同胞莱曼在代表多特蒙德征战冠军联赛与皇马交手时,也曾铸成大错。当时多特蒙德两名中后卫在小禁区前沿将劳尔拉倒,倒地的劳尔顺势一脚扫射,当时这个地滚球力量不大、角度不刁,但已经做好护住下三路准备的莱曼,还是让这个球从手指尖溜过,缓缓地穿过“小门”滚进大门。

  面对前锋的种种“恶行”,伟大的左后卫马尔蒂尼在接受采访时曾总结出后卫免受“胯下之辱”的诀窍:首先,重心一定要低;其次,双腿前后站,身子微侧,这样既能缩小两腿间的空当,又有利于转身起动;最后,迫不得已,战术犯规。可见,就连马尔蒂尼这样的球星,面对变化多端的穿裆过人,有时候也只能“迫不得已”。

  小门大师

  世界足坛有许多精于穿裆的球员,出于各种考虑,他们在比赛中经常使用这种令后卫和门将咬牙切齿的伎俩。

  之前提到的克罗地亚射手苏克是当之无愧的穿裆射门大师,这位号称左脚会拉小提琴的前锋,在1998年创造了一届世界杯打进四个穿裆球的纪录,这样的辉煌战绩不但前无古人,而且很有可能后无来者。苏克在平时就经常磨练打“小门”的绝技,正如他所言:“射门从后卫的“小门”穿过就会让门将视线受阻,大大提高隐蔽性和突然性。而直接对守门员的穿裆也是单刀赴会时最稳妥的一种得分手段。”

  马拉多纳也是运用这项技术的高手,不仅会用它来射门,还曾为我们送上过经典的传球。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实力下滑的阿根廷队与阵容鼎盛的巴西队在1/8决赛相遇,阿根廷人被打得全场没有射门,却凭借一次反击取得了胜利。球王马拉多纳一个人吸引了对方四个后卫,将球穿裆传给另一侧插上的“风之子”卡尼吉亚,后者攻入制胜球。此球可谓穿裆传球的巅峰之作。

  至于说到穿裆过人,前曼联球星乔治·贝斯特深谙此道。1976年世界杯外围赛上,北爱尔兰和荷兰交锋,赛前有记者问贝斯特:“克鲁伊夫是不是杰出的球员?”答曰:“是。”“是不是比你还强?”贝斯特笑道:“我比赛一拿球,第一件事就是穿他的裆!”果然,那场比赛开球不到五分钟,贝斯特在左侧拿球,他没有朝球门推进,而是带球横跨球场,途中连过三人后,找到右侧的克鲁伊夫,利用两次假动作将球从他的双腿中踢过。之后贝斯特带球继续飞奔,边跑边挥舞拳头。天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时光再次倒流到1998年世界杯,荷兰门神范德萨经受了被对手三次洞穿“小门”的耻辱:1/4决赛对阿根廷,“小虫”洛佩斯杀入禁区,面对出击的范德萨冷静地将球从荷兰人双腿间打进;半决赛对巴西,下半场开始后不久,范德萨就被罗纳尔多抓住机会打入“小门”;到了三四名决赛,荷兰门神又在比分为1∶1时被苏克从裆下打入一球。后来荷兰专家为他辩解道:“范德萨这样高大的门将,双腿之间成为软肋情有可原。”

  最近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连续穿裆进球发生在意甲。本赛季意甲第7轮拉齐奥主场对

AC米兰的大战中,主队替补门将穆斯莱拉被对手攻入五球,不仅如此,他还在比赛中上演了被人穿裆梅开二度的耻辱大戏,卡卡和吉拉迪诺正是此事件的始作俑者。

  说到卡卡,想起一个趣味统计。去年德国世界杯时,巴西队的卡卡是穿裆过人效率最高的,他平均每场比赛6次成功穿裆,阿根廷的“野兽”特维斯平均每场5个列第二,梅西和亨利以4.5个列第三。从整体数据来看,南美球员过人技术的运用又远远高过欧洲球员,其中阿根廷队似乎有穿裆过人的传统,从马拉多纳到洛佩斯,从特维斯到梅西无不是穿裆好手。

  杨 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