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平庸年代呼唤英雄 梅西一战成为众望所归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14:12 体坛周报 | |||||||||
记者程征报道 梅西的首发机会是自己抢来的,让佩克尔曼不得不放弃让他当替补的原计划;梅西抓住了首发机会,在全队松弛、缓慢的状态下成为一匹快马。别人不卖命梅西卖命,阿根廷人在他身上看到了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希望。 佩克尔曼的日程表上只是让梅西逐渐适应国家队,希望他能在明年德国世界杯赛之前成长为有用之材。循序渐进的方式自有其道理,毕竟此前梅西只参加过两场比赛,时间加
10月6日集训时上下午进行了两场练习赛,主力阵容和替补阵容分别与一批国家青年队球员比赛。主力阵容以1比0小胜,替补阵容则有声有色地打出了5比0的高比分,其中梅西分外抢眼,一人独进三个球,令人刮目相看。队友们纷纷向他祝贺,媒体则热炒起来,佩克尔曼开始重新修订自己的日程表。10月7日,梅西被调进主力阵容,10月8日的训练他又一次出现在主力队员当中。事情就这样确定下来,小将梅西用自己的表现抢来了首发的机会。 10月9日战秘鲁,对阿根廷队来说本应是一场轻松的比赛,但整个队伍却像进入梦乡,慢吞吞的节奏,失去了欢快的音符和饱满的激情。里克尔梅再一次未能进入状态,佩克尔曼试用的巴塔格里亚也没能和罗曼形成理想的搭档,中场发动机运转很不理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赛场上出现了两位单打独斗的人物,一位是队长索林,另一位就是初出茅庐的梅西。而且,索林的勇猛未收到实效,而梅西的冲击则造成点球机会,让阿根廷队走向胜利。 梅西在比赛中的表现得到了媒体很高的评价,不受全队状态不佳状况的影响,顽强地奋争,而且收到了效果,是最为难能可贵的。阿根廷队其实很奇怪,打好了全队几乎每个人都出彩,打不好大家一起打瞌睡。梅西和索林赛后得到评价是:他们打破了某种平衡。其中,梅西在媒体评价中得分最高,《民族报》给他打了8分,其他球员最多是6分。 在一场困难的比赛中有这样的表现,让阿根廷人开始幻想,他们对世界杯饥渴难忍,认为梅西带来了希望。一个具有打破平衡能力的人,在群星黯淡的时候脱颖而出,没有什么比这更能鼓舞人,更能让人们看到光明。阿根廷各媒体均对梅西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明年德国世界杯赛上,梅西值得信赖。而且,媒体几乎众口一词,称与秘鲁队一役让梅西拿到了前往德国的机票。 梅西还不是马拉多纳,但人们之所以总要把他和老马相比,是盼望英雄的情结所致。阿根廷队甚至远不如上届世界杯赛之前那样成为热门,平庸的年代呼唤英雄。梅西就是现阶段人们的一种寄托,就像不久前对里克尔梅的寄托一样。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佩克尔曼也对梅西的表现予以了赞扬,并称他用自己出色的能力赢得了主力位置。他说:“梅西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出来的个人能力是出众的,比通常人的能力所及超出一点儿,能够对敌手造成伤害,秘鲁队的防守因此很难受。”他还说,“如果我们考虑到他的年龄,考虑到他刚刚表现出自己能力不久,那么他的许多长处让他获得通过,得到了现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