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董路:德罗巴居功至伟 切尔西改良进攻收到奇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03日02:35 新浪体育

  世界上有很多对穆里尼奥的战术抱以不屑的人,其中名头最大的是法国人温格和荷兰人克鲁伊夫——就在几天前,前者指出现在就下注蓝军夺取本赛季英超冠军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而后者则第N次指责蓝军过于注重防守是没有考虑到“球迷的利益”。

  印象中,上个赛季中期穆里尼奥和贝尼特斯之间也曾有过一两次的“口舌之争”,但后来随着利物浦过关斩将赢得欧洲冠军杯以及切尔西胜似闲庭信步染指英超桂冠,两位世
界顶级教头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彼此的尊重代替了彼此的相轻,一种标准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惺惺相惜。

  细节可以证明很多的问题。在安菲尔德,当乔·科尔为切尔西打进第3粒进球的时候,穆里尼奥从教练席上一跃而起振臂高呼,因为那一刻他知道,这个夜晚的胜利已笃定属于自己了;而当格雷米为切尔西打进第4粒进球将比分进一步扩大为4:1,直到全场比赛结束哨声的响起,从穆里尼奥的脸上已经再也看不到任何的喜形于色了——我猜想,那一刻葡萄牙人是否为红军和贝尼特斯的惨败而动了一份恻隐之心呢?

  相比于三天前欧冠联赛小组赛的那场交锋,昨晚的穆里尼奥和贝尼特斯都为各自的球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两队的调整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在了边路人员的变化上——蓝军方面,德尔奥尔诺复出、加拉右移同时乔·科尔取代了罗本;红军方面,芬南复出、里瑟顶替西塞同时加西亚右移……显然,穆尼尼奥和贝尼特斯都将边路的制约与反制约置于极高的战术层面之上。

  如果说红军没能像三天前一样赢得更多进攻机会的话,那么高

中锋克劳奇的作用大幅下降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蓝军在防守中除了用卡瓦略更紧密地贴住克劳奇之外,同时格外加强了中后场两侧的逼抢,目的在于尽量不给对手45度起高球的机会;实战中,至少在前70分钟的比赛里,克劳奇并没有得到来自于队友的有力支援,更多的情形只能是一次次地回撤接应脚下球;

  如果说蓝军没有像三天前一样在进攻中无功而返的话,那么中锋德罗巴和两名边锋的灵活换位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乔·科尔和达夫都没有死抱着边线不放,德罗巴也没有仅仅滞留在中路,当德罗巴带着卡拉格或者海皮亚插到边路控球的时候,

利物浦的中路便出现了更大的空当,那刚好可以为走位飘忽不定的两名边锋所充分利用;

  较早前的一篇评论中我们曾经指出:切尔西的边锋战术需要一次革命,具体说就是:两翼的球员应当适时离开边线地带,更多地向中路靠拢实施抢点包抄,以丰富进攻的手段、增强得分的力量;本场比赛切尔西的4粒进球中,场上司职边锋的达夫、乔·科尔和格雷米各有一球进帐,而三人的得分位置都是在对方门前的中路!

  德罗巴无疑是蓝军大胜而归的第一功臣,尽管其没有收获进球,但却直接策动了本队全部的4粒进球!忘我的奉献精神、不知疲倦的奔跑更有巧妙的摆脱过人……德罗巴出色的表现证明了穆里尼奥先后将古德约翰森甚至克雷斯波放到替补席上的决定是正确的。

  当德罗巴猛然承担起边锋角色、屡屡直插利物浦两名边后卫身后的时候,贝尼特斯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于是,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手的中锋三次从边路突破,为蓝军三次助攻得手。

  72分钟比分为1:3的时候,如果克劳奇的那次禁区内漂亮的控球转身能够演变为一次漂亮的破门的话,也许将比分追成2:3的红军还有一线生还的机会,遗憾的是,年轻的英国高佬将皮球打高,那一瞬间,所有人都能意识到,红军俨然逃不脱失败的命运了。

  大比分落后,安菲尔德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但在比赛的最后时刻,逐渐接受了失败现实的红军球迷又高唱起了《你永远不会独行》,这是一种力量与执著的体现。

  利物浦成为了本赛季第二支攻破切尔西球门的英超球队,只不过同时付出了本方球门被4次洞穿的惨痛代价;切尔西的球门本赛季已经两次失手,但却可能为自己卸下一付重担——既然金身已破,索性只保留对金杯的唯一追求。

  我不知道当目睹切尔西在安菲尔德4:1大胜利物浦之后,法国人和荷兰人是否依然还会对穆里尼奥的打法喋喋不休下去;我以为,倘若如此,唯有表明两个人在做人方面的某种不够厚道了。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即使现在的切尔西也还在不断地完善着自己——越完善,越可怕。


  即时澳盘解读比赛 洞察国际足坛奥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150,000篇。


 

评论】【足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