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攻破切尔西球门需三大要素 穆帅取胜足球精髓在防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16:49 《足球·劲体育》

  联赛进行了四场,切尔西拿了满分,至今没有一个失球,联赛里,他们已经31场不败,何时失败,或者何时失球,似乎成了英超卫冕冠军留给所有人的最大疑团,而不再是以前的——能否卫冕。 “维冈一次门柱,没有扑救;阿森纳一次扑救;西布朗没有扑救;热刺一次扑救。我们有伟大的门将,但事实是,我们防守非常棒!”莫里尼奥得意洋洋地展示四场比赛下来球队后防的成绩。而对其他球队来说,切尔西那条后防,却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铜墙铁壁”一样残酷。

  两年前,

意大利人拉涅利带领的切尔西史无前例地创造了九个1比0!但同样多的4比0、4比1,甚至5比0分别战胜狼队和纽卡斯尔的比赛让切尔西在人们心目的成色还是“进攻为主”。甚至,那个赛季,他们竟然在一个月里接连被博尔顿和查尔顿攻进六个球!
冠军杯
半决赛最终3比5败给摩纳哥的事实给当时的所有切尔西球员留下了一个终身难忘的“伤疤”。那时,“防守”第一次真正的引起了以队长特里为首的球员的重视。

  莫里尼奥的到来对切尔西来说时机恰当,让我们看看他带领波尔图在最后一个赛季的成绩,34场比赛,16场没有失球,最后10场仅有一个失球。很清晰的,防守在葡萄牙人的战术哲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而对于切尔西来说,前一个赛季在防守中受到的伤害和莫里尼奥战术哲学的开始使用让他们迅速完成了表面上的大转变——不急于进攻,注意防守。莫里尼奥买进的前两名球员,正是切尔西当时最薄弱的右边后卫(顶替格伦·约翰逊)和切尔西信心有些不足的中后卫(卡瓦略是当年的冠军杯最佳后卫)。

  上个赛季,虽然第三场比赛就被比蒂在开场一分钟内攻进一球,但前八场比赛仅仅丢掉这一个球。整个赛季,他们29场比赛没有丢球,11场1比0的比分,只有两场比赛丢球两个,整个赛季联赛中只有15个失球。而本赛季,联赛进行了四轮,切尔西不但没有丢球,就连被射中球门的次数都寥寥无几。可见,攻破切尔西球门,已经成了需要“实力+运气+技术”的尖端课题。

  事实上,切尔西的防守留给对手们的空间本就小得可怜,就连进攻能力最强的阿森纳,使尽全力也只是在切尔西的禁区外围试探运气。加拉和特里的组合在上赛季的13场比赛中,仅仅丢球一个,在过去合作的23场比赛中,也才两个失球。

  补充了德尔·奥尔诺的切尔西后防更加强大,埃辛到来后,马卡莱莱更能心无旁骛地在后防线前筑起一道防守的屏障,延缓对手的进攻速度。这还不是全部,刚刚离开切尔西的福塞尔向《泰晤士报》介绍:每个人都知道失去控制权的最初几秒非常重要,但我却从来没有看到一个教练像何塞一样为此付出那么多精力,他近乎钻研地带领球员一次次专门练习。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两个赛季来,除了上个赛季初比蒂的那个利用科尔失误的抢断,莫里尼奥的队伍在联赛中还从未让对手在反击战中得过分!

  “即使在多一个人的情况下,我也没要求球员们一味进攻,而是继续按部就班地控制比赛。”莫里尼奥赛后为大家解释最终比分只有2比0的原因,在他看来,疯狂进攻只能给对手提供可乘之机,把球控制在脚下,寻找真正的进攻机会才是取胜的根本。

  2004年夏天的美国,刚刚集训的切尔西战胜凯尔特人,取得了莫里尼奥带队以来的第二场胜利。在所有人对切尔西的进攻实力刮目相看时,葡萄牙人却在后面的新闻发布会上组织了一个小型的“观摩会”,“数一数这次进攻,连续45脚传球,最终以古迪昂森的越位结束,多么美丽的画面!”莫里尼奥指着录像机上切尔西的一次进攻沾沾自喜。他不愿把自己的战术理念用简单的“防守”来函盖,他对此的定义是“取胜足球”。

  欧战战例也深化着切尔西理论。在上赛季四场与巴萨、拜仁的比赛中,切尔西无一例外都是首先进球,然后继续深化自己的“稳固防守,伺机反击”,这也是莫里尼奥的队伍为什么在没有鲁本和达夫的时候那么头疼的原因。

  遥想切尔西未来的几个对手,桑德兰、查尔顿、维拉……切尔西的不失球纪录到底要延续多少场则是个现实的问题,切尔西球员将再次收获多少信心更是他们不可估量的财富。上赛季的比赛证明,切尔西的失球高峰期出现在十一、十二月的疲劳期和冠军杯与巴萨、拜仁的两回合间。这个赛季,如果还要等到那个时候,那几乎已经可以宣告,切尔西卫冕的成功。


  即时澳盘解读比赛 洞察国际足坛奥秘
  点击此处进入切尔西球迷论坛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2,930,000篇。


 

评论】【足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