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苏超:浑厚醇烈威士忌般的高地足球--苏格兰足球地理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9:56 足球俱乐部

  ●本刊驻英国特约记者:黄 冰

  不列颠岛的北国

  远居欧洲边缘的苏格兰,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地方:西面和北面是大西洋,东面是北海。她惟一的陆地边界就是沿切维厄特丘陵的长约96公里的南方边界。从地理的角度看,苏
格兰可以分为3个特征迥异的部分:南部的丘陵,中部的低地,北部的高地和岛屿。

  南部的丘陵地带交错有肥沃的平原和与英格兰交界的众多小山丘。这一地区的最高峰只有海拔815米。中部的低地东起福斯河入海口(爱丁堡附近),西至克莱德河入海口(格拉斯哥附近)。这一区域是苏格兰主要的工业带。其中西边的格拉斯哥和东边的爱丁堡是苏格兰最大的2个城市。苏格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这个区域,而这里也是苏格兰足球最发达的地区。

  苏格兰高地是由砂岩和花岗岩质的连绵山脉所构成。最高的本·尼维斯山海拔高度达到了1343米,这也是大不列颠岛最高的地方。高地的面积占了苏格兰总面积的一半,但是这里除了阿伯丁、邓迪和因弗内斯这3个城市外,几乎没有主要的人口聚集区,是标准的“地广人稀”。格兰扁山脉是苏格兰中部的脊梁,它由西部海岸向东北延伸,最后在阿伯丁附近潜入北海。山脉的南侧被安格斯峡谷切割出一条条美丽的波纹。这条横亘东西的山脉是苏格兰低地与高地模糊的分界线。虽然没有人知道苏格兰的高地地区到底从哪里开始,但是当来到这里时,你就会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已经进入了高地地区——越来越崎岖陡峭的地形、越来越凛冽的空气、越来越甜美的水质、更冷更湿的清晨与黄昏、以及乡野间开始出现的一栋一栋白色小屋,都分明在告诉人们这里是高地地区。人们说到苏格兰时,就会自然地想到高地景色,还有这里的人在高地上努力克服自然困难、与阴冷潮湿的环境抗争的精神。

  苏格兰面积7.81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为506万。国内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有大约60万人口,首府爱丁堡则有大约44万人口,阿伯丁是国内第三大城市,有大约22万人。苏格兰的人口比起英格兰来少了很多,苏格兰的人口只占英国的9%(英格兰人口则占到了83%)。相比起英格兰人,苏格兰民风更加淳朴,也少了很多英格兰人的讲究和忌讳,比起优雅温和的英格兰人,他们显得更豪放热情。

  很多苏格兰人始终对英格兰人有一种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即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已经统一了400年之久。很明显的一点是,如果你称苏格兰人为“English”的话,他们会很不高兴甚至勃然大怒,当然,如果你的说法是“Scottish ”就没有问题了,不过若你称他们为不列颠人(British),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异议的。有很多苏格兰人一直认为苏格兰是一个国家且和英格兰无关。翻开苏格兰的历史,充满着与英格兰人的斗争内容。前不久笔者就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件事:一个非洲学生顺口问了一句“苏格兰人跟英格兰人有何区别?”这个问题立即引起周围许多苏格兰人的慷慨激昂的演说。

  浑厚醇烈的苏超

  在大不列颠,足球的重心是在南部的英格兰,那里举世闻名的英超就像是红酒一样香醇可口,英超所获得过的洲际级别赛事的冠军数在欧洲也是第一位的,在欧洲联赛中也多年名列前三;而在不列颠北部所谓“苦寒高地”的苏格兰,这里的人们对足球的热情丝毫不比不列颠岛南部的英格兰要差,在这里足球甚至还被赋予了比英超更加强烈的色彩,虽然在竞技水平上与英超相比要低一些——不过这一点很多苏格兰人是不承认的,他们始终认为流浪者队或凯尔特人队和英超强豪

曼联
利物浦
的实力差不多或更强——但是这里的球迷对足球的痴迷丝毫不比以“火爆”著称的英格兰球迷要差。也许英格兰足球像红酒那样迷人,但苏格兰的足球就如他们特产的威士忌一般,有一种烈酒独有的刚劲和香醇。

  威士忌是苏格兰人的骄傲,Whisky这个单词出自高地人的盖尔语,字面上是“生命之水”的意思。这是一种苏格兰特产的白酒(爱尔兰也有威士忌,但制造方法有细微区别),酒精度一般在30度左右,入口时有点烈,但是和中国白酒相比,喝完后嘴巴不会很火辣,在苏格兰,一般酒吧里会用威士忌跟别的饮料混着喝,比如混上柠檬汽水和冰块什么的,深得苏格兰人的喜爱。

  苏格兰的足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这种酒,没有很漂亮的外表,也没有很美妙的口感,但是却能够激发人的激情,让人疯狂。英超联赛近年来一直在欧洲列次席,但英格兰人也不能小看这里的足球,因为在英格兰甚至欧洲创造了历史的苏格兰人里就有比尔·香克利、马特·巴斯比、亚历克斯·弗格森、肯尼·达格利什等重量级的名字——苏格兰有自己的天才球员和天才教练。

  苏超如今在欧洲联赛的排名中列第十,传统劲旅流浪者、凯尔特人队都是世界上很多球迷所熟悉的球队,而且凯尔特人也是整个英国第一支获得过欧洲冠军杯的球队。如今在欧洲,流浪者队和凯尔特人队都是苏格兰足球的招牌。和球队数量庞大的英超不一样,苏超联赛只有12支球队。由于球队数量少,所以每年只有一支球队降级,与欧洲其他的联赛相比,这里的保级争夺并非很激烈,不过每场比赛的上座率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有大概8000人左右,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500万的地区来说已经很难得了(联想下中超的上座率,中国足球界实在应该汗颜),不过苏超和大把赢利的英超比起来还是寒酸了很多,包括流浪者、凯尔特人这样的大球队在内,苏超球队几乎全是处于亏损状态,这一点他们显然应该向英超学习。苏超联赛的赛制有一项特别之处,他们采用的是三循环赛制:前两循环是主客场制,第三循环采用抽签决定主场,这样12支球队每一循环11场比赛,三个循环下来就有33轮联赛,这也是欧洲联赛中极少见的最后一轮是单数的联赛。2004/05赛季中,流浪者队力压卫冕冠军凯尔特人队,成为了新科冠军。这两支球队是苏格兰足球的主角,他们的争霸是苏超的主旋律,自苏格兰超级联赛在1975/76赛季设置以来,这两支球队夺得了30次联赛冠军中的26次,完全是一副“天下英雄,使君于操”的架势,这直接导致了只有4支球队夺得过苏超冠军的结果(另外两支是阿伯丁队和范志毅所效力过的邓迪联队)。“垄断”,这就是苏超的特点——也是苏超设立之前的苏甲的特点。

  格拉斯哥足球德比

  苏超的球队大多都集中在苏格兰的东部沿海地区,首府爱丁堡附近就有多达五支球队,但苏格兰的“足球首府”却是西部的格拉斯哥,这里的两支球队统治着苏格兰的足球。

  被世人所熟悉的苏格兰球队只有两支:流浪者队与凯尔特人队。两支球队都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凯尔特人队建立于1888年,流浪者队更早,他们始建于1873年。格拉斯哥是苏格兰最大的城市,根据欧足联去年的统计,在整个欧洲,格拉斯哥地区在现场观看比赛的人数占整体人口的比例排名第一,而观看足球电视转播的人数占整体人口总数的比例则排名第二——仅次于阿尔巴尼亚。

  格拉斯哥德比战是苏格兰足球的焦点:格拉斯哥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则是两派死敌,格拉斯哥流浪者的支持者都是新教徒,而凯尔特人队的支持者都是天主教徒,可谓是泾渭分明。他们的对立比之世界上任何一对德比冤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敌视甚至已经上升到了仇恨的地步,2003年还发生过身穿凯尔特人队服的小球迷被流浪者队球迷杀死的惨剧,而且这样的惨剧在一百年的格拉斯哥德比史上经常上演,有时在球场内,有时在球场外。敌对无处不在,球迷如此,官方也如此,甚至两支球队的宣传册上都可以看到互相谩骂侮辱的字眼……显然,他们的对抗已经超出了足球的范畴。

  两队的对抗如此激烈其实是有原因的。从1530年左右,英格兰的亨利8世创立新教以来,宗教斗争就一直存在于不列颠这块土地上,就在这个新教创立的公元16世纪,

罗马教廷的代表玛丽女王大肆残害新教徒,后来玛丽女王又被新教的长老会所驱逐,而玛丽女王儿子詹姆斯后来却在伊丽莎白一世死后因为没有直接继承人的原因,成为了英格兰的国王(即詹姆斯一世),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个敌对的国家得以统一。不过,宗教斗争一直没有消失:虽然1640年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但在1660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又复辟成功,并明文立法宣布罗马天主教徒不得担任公职 ,后来他的继任者詹姆斯二世却又大力提倡天主教……一部两国统一史实际上也就是一部宗教的斗争史。

  如今,天主教的势力在格拉斯哥不如新教,而流浪者队也是夺得苏格兰顶级联赛冠军头衔最多的球队,达到了51次,不过39次夺得苏格兰联赛冠军的凯尔特人也有他们的骄傲,即使流浪者队在2003年可以笑话他们取得的“双亚王”的成绩(联赛最后一轮净胜球败给流浪者,联盟杯决赛失利),他们却是苏格兰足球史上的巅峰:在1965-74年九年间,凯尔特人连续9个赛季夺得苏格兰联赛冠军,并在1967年一举获得了欧洲冠军杯、联赛、杯赛的三冠王称号,这是流浪者队无法超越的,流浪者队也曾在1988-97年的九年间追平过凯尔特人队九连冠的纪录,可对于冠军杯,他们却从未染指过。

  不过,正是因为双方的互相仇视,使得他们努力以压倒对方为目的强化自身实力,两队一百年来一直凌驾于苏格兰其他球队之上,这个原因非常关键。就如自然界的法则一般,天敌的存在会使事物自身发展更加健康和强大。

  爱丁堡是苏格兰的首府,但是格拉斯哥却是苏格兰最出名的城市,也许,这里面也有爱丁堡的西伯尼安、赫斯等球队无法和流浪者或凯尔特人队相提并论的原因吧。


  即时澳盘解读比赛 洞察国际足坛奥秘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234,000篇。


 

评论】【足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